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治中心工作职责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综治工作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积极向上级综治部门和同级党委政府提出综治工作意见建议。二、依托社会治安、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校园周边治理、护路护线、两新组织等7个专项组,切实加大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夯实“打、防、管、控”基础。三、建立健全多元调解、三调联动衔接联动和月分析研判例会工作机制,源头抓好社会矛盾的预防排查化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四、推动网格化、十有十无、零发案、平安示范村居(社区)、单位、行业、家庭创建,从而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五、加强突出治安问题和公共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完善治安形势分析制度,采取常态工作和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尤其要加大对村霸、寨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最大限度保障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六、加大综治和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人防物防技防心防”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依法维权理念,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添砖加瓦。七、组织开展见义勇为的推荐、申报、评比、表彰、奖励、帮扶、慰问、解困等服务管理工作,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八、加大国家安全和反邪教工作,维护基层政权稳定,2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九、认真做好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和天网工程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维护、使用和管理,最大限度依靠科技提升治安防控能力。十、通过宣传发动,引导建立治安志愿者、治安巡防队伍、邻里守望、鸣锣喊寨、十户联系等群防群治组织,努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商共建共享工作格局。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度1、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4】69号)、《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厅字【2016】8号)、《贵州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办法》(黔委厅【2013】42号)、《贵州省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黔委厅字【2017】4号)、《黔东南州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黔东南党办通【2017】31号)等文件精神,落实综治工作党政一把手责任,强化领导责任和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2、重视签订综治工作责任状和综治目标考核细则,每年将上级工作目标和县委政府的工作要求,逐项细化、量化,作为督查、考核属地党政和部门党政履职的依据。3、建立治安挂牌整治机制。每年选取一定数量的治安混乱乡镇和治安问题突出的区域、部位、领域,开展挂牌整治督办。对整治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且在整治期限内不能摘牌的,进行约谈甚至落实“一票否决”。4、健全和完善五部委联席和综治实绩档案机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将综治实绩档案作为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履职的书面报告,通过五部委联席会议,客观公正的评价属地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履职情况,并作为干部考核、晋职、表彰奖励和处罚的依据。4议事协调制度一、议事协商机制。本中心建立半月一次的工作例会(联席会议),会议由综治中心主任(乡镇党委书记)或综治委主任(乡镇长)主持,受主任委托也可由综治中心(综治委)副主任(政法委书记)主持。村居(社区)两委负责人、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林业、农业、民政、水利、安监、交通、城建、学校、医院等七站八所,视情况参加。二、议事协商内容。听取辖区治安形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校园周边治安、公共安全等方面的专题汇报和其他情况汇报,集中分析研究、梳理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三、议事协商纪要。每次例会过程中,明确专人做好会议签到和记录,就协商过程中形成的意见、建议、要求等形成专题会议纪要,视情况上报相关部门,下发参会相关单位执行,抓好落实,并于下次议事前听取落实情况汇报,形成一件一件抓落实的工作格局。5首问负责制一、首问责任人。综治中心各窗口工作人员和值班人员,凡是第一位接待来信来访的同志,为首问责任人。二、首问责任人来信来访处理程序。对群众反映的诉求事项、申请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各类突发事件等,要热情接待并认真做好登记,属职责范围内且能够自己解决的,当场给予答复或办理;不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要引导当事人到涉及的单位或窗口去反映诉求或办理事项;属需要转交转办的,告知当事人,并由首问责任人填写相关材料后,转相关单位或窗口答复或办理,并负责跟踪办理结果,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属重大突发性的情况和不稳定信息,要及时登记,并按程序报中心主任、相关领导和单位。三、材料归档。建立首问责任制台账,对首问责任人办理的材料,及时进行归档,确保能够及时查阅。四、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首问责任人,以适当方式进行表彰奖励。对违反首问责任制的责任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将按照党纪政纪进行追责。6情况报告制度一、报告单位。原则上以综治成员单位和综治中心窗口单位为主,根据工作需要可要求相关涉及单位或部门进行报告。要结合工作部署及开展情况,加强调研,广泛收集各方面的社情民意等信息,进行进行分析梳理,提高信息报告的质量。二、报告的内容。综治工作安排的各项目标任务。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治安形势、矛盾排查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校园周边治理、医院周边环境整治、见义勇为、防邪反邪教、禁毒等常规工作内容,也包括重点治安问题的整治、重点时段重点工作安排和阶段性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各类突出信访问题和重大疑难矛盾、各类不稳定因素、突发事件等。三、报告的形式。书面汇报和会议汇报。对综治委(办)安排部署的年度、季度等常规和专项工作,由涉及单位定期以信息简报、小结总结、情况汇报等形式报告。会议汇报是由中心定期召开例会,听取相关单位就一项或多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的汇报。会议汇报后要形成会议纪要,报相关领导参阅,发相关部门执行或落实。四、重大突发信息报告。对辖区内发生的不稳定因素、重大矛盾纠纷、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苗头,以及重大治安、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事故和邪教类信息,应当及时按程序向党委、政府和上级组织报告。7应急联动制度一、制定工作预案。综治中心要结合实际,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大平时演练,确保急时能够拿得出、用得上,效果好。二、建立值班备勤制度。根据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综治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等工作实际,按照工作综治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的要求,综治中心和各成员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值班备勤制度。特殊情况,设置值班室,明确专人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处理各类信息。三、明确应急联动联络员。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应急联动联络员,并将通讯方式(固定电话、手机、QQ、微信)等送综治中心备案,确保启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时,能够迅速集结、第一时间响应。四、建立分级联动机制。将应急联动按照涉及到的处置情况,分重大突发事件紧急联动和有影响案事件一般联动工作机制。无论紧急联动还是一般联动,各联动单位必须在指定时间内,按要求指定专人赶赴指定地点开展工作。五、纳入考核。对中心发出指令后,不按照指令参与应急联动的单位,事后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推诿、敷衍塞责、擅自脱岗、离岗造成影响的,根据“综治一票否决权制”和“综治领导责任制”、“五部委联席会议机制”等,启动问责。涉嫌违法或违反党纪政纪的,依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处理。8督查考核制度一、督查考核内容。上级综治部门和党委政府部署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年初在目标责任书和考核细则的方式下发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照综治属地管理原则,进行考核打分。二、督查考核的方式。1、督查。分常规督查和专项督查。将综治工作、平安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督查工作内容,常规督查工作安排,可采取按月、按季度进行,督查后,形成督查通报,作为年度考核依据。专项督查以对特殊时段、特殊或重点执行和落实情况工作开展督查,形成督查通报。督查通报作为年度考评依据。2、考核。平时考核和年度相结合,每次考核都要形成考核情况通报,作为年度考评依据。三、督查考核的形式。采取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相关结合有形式进行。以便于全面真实了解和掌握工作部署执行情况,形成客观公正的督查考核结果。四、督查考核结果的应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督查考核结果,除作为年度县目标考评的依据外,提请县综治委领导审定后,还可作为对综治平安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的奖惩依据。9矛盾纠纷排查制度一、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由中心牵头组织,乡镇综治办和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具体实施,综治办负责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问题进行分流处理,党政班子成员、中心的所有成员都应当按要求主动了解掌握各自联系村、分管、主管行业和单位矛盾纠纷情况、不稳定因素和治安突出问题,并及时向中心负责人报告情况。二、排查内容包括:影响本地区或单位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本地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因政(村)务公开、征地拆迁补偿、山林土地权属纠纷、宅基地纠纷、拖欠工程款、劳资纠纷、军队退役人员待遇、“法轮功”和“门徒会”邪教人员、民族宗教等问题而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集体上访的苗头因素;境内外敌对势力可能插手利用的群体性事件重大隐患。三、中心定期进行排查,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前夕集中排查。中心根据矛盾纠纷情况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流处理,明确调处责任主体。对可以由中心协调解决的问题交由中心内相应工作部门协调处理,中心办公室主任负责跟踪落实;对需要乡镇一级党委、政府协调解决的,按照“五个一”领导包案制度解决;对需要县委、县政府协调解决的,应及时上报县业务主管部门,并送信访维稳部门。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问题随时排查,及时上报。中心对排查出来的矛盾问题应当全部建档管理。10四、排查工作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拓展信息渠道,做到范围广、情况明、内容实。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中心在排查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时应包括辖区内所有单位、团体、村和社区,中心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中有突出问题的也要及时纳入到排查范围。矛盾纠纷排查实行“零报告”制度,经排查没有问题的也要上报并记录在案。11领导包案制度一、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和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经中心讨论需要由党委、政府领导包案处理的,严格按照上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五个一”机制,逐一落实并认真填写包案责任分解表,经中心主任同意后,将表送达包案领导。二、包案领导要切实承担起包案领导责任,对所包案的问题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调处方案,亲自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开展调处工作。三、包案领导在调处过程中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应积极联系,真实反映情况,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同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采取的调处行动。四、包案领导原则上应当在规定的调处期限内完成调处工作,确实因为难度太大或出现不可预计的变化,需要延长时限的,经乡镇党政一把手同意后,在延期期限内办结。五、包案领导应及时将包案办结的材料移交中心归档,由上级有关部门调处的矛盾纠纷,结案以后由中心联系,并将调处情况书面材料复印到中心备案。同时,综治办应及时做好销案和归档工作。六、中心应当及时将领导包案调处情况报告党委、政府,由党委、政府一把手在党委成员会议上进行通报督促。12信息报告制度一、中心对本地区影响稳定的重大情况和治安突出问题应当及时以信息报告的形式向党委、政府一把手和上级相关部门作出书面报告。二、信息报告的主要内容:(一)通过矛盾纠纷排查掌握到的,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利益、影响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二)本地区维稳及综治工作的重大部署、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三)群体性事件苗头及有关处置情况。(四)“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及其顽固分子的滋事破坏活动。(五)特殊群体串联上访及大规模集体上访事件苗头。(六)在较大范围内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及其它重大事件。(七)重大节日前夕和敏感时期社会政治稳定情况和倾向性问题,治安突出问题情况分析、整治对策方案及整治成效。(八)相对时期的矛盾纠纷特点、成因及对策意见。(九)重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和群众越级上访情况及其它有关社会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