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我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背景主观条件:当时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客观条件: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实行计划经济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财力、物力,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利弊物品数量变化物品数量变化石油由20万吨增至10595万吨棉布由25.2亿米增至134.7亿米煤炭由4292万吨增至6.2亿吨自行车由2.1万辆增至1302万辆钢铁由97.8万吨增至3802万吨汽车由0增至22.2万辆发电量有45.5亿度增至3006亿度拖拉机由0增至9.8万台水泥由141万吨增至7986万吨手扶拖拉机由0增至21.8万台化肥由7万吨增至1232万吨铁路机车由0增至512台机床由0.16万台增至13.4万台化纤由0增至45万吨棉纱由32.7万吨增至293万吨1950年至1980年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变化计划经济体制的利弊1950年至1980年主要农业产品的产量变化相邻却不相往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①集中力量办大事②进行经济预测,制定发展战略③规划总量、重大结构、生产力布局④协调发展⑤集中力量工业建设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一幅农村生产时的景象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三)党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的探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反思。★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纠正“大跃进”中的错误时,指出:我国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改革开放之前,不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框架的根本原因★将计划和市场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左”的思想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长期理论探索的重大突破。(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时,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十二大予以肯定。2、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3、党的十三大,提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经济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4、1992年南方讲话5、党的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成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力量。市场经济三大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市场经济三大弊端:盲目性、时滞性、浪费性(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3.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第一阶段(1978-1983年):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的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第二阶段(1984-1987年):在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1987-1992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92-2003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问题: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的主要难题有哪些?问题一:国企问题步鑫生神话的破灭1983年步鑫生事迹成为全国典型,“步鑫生神话”轰动全国。1980年步鑫生出任浙江省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带领小厂打破“大锅饭”,进行全面改革,企业飞速发展,一年后成为全省行业领头羊。此后由于一系列决策失误,1988年海盐衬衫总厂资不抵债,步鑫生被免职。市场化企业的成长,必须建立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否则,即便是一个天才型的企业家仍然难有作为。问题:分配难题储时健事件的启示平均算来,云南红塔每给国家创造14万元利税,储时健自己只拿到1元钱的回报。1990年这位全国优秀企业家月收入有480多元,加上一些奖项,总共可达到1000元。1997年储时健因贪污700万元被判无期徒刑。问题三:改革成本谁来买单?问题四:市场体系如何建设?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信息技术市场问题五:政府如何管理经济?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特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性调节作用,更好发挥两种手段的长处.错误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区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分别从2002年度的第70位、第69位和第230位提升到第23位、第39位和第202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3家建筑企业第一次进入500强。到2006年底,中央企业已拥有有效专利38084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1249项,占总量的29.5%;2006年,中央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4项,占全部奖项的近1/3,其中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中央企业获得。案例镜头一:凤凰涅槃2006年,中央企业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有21家,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有13家,分别比2003年增加12家和7家。有13家中央企业进入2006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比2003年增加7家。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竞争性制造业企业,连续三年进入世界500强,排名从2004年的第372位提升到第296位。镜头二:收入今非昔比了1978年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644元和506元,2000年两者分别上升为9552和6262元,分别增长了13.8倍和11.3倍。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6名学生,其中博士生2人,硕士生1人,本科生3人,参与研制的中文语言合成技术,可与IBM国际语音识别技术媲美或互补,由此诞生了我国首台“能听会说”汉语的电脑。他们得到了总计668.85万元的技术股权奖励。总结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手段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属于社会经济制度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上具有自身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