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IntroductiontotheBookofChanges刘韵冀《周易文化》(共17讲)中国人当爱华夏文化知识者须读圣贤之书文明中华影响篇第13讲周易文化周易文化与科学IntroductiontotheBookofChanges第13讲第13讲周易文化与科学第一节周易文化与自然科学第二节周易文化与人文科学该讲的重点1、周易对中华传统科学的影响2、周易对人文学科影响3、周易与中国人的审美第一节周易文化与自然科学一、周易文化与数学二、周易文化与天文学三、周易文化与中华医学四、周易文化与其他自然学科一、周易文化与数学1、中华数理文化的发展2、周易文化与数学原理3、周易文化与二进位制1、中华数理文化的发展易与数学的发展从数字卦到河图洛书中华悠久的数理文化历史代表人物和业绩周易中的数学728354916河图数字变化图492357816294753618618753294816357492672159834834159672438951276276951438洛书数字变化图2、周易文化与数学原理周易文化与算术周易文化与几何学阳阴(少阴)阴阳(少阳)负正-+阴阴(老阴)阳阳(老阳)正正++负负--正负+-X轴Y轴周易与算术周易文化与几何学周易文化与勾股弦(图)周易文化与圆周率(图)周易与几何大衍勾股之原清代学者李光地的“洛书勾股图”3、周易文化与二进位制鲍威特送给莱布尼兹的两幅易图64卦次序图64卦方位图二、周易文化与天文学1、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成就2、《周易》与古代天象的记录3、周易文化中的天文知识1、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成就“卦”字从圭从卜,圭即圭表,所以卦于天文有关。占卜最早应和卜时节、卜天气有关三宫、四灵、星宿等古代中国天文成就郭守敬登封观星台2、《周易》与古代天象的记录《周易》中的天文资料关于圭表——古时测日影的天文仪器。有两部分,表是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根据日影长短的变化来测定节气。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古老天文仪器——圭表圭表即圭臬。圭臬后来比喻为准则、法度。3、周易文化中的天文知识《周易》与天文历法结合的典型事例莫过于汉代发明的“十二消息卦”、“卦气说”、“爻辰说”和“纳甲说”。其实,这些理论在《周易》文本中都找不到直接的根据,是汉人根据《周易》思想延伸的,这些学说在汉代都属于“今文经学”的范围。汉人常用“十二消息卦”这种消息变通解释卦变。“卦气说”在汉代易学中影响最大。它是将卦画(卦)同二十四节气(气)以及方位相结合的产物,对物候和农学有意义,易学家孟喜和京房对它的贡献最大。十二消息卦十二消息卦,是取六十四卦中十二个特殊的卦形,配合一年十二个月的月候,指示自然万物“阴阳消息”的意义,故又称月卦、候卦。所谓消、息,是指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反之,凡阴爻去而阳爻来称为息。消或息,其实就是一卦之中阴阳的消长变化。十二消息卦也称十二辟卦。辟,君、主的意思。十二辟卦,意为此十二卦为十二个月之主人。古人将《泰》《大壮》《夬》三卦代表春天;《乾》《姤》《遁》三卦代表夏天;《否》《观》《剥》三卦代表秋天;《坤》《复》《临》三卦代表冬天。称为“十二消息变通而周于四时”。十二消息卦与十二个月配合情况《复》卦一阳息阴,建子,十一月。《临》卦二阳息阴,建丑,十二月。《泰》卦三阳息阴,建寅,正月。《大壮》卦四阳息阴,建卯,二月。《夬》卦五阳息阴,建辰,三月。《乾》卦六阳息阴,建巳,四月。《姤》卦一阴消阳,建午,五月。《遁》卦二阴消阳,建未,六月。《否》卦三阴消阳;建申,七月。《观》卦四阴消阳,建酉,八月。《剥》卦:五阴消阳,建戌,九月。《坤》卦:六阴消阳,建亥,十月。周易中的十二消息卦周易中的十二消息卦周易中的十二消息卦卦气说——七十二物候图卦气图卦气——72物候图爻辰说(图)三、周易文化与中华医学1、易医同源于巫2、易医沟通的标志《黄帝内经》3、周易原理——中医的基础理论1、易医同源于巫上古时代医巫不分,巫既占筮祈祷,又采药治病。我们讲《周易》与中医的关系,易医沟通的标志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以易为核,建立起了中医自己的理论体系。唐代名医孙思邈有“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论断,他说:欲为太医,“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医又不同于易,中医自身的知识是重要前提,医易的结合是中医在对人生理基础知识之上,在已经建立了自身的一定的体系的基础上,将已有的概念、理论同《周易》特别是《易传》的有关思想相调和、相比附的产物。2、关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它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黄帝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两千余年来,历代医家正是在《黄帝内经》所提供的理论原理、应用技术及其所采用的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使中医学术得到持续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也是《黄帝内经》之所以被历代奉为“医家之宗”的重要缘由。及至今日,《黄帝内经》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发展及临床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具体讲有这样几方面1、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2、确立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整体3、《黄帝内经》是一部辩证施治病患的百科全书4、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5、创建经络学说,发明针灸疗法6、《黄帝内经》在世界医学史上的独特地位3、周易原理构成中医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周易的核心思想整体医学观——周易的“天地人”思想全息观点——周易的全息思想辩证平衡法则——周易的阴阳交感和中和思想恒动理念——周易的变通理念,通则久预防思想——“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治未病”阴阳五行学说依易对立性质(阴阳、虚实、干湿、寒热)将人区分为九种体质——(1)平和质(2)气虚质(3)阳虚质(4)阴虚质(5)痰湿质(6)湿热质(7)血瘀质(8)气郁质(9)特禀质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属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六气(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传统医学运用五行于人体(对应五脏六腑)整体医学观——周易的“天地人”思想卓越的东方医学观全身经络系统经络的定义与内涵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有路径之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遍布全身。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是遍布体内的纵横交错的网络,经络内联脏腑,外联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经络之中。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而气血正是通过经络运行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维持各个部位的正常生理功能。全息观点超前的精妙学说全息性层次性关联性辩证平衡法则周易的阴阳交感和中和思想的反映辩证思想——八纲互转,最重要的健康基础理论,因时因地而不同辩证施治的法则——扶正祛邪、辩证施治是中医有效的施治手段恢复平衡也是中医的重要原则和措施中药方剂的配伍(多为复方)也遵循这一法则恒动理念恒动理念——周易的变通理念生命在于动与不动之间穷变通久的说法——中医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预防思想“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象·既济》“治未病”思想。“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夫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也就是说:已经病了,再吃药,就已经晚了。乱生成了,再去治理它,就已经晚了。这样做就像渴了以后再去找水源、再去凿井,战争来了再去铸造兵器一样,一切都晚了。四、周易文化与其他自然学科1、周易文化与农学2、周易文化与技术3、周易文化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因缘4、《周易》是中国自然哲学的开山之作1、周易文化与农学渔猎到种植、养殖2、周易文化与技术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火药、活字印刷制造器具和器皿:玉加工、青铜铸造、机械有弩机发明、木牛流马、3、周易文化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因缘周易文化与物理学的因缘周易文化与化学的因缘周易文化与生物学的因缘4、《周易》是中国自然哲学的开山之作鲜明的中国特征的自然哲学。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两种相互补充的思维方式,即东方的太极思维方式和西方的科学思维方式。当代社会科学文化已经普及,急需呼唤现代易学的阴阳和合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的自然哲学。易经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哲学层面的指导关系。易经是六经之首,其深邃的哲学涵义指导着古人的自然科学研究。重道而不重器,是出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和之道的长远考虑。“易经与自然科学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易经影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吗?”如果只强调易经对自然科学的影响存在负面关系,那是偏激的看法;反之只强调易经对自然科学的影响存在正面关系,同样是偏激。中国科技史上著名的科学家,都钻研《周易》,如汉代的张衡、魏晋的刘徽、唐代的一行、宋代的沈括、明代的张介宾、清代的方以智等。《周易》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是科学家们也承认的。秦九韶在《数书九章·自序》中写道:“圣人神之,言而遗其粗;常人昧之,由而莫之觉。”有人说“周易就是推测”,否认易经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任何关系。对此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者郭彧举例分析:以中国的历法为例,明代以前的历法都与易经有着密不可分的某种关系。汉代扬雄的《太玄》及刘歆的《三统历》就与历法关系密切,特别是唐代一行和尚制定的《大衍历》,更是直接取易经里“大衍之数五十”而命名。宋代邵雍的《皇极经世》也与历法关系密切。而从黄道周的《易象正》中也可知古人如何推导“小数”与闰期。所以有人说易经里没有“小数”,那是不懂古人的数学推导。周易与科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孪生兄弟,周易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说到现代人还没有完全理解周易的深刻的内涵,而认为周易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萌芽,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如哲学家张岱年所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经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确实是巨大的,它无形中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开发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智慧,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对立统一”的世界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厚德载物”的价值观以及阴阳爻就是0和1,使思维与数发生联系的科学观。而今是经济大发展、科技大进步、社会大变革时代,求生存、谋发展呼唤现代易学,战乱的世界、破坏的生态、险恶的环境、失衡的人性呼唤现代易学,社会不公、贫富不均、文化差异呼唤现代易学,人们呼唤阴阳平衡、天地人和谐的、创新的现代易学。第二节周易文化与人文科学一、周易文化与政治学二、周易文化与军事学三、周易文化与伦理学四、周易文化与文学艺术五、周易文化与其他人文学科一、周易文化与政治学1、周易是政治家的杰作2、周易的社会政治理想3、周易的社会政治智慧1、周易是政治家的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