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发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反射发育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程晓荣概述反射:是对特定刺激的不随意、固定刻板的反应。发育性反射:与深浅反射不同,该类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密切相关,即只有在某一水平的反射出现后才能完成与之相应的运动动作,故称之为发育性反射反射发育分类出生时即有,终身存在的反射:与生俱来,脑干部位低级中枢控制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12出生后即有,暂时存在:原始反射,脊髓及脑干部位低级中枢控制3出生后逐渐稳定的反射浅反射、腱反射4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可存在的病理反射:巴宾斯基征5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应反射发育分类脊髓水平一般在妊娠28周至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并存在,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抓握反射、拥抱反射、侧弯反射等。脑干水平大部分在出生时出现并维持至出生后4个月,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阳性支持反射、阴性支持反射中脑水平大部分中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时或出生后4-6个月出现并维持终生,包括各种翻正(立直)反射。大脑皮质水平大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后4-21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包括各种平衡反应。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应反射发育的评价意义1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可能导致原始反射的重新出现和平衡、保护性伸展反应受到破坏以至消失,这些病理改变在康复治疗学中有重要的意义2脊髓、脑干和大脑皮质不同水平的反射或反应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它与运动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评价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原始反射的特点A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胎儿在母亲妊娠后期、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段时间;是一种避开有害刺激或保持生存状态的本能反应。B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C原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桥脑。D原始反射的出现标志了运动发育的开始,获得新的运动技能的开始。F原始反射的消失:脊髓和某些脑干水平的原始反射在婴儿时期有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立直反射、平衡反射发育并终生保留)进行整合而被抑制。消失标志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的完成。(2-6个月)AAA•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可引起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存在时期:0~4个月。•检查方法:将乳头或手指放入小儿口中,可引起吮吸动作。•存在时期:出生后即出现,2~4个月左右被主动进食取代。•意义:若新生儿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提示脑内病变;若亢进则为饥饿表现。1岁后仍存在提示大脑皮层功能障碍。6.握持反射(1)手掌握持反射(palmargraspreflex):•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会引起小儿手指屈曲握物的反应。•存在时期:正常小儿在新生儿期出现,2个月开始减弱,4个月消失。(2)足底握持反射(plantargraspreflex)•检查方法:检查者用手指按压小儿足底部的足趾根部,出现足趾的屈曲反应。•存在时期:新生儿期出现,10个月左右在步行开始时逐渐消失。•意义: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手握持反射持续存在,会影响小儿主动抓握和前臂的支撑。足握持反射持续存在,会影响小儿站立功能。•又称惊吓反射。头背部位置关系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有5种引出的方法。①声法: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②落法:抬高小儿头部15cm后下落;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后倾斜10°~15°;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⑤拉手法: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开床面(头并未离开床面)时,突然松开两手。•阳性反应:拥抱型:首先出现双上肢的伸展、外展动作,然后再出现屈曲、内收动作,手指呈扇形展开,似拥抱状。伸展型:两上肢外展伸直,迅速落在床上。•存在时期:拥抱型:0~3个月。伸展型:4~6个月。意义: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长;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该反射持续存在影响小儿手的主动运动发育、双手中间位发育、手口眼协调发育•又称步行反射.•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足底着床后,将小儿前倾,可引起自动迈步动作。•存在时期:0~3个月。•意义:臀位分娩的新生儿、肌张低下或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可亢进并延迟消失。9.张口反射•又称掌颌反射。•小儿取仰卧位,检查者用两拇指同时按压其两侧的手掌,小儿立即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一碰小儿双手即出现。•存在时期:0~2个月。•意义: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等。•又称躯干内弯反射。•检查者托住小儿的胸腹部使其呈空间的俯悬卧位,然后用指尖沿小儿的脊柱外侧从上向下划动,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存在时期:0~6个月。•意义: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瘫患儿或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持续存在影响躯干自主运动,从而影响翻身、坐、站及体位变换。脑干水平反射是静止的姿势反射。它是肌肉张力的调整反应,而不是能用肉眼观察到的运动反应。全身肌张力随着头部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变化以及体位变化(兴奋激活前庭系统)而发生变化。事实上,脑干水平的反射几乎不产生运动,它主要是通过调整肌张力对姿势产生影响,故又将脑干水平的反射称为“调整反射(tuningreflexes)”。•头部位置变化,颈部肌肉及关节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四肢肌紧张的变化•检查方法:置婴儿于仰卧位,使其头部转向一侧,脸朝向的这一侧的上肢和下肢伸展,另一侧的上肢和下肢屈曲。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3、紧张性迷路反射•又称前庭脊髓反射,由于头部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中耳迷路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发生变化。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此反射的主要特点:仰卧位时伸肌张力增高;俯卧位时屈肌张力增高。意义:该反射持续存在多见于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影响患儿的正常运动发育,首先迫使无法在仰卧位或俯卧位正常抬头。阴性支持反射屈肌收缩反射伸肌收缩反射0-2个月交叉伸展反射0-2个月觅食反射0-4个月吸允反射0-4个月拥抱反射0-6个月握持反射0-4个月(手);0-10个月(足)踏步反射0-3个月张口反射0-2个月侧弯反射0-6个月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0-4个月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0-4个月紧张性迷路反射0-4个月联合反应3-8岁阳性支持反射0-8个月阴性支持反射0-8个月原始反射出现及消失时间0-2个月中脑水平反应中脑水平反应A颈部调整反应B躯干调整反应C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D视觉调整反应1.颈部调整反应2、躯干调整反应3、头部迷路调整反应头部迷路调整反应•检查方法:用布蒙住小儿双眼,检查者双手扶住小儿腰部,使小儿身体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倾斜。•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直立位置。4.视性调整反应•是维持姿势的重要反射,头部位置随着视野的变化保持立直的适应反应。•此反射出生后3-4个月左右出现,5~6个月明显,终生存在。•该反射缺如多为视力障碍,延迟出现提示有脑损伤。4、视觉调整反应5、保护性伸展反应•出现时间:上肢,出生后4~6个月;下肢,出生后6~9个月•消失时间:终生存在•临床意义:•检查时注意观察两侧上肢是否对称,如果一侧上肢没有出现支撑动作,提示臂丛神经损伤或偏瘫;如果此反射延迟出现或缺如,提示脑瘫或脑损伤。立直反射出现及存在时间••颈立直反射新生儿-持续6-8个月•躯干立直反射2-4个月-5岁左右•迷路立直反射6-7个月以前-终生•视性立直反射5-6个月以前-终生•降落伞反射/保护性伸展反射6-7个月-终生大脑水平的反射检查方法:小儿于坐位,检查者用手分别向前方、左右方向、后方推动小儿,使其身体倾斜。反应:小儿为了维持平衡,出现头部和胸部立直反应的同时,分别出现两上肢迅速向前方伸出;倾斜侧上肢立刻向侧方支撑、另一侧上肢有时伸展;两手迅速伸向后方做支撑动作。通过上述反应,保持身体的平衡。前方6个月左右出现,侧方7个月左右出现,后方10个月左右出现,终生存在。坐位后方平衡反应出现标志坐位姿势发育成熟,开始向立位方向发展。平衡反应出现及存在时间••仰卧位倾斜反应6个月-终生•俯卧位倾斜反应6个月-终生•膝手位倾斜反应8个月-终生•坐位倾斜反应前方6个月-终生•坐位倾斜反应侧方7个月-终生•坐位倾斜反应后方10个月-终生•跪立位倾斜反应15个月-终生•立位倾斜反应前方12个月-终生•立位倾斜反应侧方18个月-终生•立位倾斜反应后方24个月-终生THANKS

1 / 7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