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哈罗德·品特法国的尤奈斯库《秃头歌女》赏析•(一)剧情及寓意第一场•独幕剧:分11场。•第一场:史密斯夫妇的“英国式”生活琐事:•在英国伦敦郊区:接近大自然,但史密斯夫妇都关在屋里,过着封闭、乏味的生活。•住着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饮食终日,无所事事。一间英国式的中产阶级起居宅。•史密斯先生靠在英国式的壁炉边。•坐在英国式的扶手椅上。•抽着英国式的烟斗。•看着一份英国报纸。•他妻子坐在他身边,正缝补着英国式袜子。•墙上大钟按英国方式打了17下。•史密斯太太打破了英国式的长时间的沉默说:啊,九点了。接着以英国式的冷静、索然无味的口气,沉完没了地谈着晚饭时的菜肴:土豆肥肉片真好吃,英国色拉油不错,鱼挺新鲜,汤里的盐比史密斯身上的还多……•接着谈到博比·沃森的死:史密斯先生说:他去世已经两年了。我们参加他的葬礼已经一年半了。人们谈起他的死已有三年了。可怜的博比,他去世已经四年了,尸体还有热气。……后来发现博比夫妇一家及其亲属全叫博比·沃森……•夫妇俩谈论的尽是诸如此类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彼此矛盾的乏味话题。•第一幕寓意•反复强调“英国式”,即强调生活的单调、沉闷、乏味、枯燥、无聊。对博比·沃森死讯的荒谬谈论,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对死亡的淡漠。•第二至四场•第二至三场:玛丽报告马丁夫妇来访。•第四场:马丁夫妇对白。但二人不认识,经过烦琐、曲折的对话,最后发现原来二人“住在同一间房,而且睡同一张床,有一个共同的女儿,是夫妻”。•寓意•说明人与人之间惊人的隔膜。•“夫妻形同路人”,便是这种隔膜最深刻的写照。•第七场•第七场:主客相见。马丁夫妇分别讲了所谓“特别和更特别”的故事。•故事一:在咖啡馆旁边,看见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50上下年龄,单膝跪地,身子前倾。我走近他身边,看看他在干什么。原来他鞋带松了,正在系。•故事二,在地铁里看见一位先生坐在长椅上静静地看报。对如此普通的事感到“特别”,说明贫乏现实之乏味。•寓意•马丁夫妇的故事,说明现实之乏味无聊,没有“特别”的事,没有传奇和诗意。正如《圣经·旧约·传道书》所言:“日光底下并无新事”。•第五至六场•第五、六场:马丁夫妇睡着。玛丽向观众旁白:他们不是夫妻,马丁的女儿右眼白左眼红,而马丁太太的女儿左眼白右眼红。•寓意•其一再次重申人与人之间之隔膜,人际关系之虚伪甚至恶劣,好朋友竟然不能确定对方的身份;连对方身份都不能确定,却登门造访,佯装亲密;既然是好友,何必趁其熟睡,发人隐私。其二说明世间真相之难明,从观众角度看,始终不能确认马丁夫妇关系之真伪•第八场•第八场:消防队长前来拜访,五个人物之间(玛丽不在场)毫无意义地就无聊琐事进行争论,对话充满悖谬、荒唐、反逻辑特征。消防队长讲的故事:“一头小牛吃了过多的碎玻璃。因此,他不得不生产了。他生下了一头母牛。可是小牛是个男孩,母牛不能叫他‘妈妈’。母牛也不能叫小牛‘爸爸’,因为小牛太小了。所以,小牛只得和一个人结了婚,市政府当时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按时行的情况所规定的。”•该剧表明:世界是荒谬的,毫无理性,毫无逻辑的。因此人对荒谬世界的描述也必然是荒谬的。而荒谬中包含的“寓意”,需要象消防队长所说的那样:“要由你们把它找出来。”•第九场•第九场:玛丽与消防队长重温旧情,玛丽朗诵诗歌《火》:各种灰烬在树丛中闪耀发光,/一块石头起了火,/城堡起了火,/森林起了火,/男人们起了火,/女人们起了火,/鸟儿起了火,/鱼儿起了火,/水起了火,/天起了火,/灰起了火/,烟起了火,/火起了火,/一切都起了火,/起了火,起了火。•“火”的寓意•正面意义:激情、理想;反面意义:欲望、愤怒、狂躁、灾难。佛家所谓“三界如火宅。”消防队长“灭火”的寓意:一为熄灭热情、活力;一为消灾。剧本描述了现代生活的两个极端:灰烬和火;无聊、乏味和狂躁、反悖。•第十场:讨论《火》诗。马丁太太认为毛骨悚然;马丁发生认为诗中有某种热情;消防队长认为十分出色:“是我的世界观,我的梦想,我的理想。”消防队长临走前点题:“秃头歌女怎么样了?”史密斯太太:“她总是照老样子打扮,戴着帽子。”•“秃头歌女”的寓意•“秃头歌女”一词来源于演员念错的台词,本无意义,但贝克特以此为剧名,便有了意义:•隐喻生存的悖谬。喻指剧本所描述的生活一如“秃头歌女”:怪诞、丑陋、可憎、荒谬。“老样子”喻指生活一如既往的乏味;“戴帽子”喻指生活丑恶的真相被掩盖,不为人们所认识。•第十一场:两对夫妇相对而笑,各说各的,无法勾通、交流。史密斯先生突然大喊:“打倒鞋油!”•A、毫无意义,仅仅表现思维的无理性;•B、有意义:鞋油是工业产品,是商品,是现代社会的标志,该句因而成了一句革命口号,即打倒异化人性的时代,打破沉闷,荒诞的生活,是被压抑生活的揭竿而起,具有反叛意义。•结尾1及寓意•剧本接着描写:黑暗中全体成员举起拳头愤怒到极点,狂呼:不从那儿子走,从这儿走……“那儿”指恶劣的生存现状,死水般的生活;“这儿”指希望和新生活。——这是对荒谬生活的突围。•结尾2及寓意•当喊声停止,灯光复明,马丁夫妇重复着史密斯夫妇开头的生活,准确无误地重复着史密斯夫妇的对白。说明反抗失败,希望幻灭,混乱、乏味的生活在继续。•《秃头歌女》:•1现代人的绝对孤独不可交流导致的人伦关系的荒谬感。•2生活的庸俗乏味,人生的抗争以及无可抗争。•《椅子》:•1人在意义追寻中在反抗荒谬中最终依然沦为荒谬,丧失自我,追求奋斗也是荒谬的。•2人和人无法沟通,即使真的有拯救人类的途径和希望,即使真的有真理,也和现代人毫无关系。•一、荒诞派戏剧的奠基者•塞缪尔·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剧作《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原因:“由于他的作品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二、生活简史•1906年4月13日,贝克特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家庭。1927年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学士学位。•1928-1930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英语,担任双目失明的意识流大师乔尹斯的助手,参与整理《芬内根的觉醒》手稿。•1931年他返回都柏林,在三一学院教法语,研究笛卡儿哲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38年定居巴黎,二战期间因参加抗德运动,被迫隐居乡下当农业工人,战后一直在巴黎写作。•1989年贝克特在一家简陋的养老院悄然去世。•三、主要作品介绍•贝克特的创作以《等待戈多》(1952)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写诗歌和小说,后期主要写剧本。贝克特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戏剧方面。同时用两种语言写作,早期用英语,后期用法语。较有代表性的诗集有:《回声之骨》(1936)等。•(一)剧情第一幕:等待•两幕剧:•第一幕:黄昏乡间小路旁。四野空旷,只有一棵秃树。两个流浪汉弗拉季米尔(狄狄)和艾斯特拉冈(戈戈)在等待戈多。但不知道戈多是谁,什么时候来。为了消磨时间,脱靴子,察看帽子,斗嘴。•来者不是戈多•不久来了波卓和幸运儿。前者是奴隶主,后者是奴隶。波卓用绳子牵着幸运儿,用鞭子打着幸运儿,声言要卖掉他。幸运儿哭泣。一男孩上场,说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第二幕:继续等待•第二幕:第二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样的人物。把第一幕的情景重演一遍。•所不同的是,时间过去一天,树上长出几片树叶,狄狄,戈戈在等待戈多的现实痛苦上,又增加了记忆的痛苦。感到可怕。•戈多又不来•波卓主仆上场,前者已盲目,后者气息奄奄。信使男孩上场,说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场上人物失望而归。•戈多是谁?有人问贝克特,他说他也不知道,如果知道,早就在剧中说出来了。•A、戈多即上帝,•B、戈多即波卓,代表爱情权力地位荣耀等世俗理想。•剧本第二幕波卓上场,戈戈和狄狄以为是戈多,觉得得救了。剧本的法文手稿中,波卓也自称是戈多。可以如是理解:波卓是世俗化了的戈多,是理想戈多的现实化身,表明即使等来了戈多,生活也未必美妙。•C、戈多即戈杜。戈杜是巴尔扎克喜剧《自命不凡的人》中一个神秘人物,人人谈论又不曾露面,但他不露面胜似露面,就象卡夫卡《城堡》中的C伯爵,操纵、把握着很多人的命运,实际上隐喻一种神秘异己的社会力量,比如命运。•D、戈多即希望,即“淑女”、“伊人”、“马林鱼”等理想化的事物,是幻灭的西方人心中渺茫的救星。但“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E、戈多即未来。•《等待戈多》:•1无望的等待是现代人的根本精神生活。•2希望是幻觉,压迫和痛苦是人生的主调。•3由于无法发现真相,现代人无法选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