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拍卖的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拍卖的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一、基本要求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拍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博弈论和信息论、拍卖的经济学分类。理解:威廉•维克里对拍卖理论的贡献;拍卖产生发展的原因及经济条件;拍卖的经济功能。二、考试内容拍卖理论产生的背景;拍卖理论的发展趋势;威廉•维克里对拍卖理论的贡献;拍卖理论对经济学的影响;拍卖理论的应用价值;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假设;博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不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拍卖的经济学含义和分类;拍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经济条件;拍卖与招标的区别和联系;拍卖的经济功能。1、拍卖理论产生的背景:(1)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价格发现机制之一,拍卖进入经济学文献的时间却相当晚,对拍卖最早的两篇开创性论文分别发表于1956年和1961年。在此之前,研究拍卖问题的经济理论文献几乎是空白,而此后近20年里拍卖理论的进展也相当缓慢。在很长的时间里,拍卖理论一直被视为与经济理论主体迥异的专业化领域,它似乎只是管理科学家与运筹学家的属地,因而不为主流经济学家所承认。(2)突破性的进展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博弈理论研究者意识到拍卖是一种简单而又具有完备定义的信息不对称经济环境,它是分析经济主体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一个颇有价值的实例,其经济研究前景也非常诱人。与此同时,实验经济学者对于可控拍卖实验的兴趣不断高涨。在这一背景下,拍卖理论逐渐被主流经济学家所接纳,并大量运用博弈论、实验以及经验检验作为研究工具。(3)一般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威廉·维克里在1961年发表的《反投机、拍卖与竞争性密封投标》一文开创了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拍卖行为的先河。而以史密斯(Smith)为代表的一批实验经济学家对拍卖问题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实验研究,近一步推动了拍卖理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对拍卖问题开始从理论到实验研究上全面展开。(4)近10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关于拍卖问题的研究文献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拍卖理论也已经作为一个专门体系进入中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领域。2、拍卖理论的发展趋势:(1)自威廉·维克里以后,人们对拍卖理论的研究都是从信息不对称这一出发点展开的,这种研究起点本身就限制了拍卖理论的发展,拍卖理论陷入了一味追求收入最大机制的误区。基于买方的研究还很不深入。从决策科学的角度看,拍卖中的博弈双方都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决策过程,双方的交易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交易行为的多样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是决策问题的出发点,也是难点所在。从应用的角度看,现在的研究大多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完成的,但拍卖理论模型本身又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支持。这就使得拍卖理论中的大多数结论是预测性的,和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2)拍卖理论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近几年来,博弈理论工具成为拍卖理论发展的利剑。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方法来设计最优拍卖机制。然而,博弈论分析的主要是对称性均衡,而现实中拍卖显然是非对称性的。如何把拍卖问题融合到一般性均衡问题,使博弈理论工具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用武之地,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3)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属性网上拍卖还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该领域当中,如何能够设计一个简单、有效的最优拍卖模型,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基于供应链的网上拍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也就成为研究热点。(4)尽管拍卖理论在很多地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在短短半个世纪中取得的成绩仍然足以使它成为经济学一个重要的理论方向。3、威廉•维克里对拍卖理论的贡献:(1)维克里于1961年发表的《反投机、拍卖与竞争性密封投标》一文堪称拍卖理论的开山之作,首次运用博弈论处理拍卖问题并取得了巨大进展,极富预见性地提出了拍卖理论中的多数关键问题,从而引导了该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2)维克里把国际上通行的拍卖方式分为四个类型:英格兰式拍卖、荷兰式拍卖、第一价格拍卖和第二价格拍卖,并重点研究了第二价格拍卖。第二价格拍卖最显著的特征是每个竞买人的占优战略都是按其真实支付意愿出价,即“说真话”,这种拍卖机制显然是激励相容的。由于拍卖品最终归于支付意愿最高的竞买人,它也是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配置机制。(3)维克里详细分析对比了四种拍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收益等价定理”,认为四种标准拍卖机制给拍卖人带来的平均收入相等,该定理是整个拍卖理论研究的起点。(4)维克里将单个物品的拍卖推广到多个相同物品的拍卖,在1962年的《拍卖与竞价博弈》一文中,再次运用博弈理论详细分析了三种同步密封的多物品拍卖机制的绩效。(5)20世纪70年代后,一批中青年经济学家继承了维克里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利用高深的数学工具将拍卖理论研究不断引向深入,维克里成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这是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个重要原因。4、拍卖理论对经济学的影响:(1)拍卖有着简洁并且定义完善的经济环境,因此为博弈论,尤其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验平台。(2)拍卖理论构成了很多理论研究的基础,其发展也广泛涉及到了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以及机制设计等新兴领域。(3)拍卖理论已成为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及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一。(4)自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维克里1961年发表的《反投机、拍卖与竞争性密封投标》这篇开创性论文问世以来,拍卖经济理论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应用性前沿领域,并极大地推动了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经济理论的发展。(5)随着拍卖实践在中国市场经济各个领域中、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内以及两个部门之间的运用范围和规模的快速拓展,拍卖理论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越来越大。5、拍卖理论的应用价值:资源配置无疑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否存在一种能够保障有效率地分配稀缺资源的机制,使得那些给出最高评价的人来拥有这些资源,是经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会有更多的商品和资源需要采用拍卖的方式进行配置,拍卖作为一种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显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优越性,因此加强拍卖理论的研究,根据现实情况的不同,构建更加有效率的拍卖方式,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也同样是有益的。拍卖可以视为是一种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资源配置的机制,而不完全信息是现实生活的常态,所以可以模型化成拍卖的现实问题有很多,因此拍卖理论研究的深入可以将经济分析应用到原来经济学无法涉足的领域或增强对原有问题的认识。6、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假设:传统经济学是以价格制度为研究对象的,其理论建立在五大前提假设基础上。(1)理性人假定,即人都是理性的。(2)完备信息假定,即人们对于市场具有完备信息。(3)同质假定,即市场上的行为主体、市场行为对象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4)所有资源完全自由流动,“自由”意味着买卖完全自愿,要素流动不受政治约束、地理阻隔等因素的限制。(5)成本收益的对等性假定,即在市场中,任何行为的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都是对等的。7、博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博弈的基本概念:“博弈”是由英文“game”翻译而来,game本意是“游戏”。罗伯特·奥曼教授定义是:所谓博弈,就是策略性的互动决策。任何博弈至少应该包括三个要素:一组局中人、局中人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局中人可能得到的赢利。学者谢识予定义是: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包括七个要素: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支付(效用)、结果和均衡。①参与人。参与人指一个博弈中决策主体,每一个参与者的目标都是通过选择行动以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效用。②行动。指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一时点的决策变量。参与人的行动可能是离散的,也可能是连续的。与行动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行动顺序”,对博弈的结果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在双方的博弈中由于行动的顺序不同,博弈的结果就不同。③信息。信息主要指参与人有关博弈的知识,特别是有关“自然”的选择,其他参与人的特征与行动的知识,这些信息对参与人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④战略。博弈中的战略指参与人在既定信息集的环境下的行动规则,它规定了参与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什么行动。战略和行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联系又有区别,战略是行动的规则而不是行动本身。⑤支付。指在一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人得到的确定效用水平,或者是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支付才是博弈参与人真正关心的问题。“支付”既被用作指实际支付,也被用作指期望支付。⑥结果。所谓结果是指在博弈结束后,博弈分析者从行动、支付和其他变量的取值中,所挑选出来的对其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⑦均衡。指博弈中的几个参与人每人选取的最佳策略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其中,参与人、战略和支付是指描述一个博弈需要的最少的要素,行动和信息是建筑材料,参与人、行动和结果统称为博弈的规则,博弈分析的目标是利用博弈规则预测均衡。(2)博弈的分类:博弈分类,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即参与人的行动顺序及参与人的相关知识。①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按照参与人的先后顺序,将博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弈(static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game)。静态博弈指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者虽然不是同时行动,但后行动者不知道前面行动者采取的具体行动是什么;动态博弈指的是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②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依据博弈的一方(参与人)对另一方(或其他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及支付函数的知识的多少,将博弈可以划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指的是博弈的每一个参与人对其他所有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及支付函数都有准确的知识(即信息),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将上述两种博弈划分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四种不同类型的博弈,即: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这四种不同类型的博弈,就基本上构成了博弈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他们分别对应四个均衡概念,即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8、不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1)威廉•维克里:首次解释了荷兰式拍卖与第一价格拍卖是同构的,首次研究了密封投标拍卖问题,分析了拍卖中的共谋现象,指出在英格兰式拍卖中容易产生买者共谋现象,而在密封投标拍卖中,拍卖商与竞买者以及拍卖商之间具有共谋的可能。(2)詹姆斯•米尔利斯:他在理论应用和模型化方面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第一,创立了委托人——代理人的模型化方法,并推导出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的一个基本结论,即个人努力程度与风险高度相关,从而解释了风险分担的必要性。第二,探讨了政府在不充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设计最优化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他发现,如果政府充分了解纳税人的能力差别,那么根据个人能力征收所得税是公平而有效率的,但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这种税制则会影响高能力者的努力程度,降低税率,因而最高收入的边际税率应该为零。这一结论后来发展成为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定理:必须让拥有私人信息者享有信息租金,否则就会导致逆向选择,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第三,通过对社会福利函数的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由于政府缺乏企业和家庭的充分信息,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是不现实的。(3)乔治•阿克尔洛夫:对市场的不对称信息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引入信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著名模型是“柠檬市场”,用来描述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时,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产品,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持续下降的情形。(4)迈克尔•史宾斯:第一个提出信号传递模型,对于信息经济学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5)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的理论创新在于提出了现代经济学最优理论的非均衡量。9、拍卖的经济学含义和分类:(1)拍卖的经济学含义:经济学是侧重从市场和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拍卖的,拍卖是一个集体(拍卖群体)决定价格及其分配的过程。经济学将拍卖放到了整个大市场中,把它归纳为一种以价格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