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第二课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张衡传《后汉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语。•2、了解张衡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的成就,分析评价张衡的种种优秀品质。•一、找出文中关于官职变迁的词,并解释其意思?1、举孝廉不行2、连辟公府不就3、公车特征拜郎中4、累召不应——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就:就职,任职。——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召见,召聘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6、再迁为太史令——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指官职调动。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7、再转复为太史令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指官职调动——指官职调动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纵观近几年高考所选文言文阅读短文,不少都是从唐宋以后所修的官方史书(人物传记)中摘取,其中关于官职变迁的动词尤多,同学们一定要引起必要的重视。•一、表示征召、举荐官职的1.举:推荐、推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偏:指任副职的人)2.辟:(bì)招用、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当初受司徒府的征召,拜官为著作郎。)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张衡传》)3.征:征召,特指君招臣。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二、表示任命官职的1、拜:授予官职。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洗马,官名)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授:给予官职。遣使者持黄金印……朱轮军,即军中拜授。(《汉书·翟方进传》)4、起:起用人任以官职。5、任:担负、担任。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史记·蒙恬传》)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三、表示提升官职的1、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2、陟:提升,提拔。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3、升:提升。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4、提:提拔。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北史·魏收传》。名行:名望和德行)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四、表示降低、罢免官职的1、谪:贬官,降职并外放。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2、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3、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4、夺:削去、罢免。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5、坐:因犯……罪或错误。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汉书》)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五、表示官职调动的1、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2、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徙齐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范晔《后汉书张衡传》)3、调:调动、调迁。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袁盎传》)4、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降职削职。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贾谊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5、出、放:京官调任地方官。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范晔《后汉书张衡传》)6、补: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六、兼职,代理的词语1、兼:同时掌管,兼任职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2、领:兼任,代理,暂时担任又领扬州刺史。(《晋书·谢安传》)3、判:古时高官兼低职。《宋史·韩绮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4、署、守(shòu)、权:代理、暂时担任5、行:代理官职例:太祖行备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6、假:暂时代理例:武与伏中郎将张胜即假吏常惠等募士《汉书苏武传》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七、不表职官变动,常与职官结合1、知:执掌、主持。子产其将知政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2、行:代理(官职)。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武帝纪》)3、主:掌管;主持。使之主事而事治。(《孟子·万章》)此外还有一些短语,也是与官职变迁有关,比如说“以荫补+(某官名)”,意思是“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名)”。(一)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其才高于世”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二)张衡在文学和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三)张衡为河间相的时候“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可在皇帝“问天下所疾恶者”的时候却“诡对而出”,“常思图身之事”再为河间相三年之后,就“上书乞骸骨”。如何理解张衡的这些行为?请谈谈你的观点。二、文本探究(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4)勤奋刻苦:写作上“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科学上“致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不慕当世”“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一)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文学成就:“善属文”,作《二京赋》政治成绩:为河间相,“称为政理”。科学成就:“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科学发明)(科学著作)“其才高于世”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二)张衡在文学和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明确:•主观方面:年少时便能“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才高于世”;“游于三辅”,“观太学”的社会实践;“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慕荣利的性情让他能把全部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潜心钻研,孜孜不倦。•客观方面;担任太史令,从事科技、史学方面的业务性职务,担任太史令期间,有博览群书的机会。•(三)张衡为河间相的时候“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可在皇帝“问天下所疾恶者”的时候却“诡对而出”,“常思图身之事”再为河间相三年之后,就“上书乞骸骨”。如何理解张衡的这些行为?请谈谈你的观点。明确•张衡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并非表明他的软弱,而是表现出一个政治家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头脑和高明的政治手腕。面对当时险恶的政治形势,他作《二京赋》是为婉转讽喻,作《思玄赋》是为“寄托情志”,而一旦掌握了实权,他就大力铲除奸徒败类。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正直、真是的张衡。•张衡的这些行为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他先是不做官,想洁身避祸,后来却不得不入官场。他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以为政治漩涡是“吉凶依伏,幽深难明”的,因此他“常思图身之事”。当狠狠的打击了河间地区的恶势力以后,他急流勇退,作出明智的选择“上书乞骸骨”。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的官吏当时内心的苦闷,在无力除恶、无法避祸的情况下,只能独善其身了。三、素材激活•学习了这篇文章,张衡的优秀品质对你有何启示?写一段评价性的文字,要求不少于200字。参考角度:刻苦求学,敢于批判,追求真理的精神;淡泊名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勤奋钻研、谨慎、认真的治学态度;全面发展、博学多才。•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更是值得仰视的。他这种淡静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正是这种从容淡静的心态,让张衡在官场上恬淡自如,适可而止,不求闻达,不慕富贵;也正是这种从容淡静的心态,使得张衡跳出官场的钩心斗角、互相倾轧,把精力用到钻研学问上来,最终有了硕果累累的成就。与张衡相似,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铅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宁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有大成就者。•喧嚣的尘世总是让我们浮躁难安,纷杂的世事往往让我们迷失本性。因此,我们应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下,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方能在充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诗意的前行。例子课文小结•我们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到人物传记的写法是多样的。更值注意的是,我们要从传主的身上汲取营养。张衡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上也是突出的。他致力于的科学研究,在迷信观念风行一时,思想统治极为严酷的东汉时期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在于他有刻苦求学、科学务实、敢于斗争、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勤敏朴实的精神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最后,把张衡的的一句名言送给同学们以期共勉:“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追求人生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