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目录序言第一章发展回顾和发展环境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主要成就(二)基本经验二、“十二五”发展环境(一)国内外环境(二)优劣势分析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第三章推动产业升级一、巩固提升三大支柱产业(一)汽车产业(二)钢铁产业(三)机械产业二、培育壮大两大新支柱产业(一)化工产业(二)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三、改造升级四个传统优势产业(一)食品产业(二)建材产业(三)造纸产业(四)日化产业四、大力发展三个新兴产业(一)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二)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三)生物和制药产业第四章优化工业布局一、突出一轴:工业向东发展主轴二、完善两区:两个老工业集中区三、打造两带:统筹城乡发展南北工业带第五章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一)着力打造两大千亿产业集聚区(二)大力发展特色园区(三)不断完善园区建设(四)加快中心城区企业搬迁改造二、促进企业升级发展(一)加快培育大企业集团(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三)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提高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二)建立技术创新投入新机制(三)强化“产学研”联合(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四、努力提高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一)加强节能管理(二)推进清洁生产(三)发展循环经济五、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二)加强“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建设(三)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二)积极发展研发服务业(三)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四)推动发展中介服务业(五)培育发展会展服务业(六)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第六章加速信息化发展一、加强信息基础建设(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二)加快全市性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体系建设(三)加强信息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二、完善政务信息化(一)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二)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门户服务体系(三)推进高效协同的城市管理信息化三、推进社会信息化(一)加快推进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二)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三)持续推进教育文化科技信息化(四)切实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五)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第七章完善支撑体系建设一、加强用地保障体系建设(一)保障工业用地(二)提高用地集约化水平(三)加强城市用地储备二、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一)加大电源开发(二)完善电网建设(三)加强用电管理(四)加快油气管网设施建设三、加强交通保障体系建设(一)推动铁路交通建设(二)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三)加快水路交通建设(四)积极发展民航交通(五)优化市内交通体系四、加强工业投入保障体系建设(一)加强对企业融资的服务与协调(二)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持(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四)鼓励社会民营资本投资五、加强工业人才保障体系建设(一)建立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二)建立一支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三)建立一支优秀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四)建立一支优秀的技术工人队伍第八章强化对策措施一、着力推进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实施重点突破(三)加大支持力度二、加大招商引资(一)以项目为核心统领招商策划(二)围绕三个方面转变招商模式(三)突出四个重点创新招商方式三、扩大对外开放(一)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二)推动产品出口转型升级(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四、加强政策支持(一)争取国家、自治区政策支持(二)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三)制定完善政策五、营造良好环境(一)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三)创造和维护诚实守信市场六、加强规划实施(一)加强组织协调(二)健全规划管理(三)完善责任机制序言《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依据国家“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纲要、《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等编制。本规划在总结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按照前瞻性、指导性、宏观性和战略性的原则,围绕建设“工业名城”战略目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优布局,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带动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走有柳州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本规划旨在阐述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和方向,是未来五年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发展回顾和发展环境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柳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一)主要成就1、工业总量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柳州工业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2006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09年工业总产值再上2000亿元台阶,实现三年工业经济总量翻一番。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53.8亿元,比2005年增长2.14倍,年均增长25.7%(见图1),工业总量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2.8%,一直位居广西各城市之首。2010年工业增加值完成776.8亿元,比2005年增长2.21倍,年均增长26.3%。“十一五”期间,柳州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快于GDP和财政收入5.6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见表1)。图1“十一五”期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表1“十一五”期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情况表单位:亿元2010年2005年比增(%)年均增速(%)工业总产值2653.8846.5213.525.7产值占全区比例(%)22.8211.8——工业增加值776.8241.8221.226.3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例(%)59.147.211.9——2、产业格局不断优化经过“十一五”发展,柳州工业基本形成“354”产业格局,即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机电仪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生物及制药四个新兴产业(见图2)。——支柱产业优势明显。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的72.4%。汽车产业,2009年柳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年产突破100万辆的城市,2010年各类汽车产量达到145.2万辆,比2005年增长2.7倍。汽车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27亿元,是我市首个、全区第二个千亿元产业。冶金产业,2010年钢和钢材产量双双突破1000万吨,柳州跻身中国千万吨钢铁城市,其中钢材产量达到1028万吨,比2005年增长1.5倍。机械产业,2010年工程机械产量达到5.4万台,比2005年增长2倍。轮式装载机和预应力锚具系列产品销量保持国际第一。——优势产业持续提升。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五大传统产业产值占全市的7.2%。化工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柳化完成六大生产基地布局,成为亚洲最大的保险粉和国内最大的双氧水生产企业。——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机电仪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生物及制药等新兴产业处于成长阶段,四个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的2.1%。图2“十一五”末柳州市重点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3、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柳州大力实施“强优工业企业成长计划”和“中小工业企业成长计划”,企业发展取得新突破。2010年,柳州市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比2005年新增3家企业,其中:超400亿元企业2家(见表2)。超亿元中小企业260家,比2005年增加199家。按2010年以前500万元统计标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984家(其中:超2000万以上企业678家),比2005年增加462家。表2“十一五”期重点企业销售收入情况表单位:亿元企业名称2010年销售收入2005年销售收入比2005年增长(%)平均增速(%)上汽通用五菱420100.6317.533柳钢集团472.3150.921326柳工集团169.947.825529东风柳汽138.536.727730五菱集团11938.5209254、工业投资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柳州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961.3亿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90.5亿元。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是“十五”期(145.8亿元)和“九五”期(46.3亿元)总和的4.1倍。工业投资规模2007年跨越百亿元台阶后,2009年、2010年工业投资连续跨越300亿元和400亿元台阶。5、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十一五”期间,柳州市有78家企业获得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柳工、欧维姆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两面针成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柳州市第五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柳州市成为第二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全市工业企业获专利授权2147项。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个,自治区认定技术中心27个,博士后工作站8个。上汽通用五菱“宝骏”汽车成功下线、柳汽轿车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五菱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成功下线。6、园区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73.7亿元,占全市的比重由2005年的7%上升到32.4%,提高了25.4个百分点(见图3)。企业搬迁入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截至2010年,已批复实施搬迁改造企业25户,新征建设用地2897亩,固定资产投资43.23亿元。柳州市现有国家级工业园区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2个,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5个,比2005年增加了1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和5个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图3“十一五”期柳州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图7、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柳州市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2.6万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227.5万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8.99%,完成“十一五”期目标的155.9%(见图4)。37家重点能耗企业(占全市能耗80%)累计完成节能量416.54万吨标准煤,完成“十一五”期节能目标的347%(见图5)。着力抓好钢铁行业烧结机头烟气二氧化硫减排和造纸、制糖行业化学需氧量减排,柳钢建立钢铁资源循环、能源循环、水资源循环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生产体系,节能、节水、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8.26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控制在9.4万吨以内,完成各项减排目标任务。柳州跻身“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图4“十一五”期间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图图5“十一五”期间37家重点能耗企业节能图8、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柳州市基本建成以光缆为主、无线网络为辅,覆盖全市城乡的通信传输网络,其中:光纤改造已覆盖70%以上的城市住宅区域;城区无线上网覆盖率达到98%以上;投入商用的3G网络已覆盖城区、部分富裕乡镇及主要交通路网;全市电话用户数达410万户,其中:固定电话77万户,移动电话33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86.4%;全市互联网用户33万户,计算机普及率70.03%;广播覆盖达91.38%;电视覆盖达96.52%,数字电视网络实现市区范围的全面覆盖(见图6)。图6“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基础建设成效对比表9、信息技术广泛应用2010年,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数9365户,“中国柳州”门户网站在全国地级城市绩效评比中位列第10名(见图7)。企业信息化步伐加快,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49家企业被认定为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用示范企业,8家“两甩”示范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占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53%;在大企业带动下,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80%以上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通过网站进行信息的发布,40%实现管理生产的信息化应用。单位:人图7“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数图专栏一“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指标名称单位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结果评价工业经济工业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