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你知道古代父母教育子女的典故有哪些?战国时的孟母三迁南宋的岳母刺字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3、结合注解及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把握课文内容,领悟主旨;(重点)4、分析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学习言简意赅的写法;(重点难点)5、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了解作者韩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研究《诗经》和《易》。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为常山王刘舜太傅。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南宋以后,仅存《韩诗外传》。了解周公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姬姓,名旦,亦称叔旦。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联合武庚和东方彝族反叛。他出师东征,平定反判,大规模分封诸侯;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其言论见于《尚书》的《大诰》《康诰》《多士》《立政》等篇。朗读课文理解重要字词翻译课文理解重要字词1、周公诫子2、成王封伯禽于鲁告诫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3、子无以鲁国骄士4、又相天子怠慢、轻视辅佐5、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但是沐浴口中含嚼的食物6、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宽大、宽容保持恭敬、肃敬7、禄位尊盛,守以卑者8、人众兵强,守以畏者位高势盛谦卑、低下通“威”,威严9、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聪慧、明智聪明、明智10、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浅陋11、由此德也12、桀纣是也奉行、遵从这样13、可不慎欤谨慎、慎重翻译重要句子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2、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3、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4、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5、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6、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7、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8、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9、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10、可不慎欤?合作探究1、本文首句交代了周公诫子的背景,主体是周公诫子的内容。主体部分共8句话,相当于一篇简短的议论文,其中哪一句是中心句(即起总领作用的观点句)?哪一句是结论句?哪些句子是论述句(即论证中心句的句子)?中心句: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结论句:可不慎欤?论述句:中间6句。2、分析论述句的论证思路,然后列出主体部分的结构提纲。(展示时追问:(1)周公所说的六种谦德具体指什么?(2)桀、纣指历史上的什么人?)子无以鲁国骄士(中心句)自己执政“吐哺握发”(事实论证)圣言相告——六种谦德(道理论证)正桀、纣不谦而失天下(事实论证)可不慎欤(结论句)周公诫子逻辑严密逐层深入反3、归结:周公诫子的目的是什么?告诫儿子作为国君要礼贤下士,重视人才,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拓展延伸4、读完本文后,你认为周公是个怎样的人?深通治国之道,看重人才,虽位高权重却能谦虚谨慎,礼贤下士;善于教育晚辈。5、你从《周公诫子》中学到了哪些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身为领导,要重视人才,礼贤下士。反馈练习1、周公提出的“六种谦德”如果用六个字表达,是哪六个字?恭、俭、卑、畏、愚、浅2、“桀、纣是也。”中的“是”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3、曹操《短歌行》中有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诫子》中与“周公吐哺”意思相似的句子是哪一句?“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4、本文结尾“可不慎欤?”一句采用反问句的形式可以达到怎样的表达效果?能加强语气,表达作者不容置疑的口气。5、你从《周公诫子》中学到了哪些成语?博闻强记、富有四海6、解释多义词(1)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2)又相天子()好鸟相鸣()(3)夫此六者,皆谦德也()似木鸡矣,其德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