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八年级上册21《孟子》二章•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与《庄子》是文学性最强的。因为孟轲的为人,本不像孔子那样深沉庄重,而是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反映在文章里,就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行文坦露,喜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迭迭的排比句式,这样就形成了《孟子》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作品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作者简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五十步笑百步。尽信书不如无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名言名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坚信人性本善•后天教育至关重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为真正的大丈夫•《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对于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的美感,喜欢在说理中包蕴个人感情的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试看韩愈的文章,雄肆而严整,喜用排比、博喻,与孟文关系最大。本文选自《孟子译注》。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战斗的一生,当时的社会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写作背景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思想界拨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练出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富贵不能淫公孙衍()丈夫之冠()妾妇之道()不能淫()贫贱()yǎn字词注音ɡuànqièyínjiàn往之女家()戒之曰()通“汝”,你通假字通“诫”,告诫•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字词释义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富贵不能淫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居住。住所。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得,实现。得志:得,实现。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循。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威武:威胁暴力。贫贱不能移: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操守。形容意志坚定。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其意志屈服。意思是: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古今异义安居而天下熄()与民由之()古义:安静,平静;今义:定居。古义:太平;今义:熄灭古义:遵循;今义:介词,从文言小结词类活用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名词用作动词,行加冠之礼。使动用法,使……惑乱,使……改变,使……屈服。一词多义之丈夫之冠也()往送之门()妾妇之道也()与民由之()此之谓大丈夫()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动词,到结构助词,的代词,指正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戒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动词,告诫形容词,谨慎文言句式判断句:妾妇之道也(“也”表判断)此之谓大丈夫(“谓”表判断)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合作探究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板书设计富贵不能淫论点:此之谓大丈夫(不淫,不移,不屈)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论据:学礼、居·立·行类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从对大丈夫的错误看法批驳开始,阐述了做到“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而提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课文小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畎亩()傅说()曾益()胶鬲()法家拂士()quǎn字词注音yuèzēnɡɡébì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增”,增加通假字通“横”,梗塞、不顺通“弼”,辅佐舜发于畎亩之中字词释义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夯实。筑,捣土用的杵。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管仲(字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士,狱官。举于士,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市,集市。百里奚举于市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人物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责任,使命。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使动用法,使……痛苦。思想意志。使……劳累。使……饥饿。财资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身处贫困之苦。违背。拂,违背。乱,扰乱。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动,使……惊动;忍,使……坚韧。增加。曾,同“增”。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以“天将降大任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常常犯错误。困惑。通“横”,梗塞,不顺。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征,表现。色,脸色。流露在言谈中。发,显露、流露。了解,知晓。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指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指在国外。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古今异义舜发于畎亩之中()举于版筑之间()举于士()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古义:狱官;今义:士兵文言小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征于色()而后喻()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古义:明白;今义:比喻词类活用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痛苦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劳累形容词用作动词,使……饥饿空乏其身人恒过然后能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形容词用作动词,使……贫困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动词用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一词多义发发于畎亩()发于声()动词,兴起,指被任用动词,显露、流露于舜发于畎亩之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介词,从介词,给介词,在以以天下之所顺()所以动心忍性()介词,凭借介词,凭借而而后作()而死于安乐()承接连词并列连词文言句式被动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发”“举”在这里都有被动的意思,被任用、被选拔。)倒装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于……之间”介词结构后置)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思路和方法)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