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内部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轮政治史专题复习(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历史课标高考重点:高考难点:①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②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郡县制)③隋唐的三省六部制④元朝的行省制⑤清朝军机处设立①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关系、内服与外服制度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③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④比较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政治制度不同特征⑤准确概括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核心是什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含义:1.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2.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全部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高原则是皇权至上。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二者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2.政治上:剥夺地方人事权,官吏自帝出。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相权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秦汉的三公制度·隋唐的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宋朝削弱宰相实权·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明成祖设内阁·清朝又设军机处1.目的:2.对象:3.内容:3.作用:同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古方国巩固西周统治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诸侯继续分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考点1:分封制①实质:②最大特点和核心:③内容:④作用:⑤工具: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礼乐制度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制度考点2:宗法制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明确大宗、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考点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与的结合;②以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神权王权血缘关系高度集中1.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等职官。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2.郡县制与分封制最主要区别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不得世袭。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结构: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4.秦朝中央官制特点: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5.秦创皇帝制:皇权至上考点4: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郡守(最高长官)郡丞(行政、刑狱)郡尉(军事、治安)郡、县机构秦代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县县令(最高长官)县丞(行政、刑狱)县尉(军事、治安)乡三老(教化)啬夫(听讼、赋税)激徼(贼盗)有秩里(里典)皇帝九卿左、右丞相“百官之首”百官之首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副丞相)律令图籍监察百官(位低权重)太尉军务(虚有其位)三公九卿制度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互相配合,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里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中央郡县乡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王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阳陵虎符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皇帝制度的确立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演化进程考点5:专制主义政体的演进与强化①皇权与相权②地方建制③选官制度3.监察体制秦:御史大夫→两汉:设刺史→宋:设通判4.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反映了明朝皇权不断加强5.清朝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权力空前加强(最初目的是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皇权与相权秦始皇汉武帝隋唐宋明清创皇帝制外朝三省六部制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废丞相军机处丞相权力大内朝三省长官都是丞相权分六部削弱丞相的外朝权力分散丞相权力分割相权内阁形成皇权达到顶峰①皇权与相权秦东汉唐朝宋元朝明朝清●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A.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行政体系。B.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C.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D.地方权力分散。E.中央控制地方官任免、监督、考核。●弊端:A.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人浮于事,效率低下B.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②地方建制郡县制州郡县道州县路州县行省制度废行省,设三司省道府县③选官制度选官制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演变的历程:秦朝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时期皇权空前强化◆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①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缓和,元明清三代再没有出现过大分裂)③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文字狱是典型表现)1.积极: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2.消极:①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十几年后土崩瓦解。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高考回眸】【例1】(1996年全国卷)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例2】(2000年上海卷)秦朝时期,郡的监御史主要负责A.收取赋税B.征发兵役C.管理军事D.监察郡守(D)(D)【例3】(2004年全国文综卷)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例4】(2000年全国卷)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割据政权C.防御辽兵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B)(A)【高考回眸】【例5】(2002年上海卷)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例6】(2005天津文综卷)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D)(C)【高考回眸】【例7】(2005年上海历史卷)明太祖与窦章: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问题:(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3)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高考回眸】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殿阁大学士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