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果胶的检测技术在对果胶的研究中,通常以含量、酯化度、相对分子质量、凝胶度等作为评价指标。3.1果胶含量的测定目前,测定果胶含量的方法主要有:质量法、咔唑比色法、果胶酸钙滴定法和蒸馏滴定法。果胶酸钙滴定法较适于纯果胶的测定,对于例如柑橘果皮这种有色样品,不易确定滴定终点;而蒸馏滴定法在蒸馏的时候部分糠醛会发生分解,影响回收率,故而运用较少。所以,果胶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质量法和咔唑比色法。近年来新的果胶含量检测方法——离子交换色谱法(Ionex-changechromatogram,IEC)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常用的色谱柱和检测器见表3。吴玉萍等[1]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果胶含量。烟草中的果胶先采用盐酸水解,水解产生的半乳糖醛酸以WatersSugar-Pak1钙型阳离子交换柱为固定相,0.05g/LEDTA钙钠水溶液为流动相,示差折光仪为检测器测定半乳糖醛酸含量,由半乳糖醛酸含量换算为果胶含量。B.M.Yapo等[2]以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HPAEC-PAD)技术测定果胶含量。采用脉冲安培检测器,离子色谱以CarboPacPA-100柱(250mm×4mmi.d.)为固定相,流动相为0.1mol/LNaOH和0.17MNaOAc,流速为1mL/min;柱温30℃,测定半乳糖醛酸含量。检测方法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检测器参考文献钙型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流动相:0.05g/LEDTA钙钠水溶液流速:0.5mL/min;柱温:85℃WatersSugar-Pak-1柱(300mm×6.5mmi.d.)RI检测器吴玉萍等[1]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流动相:0.1mol/LNaOH和0.17MNaOAc流速:1mL/min;柱温:30℃CarboPacPA-100柱(250mm×4mmi.d.)脉冲安培检测器B.M.Yapo等[2]流动相:NaOH–NaOAC(0.15mol/L)流速:0.7mL/minCarboPacPA-l,PG1糖分析柱孙元琳等[3]表3:检测果胶含量的离子交换色谱法3.2果胶酯化度的测定自然界果实中天然存在的果胶都是高酯果胶,经酸或碱处理高酯果胶降低酯化度后可获得低酯果胶。果胶中含甲氧基的最大理论值为16.3%,若该值以酯化度来表示是100%,则甲氧基含量与酯化度的转换计算式应是:酯化度=甲氧基含量/16.3%。果胶酯化度的检测技术由最早的比色法、滴定法发展到80年代的高效液相和气相、90年代的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方法。而近几年,拉曼光谱分析果胶的酯化度的方法也有报导。Synytya等[4]用拉曼谱不仅可测定甲酯化程度,而且还可测定乙酰化程度。果胶钾盐的甲酯和乙酰化化合物在拉曼谱中有特征吸收,它在857cm-1处的强吸收对果胶的甲酯和乙酰化程度十分敏感。甲酯化程度增加波数减少(最小值:850cm-1);乙酰化程度增加波数增加(最大值:862cm-1)。3.3果胶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对果胶的研究证实:分子质量是影响多糖类分子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分子质量的差异除了主要影响溶解度外,可能还会影响高分子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以及它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模式。为了进一步研究果胶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生物学活性之间的组效关系,有必要对其分子质量进行测定[5]。果胶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用黏度法计算得到,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HPSE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果胶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方法。HPSEC法是根据分子筛原理,使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按照其大小顺序先后流出色谱柱。张文博等[5]采用TSKG3000PWXL色谱柱,以50mmol/L醋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柱温为40℃,柱压约1.7MPa,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测定了改性柑橘果胶的相对分子质量。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而且简便、快速。3.4胶凝度的测定胶凝度是衡量果胶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目前主要采用果冻下陷法[6]和压力破碎法[7]测定其胶凝度。将提取得到的果胶溶液倒入测定果胶胶凝度的专用玻璃杯中,放置24h,使果胶溶液凝固成胶冻后用以下方法进行果胶胶凝度的测定。3.4.1果冻下陷法果冻下陷法是利用果冻强度测定仪(带螺旋测微器)测定胶冻的塌陷值。测定的时候使截锥体胶冻中心对准测微螺杆顶尖,仔细调节测微螺杆,使顶尖恰好与截锥体胶冻表面接触,记下间隔准确2min时测微螺杆标尺下降的刻度值,然后利用换算表将读数转换成果胶胶凝度。此方法目前应用较少。3.4.2压力破碎法压力破碎法是使利用压力破碎装置测定胶冻的破碎强度。测定的时候将盛果冻杯和烧杯置于天平上调节平衡,使测定铜棒的端面与果冻面恰好接触,从滴定管中滴加水至烧杯中,天平将逐步失去平衡,当铜棒刺破果冻面时停止滴加水,将水的质量换算成胶凝度。[1]吴玉萍,杨光宇,王东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果胶含量[J].光谱实验室,2004,21(1):183-185.[2]B.M.Yapo,C.Robert,I.Etienne,etal.Effectofextractionconditionsontheyield,purityandsurfacepropertiesofsugarbeetpulppectinextracts[J].FoodChemistry,2007,100:1356-1364.[3]孙元琳,汤坚,吴胜芳,等.高效阴离子色谱法测定当归果胶多糖中的糖醛酸含量[J].中国食品学报,2008,8(6)128-132.[4]SynytsyaA,CopikovaJ,MatejikaP,etal.FouriertransformRamanandinfredspectroscopyofpectins.CarbohydrPolym,2003,54:97-106.[5]张文博,高林,施秀芳,等.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改性柑橘果胶的分子质量[J].色谱,2007,25(5):711-714[6]徐丙申,卢敦华.关于低酯果胶胶凝度测定的几个问题[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4):93-94.[7]徐注,王存文,王为国,张俊峰.果胶粉稳定性研究[J].食品与药品,2007,9(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