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混战线索①第三次南北战争(1917护法运动)②直皖战争(1920.7)③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4-5)④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9-11)⑤奉系统治时期(1924—1928)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重点和难点:1.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3.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4.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现了哪些新面貌?5.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民国初年的社会危机(一)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此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规。旧的统一已被推翻和新的统一尚未来到之间,出现了一个军阀割据时期。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北洋军阀是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袁世凯当权时,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是统一的。北洋军阀可谓“卧虎藏龙”。即袁世凯手下有著名的“北洋三杰”。段祺瑞任炮兵总办(虎),冯国璋任陆军总办(狗),王士珍任工程兵总办(龙)。袁世凯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死前,在“嘉禾金简”上推荐继任者时给后人留下难题,即在“嘉禾金简”上写了三个人名,徐世昌、段祺瑞和黎元洪。老谋深算的徐世昌自觉在实力上其不如段祺瑞,在法理上不如黎元洪,乃决定“退耕让位”。经过权力的角逐,最后决定由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冯国璋任副总统。黎元洪总统冯国璋副总统段祺瑞内阁总理在1916年袁称帝败亡之后,连这种形式上的统一也维持不住了,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北洋军阀分裂成三大派系,皖系首领段祺瑞,直系首领冯国璋,冯国璋死后其部下曹昆和吴佩孚与段祺瑞抗衡,山海关外有奉系首领张作霖,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由其子张学良统帅。这种局面之所以形成,其深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这些割据称雄的各派系军阀之间,或者为了争夺中央政权,或者为了保持与扩大自己的地盘,进行连年不断的纷争,引发多次的战乱。派系代表人物控制区域扶植的国家直系(中央区)冯国璋曹锟直隶、江苏、江西、湖北英国、美国皖系(江南区)段祺瑞安徽、浙江、山东、福建日本奉系(东北区)张作霖黑龙江、吉林辽宁日本滇系(西南区)唐继尧云南、贵州英国、美国桂系(两广区)陆荣廷广东、广西英国、美国晋系(山西区)阎锡山山西日本军队是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主要支柱。各派军阀竞相扩充军队。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军阀政府不惜以出卖国家利权为代价大量举借外债,并采取强售公债、强迫借款、滥发纸币,尤其是增加赋税等办法,对各阶层人民主要是广大农民进行直接的掠夺。军阀是一种封建势力,但又有着异常的特点:一是在军阀手里,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武装、军队变成了私有之物;二是私有的武装、军队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盘。因此,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下的武治,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带有更多的动乱性和黑暗性。孙中山目击身受,他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特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中国的出路是什么?(二)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中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是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鲁迅:“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中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的,是对于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超越。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指导思想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新青年》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1917年1月,爱国民主主义者、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至北京。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活动基地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北京大学主要阵地陈独秀开始时把自己办的杂志定名为《青年》杂志,可以看出他将改造社会的职责寄予青年身上。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敬告青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1880-1942)安徽怀宁人胡适(1891-1952)安徽绩溪人李大钊(1889-1927)直隶乐亭人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陈独秀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为此,“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DEMOCRACY--民主SCIENCE--科学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独裁专制反对迷信盲从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民主和科学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辛亥革命后,思想界一直存在着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1916年9月,康有为上书北洋军阀政府,要求定“孔教”为“国教”,以孔孟伦理为立国精神。于是批孔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突出问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指出:孔子被历代专制君主利用,尊孔必将导致复辟。社会总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不同时期的社会道德也必然是不同的,为了确立新道德,必须破坏旧道德。1916年2月,易白沙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孔子平议》一文,率先公开批判孔子,拉开了“打倒孔家店”的序幕。“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他开始鲁迅笔名射向封建礼教的第一支标枪。《狂人日记》,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四卷五号上,为鲁迅所作。彻底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反动本质。“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人们各有其独立自主之权,而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西洋所谓法治国者,其最大精神,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无尊卑贵贱之殊。”“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因其理性特点和对自我的认识而区别于自然界。正因为发扬了理性自主的特点,古猿才得以进化为人。”(鲁迅)“文学革命”主要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民主”与“科学”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处在一种不相容的境地。孔学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与新文化运动提倡者提出的“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目标不相适应。第一首白话诗《朋友》后改为《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18岁的胡适初任北大教授“改良文学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主张用白话代替“之乎者也”的文言文,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胡适.1917《文学改良刍议》“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胡适《吴虞文录序》把“八不主义”归为四条:“一、要有话说,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写;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他还率先进行白话文学的创作,发表了几首白话诗,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新诗。——胡适.1918.《建设的文学革命论》《青春》是李大钊发表的著名文章。他号召青年为创造一个青春的国家而奋斗。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三)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1.新文化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激烈交锋,在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人对于现代化的努力已经从器物技术、政治制度层面进入到精神文化层面。3.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四)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一些弱点。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会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制度的必要性。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