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會學」理論綱要I授課教師:齊力**現任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五月1壹、交換理論(exchangetheory)一、概說交換理論試圖採取行為主義的原則,將其與其他的觀念融合,再運用於社會學家所關切的題材之上。交換理論是在1950和1960年代時,由GeorgeHomans開花結果,綻放光芒。Homans的交換理論,大部分可以視為是對社會事實典範及其社會理論──尤其是結構功能論的反動。我們彼此在衡量報酬和成本,為的是保持互動的穩定與愉快。這種交換是一直持續的,這也是交換理論的中心,是Homans在1973年所提出的互動性觀點。根據交換理論的說法,一個人現在的行為是受這個行為以前得到之報酬的影響。行為的發生有四個基本原則:1.成功原則行為得到的報酬愈多,重複這個行為的可能性就愈大。如:一個人去釣魚大豐收,他可能會再去釣魚。如果每次釣魚都空手而回,他可能會對釣魚失去興趣。2.刺激原則如果獲得報酬的行為和報酬的地點有關,人們可能會再去類似的情境。如果在蔭涼處比在大太陽下釣魚運氣更好,此人釣魚都會找個有陰影的地方。3.代價原則(價值原則)報酬愈大,個人願意為它付出的代價也愈大。如果釣魚者知道哪個地方可以釣到更多的魚,他會不計任何的荊棘、岩石的阻礙去那裡。4.剝奪飽滿原則一個人之需要被滿足得愈多時,就可能變得愈不想去滿足它。如果釣魚者連續三天都抓到大魚,到第三天可能已不如第一天興奮了。以上的例子是一種非常簡單的互動,但Homans相信即使是複雜的互動──如權力關係、交易、領導地位等──也能以這些假設來分析。他認為社會互動是一張複雜的交換網絡(networkofexchange),所有的網絡均可由人們衡量報酬和成本的方式來了解。交換理論與功利主義思想有關。功利主義的要素是個人在行為選擇時,合理地考慮報酬與花費之間的關係。人們選擇行動是依據他們所可以得到的最大報酬。功利主義的哲學觀點對社會科學中的交換理論的影響很大。交換理論的中心思想是動機(motivation),而動機的產生是由於利己主義,動機的焦點是驅使人們去行動。交換理論是從功利主義的想法出發:其是從假定在個人的私利的基礎上,得到啟示的。交換理論通常解釋存在很久的社會團體,如家庭:家庭對其成員們有著他們自身私利的吸引力。個人進到團體中,是為了他們最大的利益,所以家庭團體觀念形成的2根據通常是成員個人的報酬。二、知識傳統功利主義的思想指幾種不盡相同的理論,如倫理的功利主義(Epicureans和以後的JeremyBentham、JohnStuartMill)、心理上的快樂主義及理想的功利主義(如G.E.Moore)等。但我們直接把注意力放在社會科學(特別是在家庭領域的研究)中的功利主義的思想形式上,。當前的社會科學中的功利主義的觀察研究,有許多微觀的經濟層面、社會心理層面、組織社會學層面,也有宏觀的結構方面,此處只針對功利主義所提及的交換理論所作的家庭研究來探討。IvanNye則是當代最早提出用交換理論來研究家庭的學者。三、焦點與領域假定1.個人是真實的這個假定指涉方法學上的個人主義(methodologicalindividualism),它假定個人的行動包含了群體的現象、社會結構和文化規範。因此了解個人的行動,就可以了解宏觀的社會現象,在交換理論的觀點中,家庭就是個人的集合。2.預測和了解來自對個人行動者動機的了解我們要了解個人在選擇時,內在的動機是如何約束行為的選擇,而非外在力量的壓迫。3.是自利性在鼓動行動者用行動者的動機來說明行為,許多理論學家假定動機是多面向的,或不是有意識的,或者就如同Freud所提出,是基於內在的驅力。但微觀的功利主義通常包含如下假定:個人是單線地受到自利的鼓動。Nye這位家庭交換理論學者,是用個人的自利來解釋集體的利益和利他主義。所以,雖然自利不必然是所有功利主義想法的保證書,但它是交換和選擇的理論的基本假定。4.行動者是理性的人們有能力去估算損失與報酬之間的比率。這個觀念的發展是從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哲學家開始的,啟蒙的特徵是人們有推理能力的自信心。但注意不可以混淆理性與合理化,合理化是指行動者在行為發生後,所找到的外顯的合理的理由。四、概念1.報酬與成本報酬是可察覺到對行動者有利的任何東西。成本這個概念的形成是與報酬相反的。微觀的經濟學的焦點是在經濟面上的報酬和成本。交換和選擇理論的觀點是讓報酬和成本在一個較為寬廣的價值系3統使其公式化,然後再使用在經濟面上。2.利潤或最大效益利潤被定義為做任何決定後報酬對成本之比。行動者依據這個比率來決定行為,以得到最多的報酬或是最少的成本。3.對照標準(CL)和替代項的對照標準(CL+)在複雜的情況下,行動者對可獲得的利益的衡量可以分成二種對照水準。第一種是對照(CL)別人在你的位子上會有什麼,而你比他們又如何;第二種對照(CL+)是比較不在那個位子上的情形,你比起別人來是如何。4.合理性合理性是計算報酬與成本比率時必要的基本假定。要了解行動者選擇是否合理,必須了解對個人而言的報酬和成本,並且我們必須知道每個報酬和每個成本的相對加權值。5.交換與公平性在不受拘束的環境中合理地衡量成本與報酬,在現實裡是很少發生的。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系統的特徵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有些我們渴望得到的報酬是會和其他的東西一起出現,或許我們必須用我們所擁有的較低價值的東西來交換較高價值的東西。多數情形下,利潤最大化會鼓勵與他人交換。社會關係之所以能維持長久,部分就是因為它能提供利潤。在幾個交換的觀點中,公平是維持社會關係與團體的中心原則。6.報酬的一般性來源假如交換理論要適用於團體、大量的成員與家庭,則特殊社會系統中的行動者的一般性報酬與成本概念是必要的。報酬與成本的一般來源概念使我們能夠就重要性、成本與報酬計算出一般性決算,並建立一般性的選擇,而可以使社會系統中的行動者得到最大的利潤。五、命題1.某種情境中的行動者會選擇可以獲得最大利益的任何行為。這是交換理論最簡單也是最有力的主張,行動者選擇的行動方向是可以獲得相對於成本的最大報酬的方向。2.如果所處情境中沒有任何報酬,則行動者將尋找最小的成本(最小成本原則)。這是暗示在交換理論中,報酬和成本是可以互相替換的概念,來自於估算利益。所以主張最大的報酬和最小的成本。Nye的二個一般性的主張:3.當立即的利益相等時,行動者的選擇會依據在長時間中提供最大利益的選項;44.當長期的利益相等時,行動者的選擇會依據在短時間中提供最大利益的選項。六、理論分支分類的基礎是微觀社會學或宏觀社會學。微觀社會學理論的分析是假定個人為行動的單位;宏觀社會學理論的分析單位是社會群體或制度。1.微觀的交換理論研究的焦點在個人的選擇和下決心的過程。2.宏觀的交換理論研究的焦點在於團體和組織。從微觀的交換到宏觀的交換觀點,我們可以得到幾個概念。第一,多數宏觀交換理論的學者定義二個交換的類型:受限制的交換和一般化的交換。七、經驗的應用在這個部份中,作者在家庭研究中的二個研究領域應用了交換理論:離婚與性關係。1.離婚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離婚在北美的增加情況是引人注意的。再過去二十年來可以看到緩慢但穩定的離婚率,但離婚的危機是估計高達每二個婚姻就有一個離婚。交換理論的出現給予了較多的可能解釋離婚方法。簡而言之,根據交換理論每個配偶都會根據二個對照標準來分析自己的婚姻。第一個對照標準,配偶和其他利益比較婚姻的關係。第二個對照標準,配偶計算婚姻的報酬和損失利益之間的關聯和其他可能。2.性行為上的性別差異Nye假定性行為的利益,男性高於女性。第一,Nye爭論所有文化的女性都肩負著照顧孩子的責任。懷孕對女性而言損失高於男性。第二差異,男性比女性在性行為時,較可能得到興奮,而女性則較可能在性關係中得到挫折的經驗。八、介入的意含交換理論對於家庭的政策、對待與介入,有許多的暗示。如:介入和預防婚姻和親子互動。九、批評與討論這個部分的焦點是放在微觀交換理論的觀點。我們認為批評較適合於一些微觀社會學的分支。微觀社會學的交換理論的基礎是方法學的個人主義,假定個人是用來了解家庭的適當的研究單位。例子:在房子失火後的母親奮不顧身地跑進火場中,可以發現人們不僅僅受到合理性選擇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情緒的影響。爭議:人們的行5動不完全是合理性的,還有情緒因素。十、結論儘管有批評,功利主義或是交換理論是一個應用於家庭研究中最流行的社會科學理論。之所以會流行的理由是,交換理論有廣泛的適用領域。報酬、成本和利潤的概念是十分抽象而沒有實質特定內容的,研究者可以從任何脈絡中去填充內容。假定理性的行動者計算利潤,可能有問題。而此一理論也不能說明如何與為何制度性的、規範性的限制會影響選擇。十一、可引伸的議題1.母親跑回失火的房子搶救幼兒,這是否是理性的選擇?什麼樣的情緒變項(如罪惡感)該加進來?2.理性的行動者與非理性的行動者間的分界線在哪?3.在當代社會中,我們的選擇如何被限制或放鬆?6貳、符號互動論(TheSymbolicInteractionism)一、概說雖然同處一個家庭中,每個人對事件的看法仍會有差異。當代的社會學家從事相關的家庭研究時,大多比較關心人們的行動,以及彼此是以什麼做為溝通的橋樑。舉例來說,對於“吵架”的界定,每個家庭成員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所反映出的行動也不同。也就是說,他們的行動是基於本身對事件的詮釋後所做的反應。不同於其它家庭理論,符號互動論比較注意行動者對事件與事物的詮釋。此理論主張社會行動和互動是行動者將意義加諸事物和社會行動之上的產物。它可以發現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普遍使用的符號標記其背後的意義。而有助於家庭成員互動的研究以及社會化過程的討論。因此,符號互動論在家庭社會學中是個很重要的理論。在符號互動論者看來,意義是從社會互動的過程中產生,而不是存在於客體之中。他們所強調的是,人類行動具有主動性、詮釋性和建構性的能力,這和功能論(functionalism)等學派所主張的社會結構的決定性影響是相反的。社會科學家認為認為文化將普遍分享的符號(signs)與象徵(symbols)組織起來,也就是符號的意義是建築在文化上的。如果以問卷方式研究文化中符號與象徵的意義,則會忽略行動者是如何瞭解符號的意義並做出什麼回應,也很難知道什麼樣的情境刺激下,行動會做何回應。因此,研究者必須將行動者所詮釋的意義與當時情境聯合在一起,才可以發現社會行動的文化意義。也因此,符號互動論提供了另一個替代問卷調查與標準化變數的傳統社會研究法,而偏好在自然背景中對行動者進行參與觀察和深入訪談,以取得研究資料。二、知識傳統符號互動論擁有豐富和複雜的歷史。它誕生於50年代的芝加哥大學。Schütz的現象學、Goffman的劇場模型、Garfinkel的俗民方法論、Sacks的會話分析以及Cicourel的認知社會學,都和符號互動論的分析架構有關。(一)芝加哥傳統GeorgeHerbertMead的社會學研究被歸類為符號互動論。他受哲學學派Dewey及Cooley的影響,因此他的社會學與心理學都強調社會行動者(socialactors)的意識心理、自我意識,以及自我節制。在米德看來,自我(self)是從社會互動中產生的,人類在互動中「扮演他人角色」(takingtheroleoftheother),把真7實的其他人和想像的其他人的態度都轉化為自己的。他運用Cooley的鏡中之我(looking-glassself)這個概念,提出一種假設,認為「主我」(I)和「客我」(Me)之間不斷的交相影響。以及另一概念「概化他人」(generalizedother)的看法,通過想像中的排練(imaginativerehearsal),把社會群體的價值觀內化。由於不斷將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反映在自己身上,我們逐漸勝任生產與表現社會象徵。米德認為人的本質是演化過程的一個面向,其重要意義是促使人類的活動擺脫自然決定的影響。米德論述代表了芝加哥學派的縮影。Blumer接續米德的研究,並擴充及深化他的社會學理論,在1973年提出「符號互動論」一詞。他以三個論點概括了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