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高科技园区“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6月)“十一五”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聚焦和推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既是上海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构建上海“创新城市”和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十一五”期间,张江高科技园区要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出发,抓住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机遇,把握世界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两个优先”的产业发展方针,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中区的规划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聚焦张江”战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与创新网络,提高高科技产业能级和技术含量,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综合服务环境,把张江打造成为生产、生态、生活和谐的现代化科技新城,产、学、研结合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根据国家、上海及浦东新区的有关“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制定《张江高科技园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主要成就和面临形势(一)、主要成就1、贯彻落实“聚焦张江”战略,政府与市场合力推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9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实施了“聚焦张江”战略决策,。明确了张江高科区以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两大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集中体现创新创业的主体功能。目前,园区已经完成开发面积17平方公里,共引进项目938个,吸引投资额110.59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51亿元人民币。张江高科区通过政府和市场形成开发合力,整合各种开发资源,并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才积聚和功能集聚,以不同于硅谷模式的“张江高科区模式”推动了张江高科区的快速发展。张江高科区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园区品牌,品牌效应进一步加速创新人才、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的集聚,与中关村一起成为推进中国高科技产业腾飞的两个主引擎。2、率先实践产业链发展思路,发展三大支柱产业,产业集聚趋势日益凸现“十五”期间,张江高科区在产业发展中特别注重产业链的完善,在坚持引进重大龙头项目的同时,也注重吸引产业链内的配套协作企业和有核心优势的中小企业,逐步吸引了一批与主导企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来此集聚,通过产业联动、分工和协作,初步形成了创新氛围浓厚、配套协作程度高、产业链较完善的三大支柱产业集群。具体而言,一是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设备制造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和创新链已经形成;二是包括中国银联研发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中国银电网迅等公司在内的“国际软件产业基地”聚集与辐射效益日益显现;三是人才培养—研发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的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创新链不断完善。3、全面启动科研教育区建设,提高人才引进力度,产业人才高地正在形成张江高科区通过不断完善环境设施建设,加速了大批科研教育机构向园区集聚,吸引了一大批科技人才落户张江高科区。目前园区内有上海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信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学院以及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与浦东新区政府合作建立的微电子研发中心,教育与科研机构已达数十家。同时,园区内有跨国公司、知名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心50余个。由于科研教育区的全面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外溢效应,先后有4050人留学人员在园区工作和创业,整个园区吸引了科技从业人员48000人,其中两院院士20多人,博士硕士8000多人。“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高素质”的产业人才高地正在张江高科区构筑起来。4、进一步加强孵化器建设,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产业支撑体系趋于完善加速推进孵化服务平台和孵化基地建设是张江高科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张江高科区有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评中心、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芬兰生物医药孵化器等一大批技术孵化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张江高科区的技术孵化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园区内各类孵化楼的总面积已达33.5万平方米,入驻孵化区企业为382家,其中有200家企业达到了产生标准,并涌现了一批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旗舰企业,如上海龙贝信息科技公司,其研制的二维条形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技术服务平台和孵化基地的不断完善,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全方位配套服务,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专业化、模块化分工与产业支撑体系的不断完善。5、全方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政策聚焦效应明显,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五”期间,张江高科区积极发挥政府政策规划、产业导向的功能,颁布了《上海市促进张江高科区发展的若干规定》,在积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了园区特有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包括财政扶持、政府一门式服务、政府审批事项零收费等,有效推动了张江高科区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市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张江高科区领导小组,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了较完备的协调发展机制,对重大项目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议,不断优化完善园区内企业的发展软环境。同时,注重发挥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等专业学会、协会和行业中介机构在产业链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促进了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6、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实现开发、投资与招商多元化,园区建设大幅提速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积极引进社会、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形成“多元开发、多元投资、协作招商、有序竞争”的格局,并充分运用股权经营、政府回租、杠杆收购、增资扩股等各种金融工具多渠道融资,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建设速度。张江高科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从最初的1992年的7298万元,到2004年的172.94亿元,增长了237倍,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额也从1992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23339万元,交通网络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市政设施建设从无到有,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园区通过ISO14001认证,绿化率达到40%,为产业、项目和人口的集聚提供发展环境。(二)、面临形势1、科技大会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成为国家创新高地的新机遇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深化“科教兴国”和“聚焦张江”的战略,提高张江品牌影响力,引导各类科研机构向张江集聚,推动张江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产业化重要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这将为张江高科区的发展提供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制度保证,增加了新的发展动力,有利于大型科技项目落户张江高科区,有利于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群、研发中心、风险投资机构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向张江高科区集聚,更有利于高技术、高密度资本、高容量人才和高关联度产业向张江高科区聚焦。需要张江高科技园区不断完善研发、中试、孵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服务,努力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服务环境。2、国际产业转移和科技革命带来发展新机会“十一五”期间,国际化的产业链将继续向中国转移,并呈现出结构层次向高端演进、制造和研发联动、产业链整体转移的特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将进一步向高新技术园区集聚,张江高科区作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有条件发挥综合优势,挟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之东风,成为承接这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时,高技术跨国企业经营联盟化、生产全球化和研发国际化的趋势更为显著,也为张江高科区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的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正在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酝酿发生重大的创新突破,这也是促进张江高科区发展的有利因素。3、国家高科区二次创业战略将为张江指明发展新方向目前,在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国家高新区已进入“二次创业”的全面提升期,对发展模式、运行机制、条件环境、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将会有更大的促进。国家将着力推进并持续深化“五个转变”,即加快实现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转变;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注重招商引资向更加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动产业发展由大而全、小而全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转变;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从注重引进来、面向国内市场为主向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转变。国家从宏观层面的积极指导和大力推动,将为张江高科区进一步增强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跻身国际一流高技术产业园区行列,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主导产业突出、集群化发展的创新型园区打下基础。4、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行的落实将为张江提供发展新环境2006年六月,国务院常务会批准上海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家发展委提出了综合配套改革的十项任务,其中之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特别指出要“聚焦张江’’。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贯彻实施,将有利于张江高科区突破束缚创新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瓶颈,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园区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开放互动和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系统。5、张江功能区域规划的启动实施将为张江开拓发展新空间张江功能区行政区域包括张江高科区科技园、孙桥现代农业园和张江镇、唐镇、合庆镇,区域面积119.3平方公里,相对于张江高科区科技园,区域面积扩张了四倍。张江功能区的规划将通过园区与周边城镇的产业联动,推动张江高科区产业的适度转移,从而解决张江高科区高科技区面临的土地不足、空间受限等问题,并实现园区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通过园区与周边城镇的功能联动,将进一步完善拓展张江高科区的配套功能,加快张江高科区地区城市化、国际化、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加张江高科区地区对产业和人才集聚的吸引力。当然,也要清醒看到张江高科区新一轮发展面临着政策优势淡出、同类开发区竞争激烈、国家土地政策收紧等诸多外部挑战,亟待充分挖掘自身内部优势,有效解决发展瓶颈,从而切实放大优势、降低风险。二、比较优势和存在问题1、定量比较,地位突出从增长效益看,工业增加值率多达47.3%,高居全市各开发区之首,远远高于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区的31%;从投资力度看,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70多亿元,位居上海各开发区之首,累计投资位居第二,仅次于金桥出口加工区,达600亿元;从创新能力看,张江高科区科研资源丰富,拥有12所科技高校及二级学院、培训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流动站14家,2004年上海市首批29个“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张江高科区占了7项,拥有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2、定性比较,优势明显从产业集聚看,集成电路产业稳居国内“半壁江山”,软件产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软件基地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体系也已初具规模;从政策支持看,“聚焦张江”战略的实施,使张江高科区可以整合全市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张江高科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从地理区位看,有便捷交通到达市中心、海港与空港,便于人流与物流的集聚。3、正视差距,潜力巨大张江高科区在园区规模和园内企业销售总值上张江高科区远远低于北京中关村和深圳市高技术产业园等园区,2004年工业总产值在上海60多个工业开发区中排在第七位,低于浦东的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在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的同时,张江高科区完全有可能加速扩大规模产出和生产总值,实现质与量的双发展。为此,亟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资源稀缺张江高科区的资源稀缺问题已直接影响了园区的统筹发展。首先是土地利用上的限制:张江高科区的南扩区域可实际利用范围非常有限,并且存在着基本农田指标申请的问题;张江高科区南扩还存在着规划用地性质和参数确定的问题;园区北区和中区土地已经基本被预订完毕,集团可以自主安排使用的土地非常有限。其次是能源上的限制,主要是天然气供应的问题,园区中多个新竣工项目天然气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了这些项目的正常投入使用。——功能单一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看,产业区一般都会经历从园区到城区这样的发展过程。目前,张江高科区内以工业厂房为主,居住、商业、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薄弱,科技人文社区建设难度大,社区管理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亟需健全完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