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北宋-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谥shì,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陈远超2011.03.27自幼孤贫勤学苦读庆历新政政治革新军中一范西贼破胆几起几落百折不挠先忧后乐心系天下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创作背景介绍记:一种不定体.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写出来都可以叫记。叙事:《桃花源记》说明《核舟记》写景:《小石潭记》言志:《岳阳楼记》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另一类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生发出情理,卒章显志。复习“记”文谪(zhé)属(zhǔ)予(yú)观夫(fú)衔(xián)汤汤(shāng)淫(yín)雨霏霏(fēi)隐曜(yào)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míng)岸芷(zhǐ)汀(tīng)兰宠辱偕(xié)忘嗟(jiē)夫(fú)噫(yī)怒号(háo)读准字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要读得准确;二要读得顺畅;三要读得动听。美文,读起来,有音韵之美,品起来,有画面之美。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你认为洞庭湖和岳阳楼最美的景观是什么,并说说打动你心的原因。.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览物之情览物之情春和景明皓月千里缘由:春风得意,喜景生喜情.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览物之情览物之情霪雨霏霏薄暮冥冥缘由:患得患失,悲景生悲情.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⑴“衔远山,吞长江”。⑵“浩浩汤汤,横无际涯”。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气势非凡水波壮阔阴晴变化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4.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是什么?“然则”一词有何作用?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引发出自己的观点。“然则”一词,由写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过渡)二、概述岳阳楼的胜景(描写)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岳阳楼名胜,古迹传百世;范文公道德,文章盖千秋。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磊,何时能消。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四面湖水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史书记载他性格直爽,有才华,善于经商,与范仲淹同举进士,一见如故。重修岳阳楼的这一年是庆历五年,即公元1045年年。3年前,滕子京还在西北的甘肃泾州当知州,那是个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之地。这年9月,西夏大举攻宋。滕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不多,于是调集农民守城,又向范仲淹求救。之后,他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恤遗属。事隔一年,便有人弹劾滕子京滥用公款,“其间数万贯不明”。本来要处刑,幸亏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仅贬官而已,于庆历四年春贬到了我们岳阳。在谪守的时间里,他没有消沉,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古时候洪灾连年荒凉破败的岳州出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五段理解•7.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怀?•8.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一方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另一方面是对朋友的劝勉与安慰,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主旨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精读研讨,体悟观点7、文章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怎样理解这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国古代早有“先忧后乐”的思想,即“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三、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把你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与同学交流。•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先忧后乐”的思想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曾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说法,范仲淹使其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了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需待合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诵美文,赏美景,品美辞,不悲不喜,最美是情怀。美哉,《岳阳楼记》!做善事,进善言,为善举,先忧后乐,至善唯爱人。善矣,仁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