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变态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AbnormalPsychology》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2016-2017第一学期适用专业: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一、课程性质及其定位变态心理学是研究病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医学心理学分支,又称病理心理学,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预防变态心理的产生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另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干预各种心理危机,这对于预防对紧张刺激产生不良适应甚至引起自杀,以及预防婚姻和家庭的破裂,减少心理社会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二、教学目标及要求(一)教学目标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地掌握区分变态心理的技能,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能够诚信、遵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职业道德,努力做一个思想端正、技能过硬的学生。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变态心理的基本原理,掌握身心疾病、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特征的心理障碍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初步了解相应的治疗策略与方法。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熟悉变态心理的基本研究技术,能对心理变态人群开展心理诊断、矫治及咨询活动,掌握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掌握变态心理咨询与治疗及诊断的方法与途径。(二)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的结果是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以及心因性疾病等障碍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并初步了解相应的治疗方法。三、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1、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本节内容包含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发展沿革、变态心理的特征、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以及学习变态心理学的意义。2、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包括古代的超自然与自然主义、中世纪的残害时期、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科学至上与人道主义、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建立以及中国变态心理学思想。3、变态心理学的相关学科变态心理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行为医学、精神病学。第二章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含遗传、脑结构、躯体疾病、神经生化、化学物质以及性别与年龄因素。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包含个性特点、认知因素、应对方式、社会支持。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含生活事件、日常困扰、工作应激、环境应激、文化应激、社会剥夺。4、病因的相互作用病因的相互作用包括病因的分类、病因的相互作用、综合研究。第三章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1、生物学模型生物学模型包含模型理论概述、理论解释、治疗以及评价。2、心理动力学模型心理动力学模型包含模型理论概述、理论解释、治疗以及评价。3、行为模型行为模型包含模型理论概述、理论解释、治疗以及评价。4、认知模型认知模型包含模型理论概述、理论解释、治疗以及评价。5、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模型人本主义-存在模型包含模型理论概述、询者中心理论、存在主义理论、格式塔理论。6、社会文化模型社会文化模型包含模型理论概述、理论解释、治疗以及评价。7、家庭模型家庭模型包含模型理论概述、理论解释、治疗以及评价。8、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包含模型理论概述、理论解释、治疗以及评价。第四章变态心理的分类与诊断1、概述概述部分包含变态心理的分类与诊断的基本概念、分类原则、分类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2、主要分类系统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分类系统包括ICD-10、CCMD-3与DSM-Ⅳ。3、变态心理诊断变态心理诊断包含诊断原则、诊断思维、诊断标准、焦点问题。4、变态心理评估变态心理评估包含临床访谈与观察、结构化临床访谈、标准化量表、客观生物学标记。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步骤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包括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对象和变量、选择研究方法、假设检验、结果解释和推论、发表论文和报告。2、观察法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案例研究和评价。3、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包括现况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评价4、相关研究相关研究包括简单相关、复相关及评价5、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包括临床实验、模型研究及评价6、单被试研究单被试研究包括ABAB研究设计、多基线研究设计及评价7、研究与伦理研究与伦理包括知情同意、资料保密、欺骗与解释、报告结果、数据处理。第六章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1、概述概述部分包含精神病性症状在诊断中的重要性、精神症状的识别与特点、精神症状的归类分析。2、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包括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3、情感障碍情感障碍包括以情感程度改变为主、以情感性质改变为主、以情感稳定性改变为主。4、意志与行为障碍包含意志障碍和动作行为障碍。5、意识障碍包含环境意识障碍、自我意识障碍和定向障碍6、综合征阅读材料第七章应激相关障碍1、概述应激障碍的概念、应激相关障碍的分类、发病机制—心理应激学说2、急性应激障碍概念、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3、创伤后应激障碍概念、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4、适应障碍概念、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第八章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1、概述神经症的概念、神经症的发生机制、神经症的特征、神经症的诊断2、癔症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3、恐惧症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4、焦虑症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5、强迫症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6、神经衰弱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7、躯体形式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第九章心境障碍1、概述概念、流行病学2、心境障碍的类型与表现躁狂症、抑郁症、双向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3、心境障碍的原因生物学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学解释、综合模型4、心境障碍的防治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其它治疗、维持治疗与预防复发第十章自杀与自伤1、概述自杀的概念、自杀学专用术语、自杀的经典分类、自杀学相关理论2、自杀的流行病学自杀率、流行病学特征3、自杀的原因和机制生物学研究、心理学与行为学因素、社会学研究、其它因素、自杀的应激素质模型4、自杀的预测和防治蓄意自伤的概念、流行病学、蓄意自伤的原因与机制、蓄意自伤的治疗5、自杀危险的识别与防治自杀危险的识别、自杀的防治、危机干预第十一章进食障碍1、进食障碍及其类型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其它2、进食障碍的理论解释社会文化研究、情绪级认知因素、心理动力学观点、生物学研究、人格与家庭因素、儿童性虐待因素3、诊断与治疗原则DSM-Ⅳ进食障碍的诊断、进食障碍的治疗、进食障碍的预防第十二章睡眠障碍1、睡眠概述正常睡眠、睡眠的意义、睡眠的理论、睡眠质量评价2、睡眠障碍的分类DCSAD分类、ICSD分类、DSM-Ⅳ、ICD-10和CCMD-3的分类3、睡眠障碍的理论解释生物学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与环境因素、其它因素4、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觉醒障碍5、失眠症的防治第十三章人格障碍1、概述人格障碍的由来、人格障碍的概念、人格障碍的原因2、人格障碍的分类与表现界定性分类、维度型分类、维度-界定型分类、临床类型3、人格障碍的理论解释精神分析理论、行为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神经生物学理论4、人格障碍的诊断评估人格障碍的评估、人格障碍的诊断5、治疗要点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其它治疗第十四章性心理障碍与性功能障碍1、概述性障碍的概念、性障碍的判别标准2、性身份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3、性偏好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4、性指向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5、性胁迫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分类、防治要点6、性成瘾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7、性功能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第十五章物质滥用与依赖1、概述基本概念、依赖性物质的分类2、物质滥用的危害躯体方面、心理方面、社会功能方面3、物质滥用的理论解释生物学解释、心理学解释、社会学解释、家庭理论解释4、常见的物质滥用与依赖烟草滥用与依赖、酒滥用与依赖、阿片类药物滥用与依赖、苯丙胺滥用与依赖第十六章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1、概述精神病、精神病性症状2、精神分裂症概述、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3、偏执性精神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4、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5、感应性精神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第十七章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1、概述儿童青少年时期心理障碍的特点、儿童青少年时期心理障碍的原因、儿童青少年时期心理障碍的分类。2、精神发育迟滞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防治要点3、学习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4、儿童多动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诊断评估、防治要点5、品行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防治要点6、儿童孤独症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防治要点7、抽动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防治要点8、排泄障碍概述、临床表现、理论解释、防治要点第十八章相关的行业、法律和伦理问题1、心理健康行业与道德问题从业者的能力、保密原则、双重关系、时间设置、多元文化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伦理问题2、患者/来访者的权利知情同意、接受治疗的权利、拒绝治疗的权利3、心理障碍与法律相关问题司法精神病学概述、刑事责任能力与心理障碍、民事行为能力与心理障碍、其它有关的法律能力。四、重点章节第二章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第四章变态心理分类、诊断与评估第六章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第七章应激相关障碍第八章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第九章心境障碍第十章自杀与蓄意自伤第十三章人格障碍第十六章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五、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本课程教学重点是变态心理学基础理论、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变态心理分类、诊断与评估、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以及常见的精神障碍类型。如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与防治(二)教学难点难点章节是第四章变态心理的分类、诊断与评估;第六章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以及对各类精神障碍并发症或相似症状病例的诊断治疗。六、课时分配《变态心理学》教学时数分配表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实践指导自学小计1绪论22PPT、视频2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22PPT、视频3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22PPT、视频4变态心理的分类、诊断与评估22PPT、视频5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12PPT、视频6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22PPT、视频7应激相关障碍22PPT、视频8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22PPT、视频9心境障碍11PPT、视频10自杀与蓄意自伤112PPT、视频11进食障碍11PPT、视频12睡眠障碍112PPT、视频13人格障碍22PPT、视频14性障碍22PPT、视频15物质滥用与依赖11PPT、视频16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22PPT、视频17常见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22PPT、视频18相关的行业、法律和伦理问题11PPT、视频合计254332七、参考书目1、刘毅.变态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2、王玲著.变态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刘新民,李建明.变态心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4、汤震宇,邱鹤飞,杨茜.变态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5、(美)苏珊.霍克西玛著,刘川等译.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