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保护技术学王运彬wwyxby@163.com课程名称档案保护(技术)学图书保护(技术)学文献保护(技术)学图书、声像、档案保护技术(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电子文件(文献)保护参考书目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人大版)郭莉珠档案保护技术学(高教版)金波文献遗产保护(高教版)刘家真拯救数字信息(科学出版社)刘家真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武大版)周耀林课程大纲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文献保护技术学基础知识第三章纸质文献保护技术第四章胶片、照片文献的保护第五章磁性载体文献的保护第六章电子文献的保护第一章概述1.1文献、文献遗产与信息质量1.2文献载体的变质1.3保护文献的策略与方法1.4文献保护技术学的基本内容1.1文献、文献遗产与信息质量档案图书文献文献遗产……历史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社会价值……大家觉得除了上述四个概念,我们图档这样一个学科,还应该保护哪些?你身边有这样一些价值的东西吗?如何保护的呢?1.1.1文献与信息正:文献的本质是传播信息,文献的生命力在于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反:一旦文献在保存或流通环节不再能够传递信息或传递的信息不能被人接受与理解,文献的价值就会随之丧失,文献的生命力也就到此结束了。有同学站在反面的反面,进行质疑?What?Use?What?Use?1.1.1文献与信息文献的构成信息的接受相关知识链接一、信息传递媒介的三次革命下列媒介中,能称之为革命性的是?相关知识链接以中国古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信息媒介演进的第一阶段;以近现代的电报、电话、传真、广播、电视及机器印刷的出现为第二阶段;以当代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讯的实际应用为第三阶段。一、如何划分成三次革命?相关知识链接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到的各种声音都是随着时间连续变化的,我们称这类信息为模拟信号。以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负载数字信息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二、模拟记录与数字记录相关知识链接可通过人体获取并可被人脑思维解释,而被人类直接研读的文献。以机器能研读和处理的形式存储在某些特殊载体上的信息或数据集合体。三、直读文献与非直读文献1.识别方式2.存储量3.检索4.利用特点5.其他比较两者:文献的构成1.信息内容2.信息符号3.信息载体信息载体构成了文献的外壳,信息符号是连接信息内容与物质载体的中介,而信息内容是文献的本质与核心。1、信息不是符号,但以符号来表示2、信息与符号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3、信息符号的三大特征了解这三大构成之后,大家觉得本课程应该重点研究哪一部分?信息载体甲骨石陶树皮动物皮砖竹木金属丝绵丝帛纸塑胶磁性记录载体光电记录载体信息的接受相关知识连接之一:失传的信息符号:文字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在世界上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因为跟不上语言的发展,都已失传,因而导致他们文明发展进程的一度中断。信息的接受相关知识连接之二:目前世界尚存6700多种语言,其中约有60%面临消亡的危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发现,全世界95%的语言目前只被4%的人使用,平均每个月就有两种语言消亡。问题为何这些符号会失传、这些语言面临消亡?是文献三要素的哪一要素丧失了?还是其他原因?根据文献三要素的关系,谈谈怎样才能保证信息符号和信息内容的传承?信息的接受信息符号并不是信息,而是揭示信息的标识,并随着历史、地区、文化等的变化,信息符号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信息的接受从情报学或计算机学的角度,任何信息的获取都要通过编码与解码的过程,由信息系统来完成。对于文献而言,将信息用信息符号记录到载体上是编码过程,而解码过程是信息的接受者通过信息系统将符号还原成具体的信息内容、重建其信息意义。信息的接受信息源信息系统用户信息符号信息信息的接受对于直读文献而言——人脑起到了信息系统对符号的“读”与“解释”的功能。对于非直读文献而言——相关的机器设备、软件等扮演了信息系统的角色。问题为何这些符号会失传、这些语言面临消亡?是文献三要素的哪一要素丧失了?还是其他原因?根据文献三要素的关系,谈谈怎样才能保证信息符号和信息内容的传承?人和解释都不在了微博:档案保护专家赴青海保护胡锦涛题字黑板1.1.2信息质量信息质量评价的多维性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的信息质量评价指标应当是不同的。一、重要前提1.1.2信息质量二、一般性的评价指标信息质量内容质量效用质量集合质量客观性正确性有用性实时性背景性解释适量性相关性完整性1.1.2信息质量1.可理解性——信息符号必须能够被理解;2.准确性——被保存文献所表达的信息与文献最初所含信息在质与量上完全吻合,即文献真实完整的保留了文献初始信息。三、文献保存过程中的信息质量评价1.1.2信息质量四、信息符号质量、信息系统质量与信息质量信息符号质量信息系统质量信息质量直读文献非直读文献非直读文献1.1.2信息质量四、信息符号质量、信息系统质量与信息质量直读文献——一维影响非直读文献中的模拟记录——二维影响非直读文献中的数字记录——三维影响1.1.3影响文献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自然力的破坏一、破坏信息符号的主要因素人为破坏1.载体自身老化2.恶劣的保存环境3.自然灾害和意外灾祸1.疏忽引起的信息符号破坏2.蓄意破坏1.1.3影响文献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设备故障和失效更换技术平台,有可能带来文献内容信息的损失二、信息转换过程中的信息损失视频:八千麻袋事件逻辑小试题主持人:有网友称你为国学巫师,也有网友称你为国学大师。你认为哪个名称更适合你?上述提问中的不当也存在于以下各项中,除了A.你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还是资本主义的高速度?B.你主张为了发展可以牺牲环境,还是主张宁可不发展也不能破坏环境?C.你认为人都自私,还是认为人都不自私?D.你认为“911”恐怖袭击必然发生,还是认为有可能避免?1.2文献载体的变质1.2.1变质的后果1.2.2影响文献变质的主要因素1.2.3变质速率的加快概念——变质(一般理解)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变质是一个从高能向低能转化的过程;从实用角度出发:变质意味着物体本身应有功能的减弱;用通俗语言来讲:文献载体变质是指载体的物质构成成分或理化性能发生了变化,使物体失去了原有的效用。概念——变质(专业理解)载体材料在常温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载体原有的特性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而失去原有的作用;或由于恶劣环境、载体内部不纯成分的影响而使载体的主要成分被破坏,使载体失去原有的作用。1.2.1变质的后果变质的后果之一——色变退色变色泛黄档案制成材料地颜色由深变浅的过程。档案制成材料的颜色不正常地向另一种颜色转变。由于有黄色化合物的微量生成而导致的白度下降。1.2.1变质的后果变质的后果之二——质变档案制成材料发生变质,质变后的档案制成材料品质劣化,使得制成材料支撑信息符号的能力减弱或使信息符号发生变化。间接影响直接影响1.2.1变质的后果变质的后果之二——质变对于直读文献,变质影响着载体支持信息符号的能力;对于非直读文献,变质不仅影响载体支持信息符号的能力,还会影响信息系统对信息符号的转化能力。1.2.1变质的后果形变、开裂与断裂应力温湿度有害气体形变:档案制成材料的性状与尺寸发生变化;破裂和断裂:档案制成材料出现裂纹,到断裂。变质的后果之三——形变、开裂与断裂1.2.2影响变质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载体原有的特性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而逐渐失去原有的效用,即文献载体不可能超越自身的有效寿命而永久保持原有的特性。有效寿命保藏寿命时间因素录音带、录像带纸质文献1.任何物质都处在磁场之中,只不过磁场强度不同而已。2.磁性记录信息的磁场强度将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减少直到消失。1.《法华经》已经保存了千年之久。2.不同的载体在不同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不一样。评价载体材料保留信息符号的能力耐久性耐用性持久性环境因素化学作用物理作用生物作用地理位置与气候这对我们文献收藏机构的选址提出了哪些要求?变质的情况优质材料+良好的环境优质材料+恶劣的环境劣质材料+恶劣的环境时间因素环境因素敦煌石窟藏书1900年在甘肃境内的敦煌石窟中,发现了封存达900余年的藏书,这充分说明,合理控制湿度、温度和光照条件可以长久地保藏纸质文献。这一事实说明保藏条件合理控制的重要性,而且也体现了造纸技术在典籍保藏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广西图书馆虫害图书害虫在我国,特别是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危害十分严重。据对广西六个地区14个图书馆调查,发现害虫对图书的危害,特别是对古籍善本的危害已达到惊人的程度。古籍善本被害率达81%,其中严重虫损占22%,虫损报废占2.6%。古籍善本平均有虫0.56条/册,生虫最严重的图书馆平均有虫9.7条/册。变质的特点速度缓慢不可逆不易觉察1.2.3变质速率的加快1971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对该馆的1700万册藏书进行调查,发现藏书中的35%已濒临毁灭阶段。1975年,对北美文献进行调查,发现有100万册资料需要特殊的保存。19世纪出版的图书有90%处在危险状态,纽约州的藏书中有50%处于危险状态,其中10%需要立即处理。实况调查——国外1.2.3变质速率的加快据统计,我国现存的100万册以上的珍善文书和普通古籍线装书,以及1949年以前出版的各种旧平装书和早期订卷的旧档案,都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本世纪以来用新闻纸制作的各类文献,老化现象更是严重。实况调查——国内文献载体变质程度变化曲线205020001950190018501800175017001650年代变质程度20世纪中5年的变质程度整个18世纪的变质程度未来趋势经验总结1.追求使用方便和造价经济,忽视了持久性2.文献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人为的损坏加剧3.保存文献的物质条件差4.修复速度落后于损毁速度5.认识上的偏差1.2.3变质速率的加快原因分析逻辑小试题某珠宝店被窃,经过侦查,查明作案的人就是甲、乙、丙、丁这四个人中的一个人,审讯中,四个人的口供如下:甲:“我没作案的”;乙:“丁就是罪犯”;丙:“乙是盗窃珠宝的罪犯,因为我亲眼看见他出卖过这种珠宝”;丁:“乙陷害我”。试题一:现假设这四个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人讲的是真话,那么A.甲是盗窃珠宝的罪犯B.乙是盗窃珠宝的罪犯C.丙是盗窃珠宝的罪犯D.丁是盗窃珠宝的罪犯试题二:现假设这四个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人讲的是假话,那么A.甲是盗窃珠宝的罪犯B.乙是盗窃珠宝的罪犯C.丙是盗窃珠宝的罪犯D.丁是盗窃珠宝的罪犯1.3.1长期保存文献的策略与方法1.文献保护活动的演进2.维护文献载体完整的拼搏3.真实、完整地保留文献内容地探索1.文献(档案)保护活动的演进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利用的容易度(时间轴)保藏的难度纸质档案新型载体档案2.维护文献载体完整的拼搏?一方面追求耐久的材料,但另一方面很难做到耐久;?不断控制环境,但环境还是不断恶化;?一旦损坏便很难恢复,即便恢复了也很难反复长期利用。☆寻求耐久的文献载体☆探索最佳的保存环境☆拯救已经劣变的文献载体拼搏困惑寻找5000年前的空气一批由美国全国地理学会组织的美国和埃及科学家,在开罗附近的基奥普斯金字塔开展钻探工程,以寻找古代无形财富——5000年前的空气。古埃及人用石灰板盖住墓穴,并用石膏泥密封。为了获得密封在30英寸的墓穴内的空气,科学家使用特别设计的科学仪器,一旦墓穴被钻穿,他们将分析气体的成分、气压、温度与湿度。参加这次考古的化学家说:“获取这种空气并进行分析,对科学家与保存工作者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他又补充说,“如果能得到墓穴内气体的精确成分,全世界的博物馆都能用它来保存有机物。”3.真实、完整地保留文献内容的探索纸质文献内容的复制视听资料的内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