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发展心理学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第三单元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童年期儿童的一般特征童年期是指儿童从6、7岁到11、12岁的时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从这个时候起,儿童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学习逐渐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一、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二、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三、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四、“学会学习”是小学儿童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五、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二、童年思维的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一)复诵策略复诵策略——指有意识地重复、朗诵所要记住的信息。弗拉维尔(1967)研究表明,复述策略随年龄增长而提高:5岁儿童10%有复述行为;7岁儿童60%有复述行为;10岁儿童85%有复述行为。6—7岁是训练的好时期。(二)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把所要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的联系,加以归类等进行识记。6—8岁的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儿童进行记忆策略指导和提示效果最好。(三)系列化策略系列化——指对记忆材料进行信息加工,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组成知识系统以帮助记忆的策略。(四)巧妙加工策略巧妙加工策略——指要识记的刺激信息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需要运用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等加工方式,使其变成活生生的“意义”。三、童年期思维的发展(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二)思维形式的发展(三)新的思维结构形成(四)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导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3.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二)思维形式的发展1.概括能力的发展2.词语概念的发展3.推理能力的发展(三)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皮亚杰认为小学儿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特点是:1、掌握守恒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三种方式:恒等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如液体守恒(四)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自我中心实验结果:第一,4—7岁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现象第二,9岁以后儿童的正确认知结果占主导地位第三,8岁组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得转折时段发展心理学第三单元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二、道德发展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四、友谊的发展五、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六、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1、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重要的作用3、对自我家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二)自我控制能力1、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2、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二、道德发展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一)道德情感的发展(二)道德认知的发展(三)道德行为的发展发展心理学(一)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发展心理学(二)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认知——是个体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发展心理学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4—5岁)此阶段儿童尚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第二阶段他律阶段(4、5岁—8、9岁)此阶段的道德判断又称道德实在论,儿童的道德判断以他律为主要特征。儿童道德判断受他自己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8、9岁以后)(三)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是以习得的道德准则为指导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发展心理学*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攻击行为的发展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意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改善孩子所处的环境条件*教给孩子减少冲突的有效措施*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责任心的培养)*发挥榜样的作用发展心理学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性行为。主要特征在于:行为双方力量的不均衡和行为的重复发生性。(1)欺负行为的类型: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2)小学儿童欺负行为发展特点:*随年级升高而下降*言语欺负的出现率最高】其次是身体欺负、间接欺负最低*欺负的性别差异(男生身体欺负;女生言语欺负)*儿童的欺负行为可以预测将来的适应不良(危害)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童年期的社会交往主要是指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正常的同伴交往不仅可以满足儿童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要,还可以促进他们的人格和社会认知的发展。(一)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1、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2、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3、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4、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二)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对不受欢迎的儿童要予以帮助:第一方面:对其直接干预发现优点、引导集体接纳第二方面: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增加自信心和成就感第三方面:发挥班集体的帮助作用,改善集体环境即人际氛围四、友谊的发展(一)友谊对童年期儿童的重要性发展心理学(二)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第一阶段(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尚未形成友谊概念。第二阶段(6—9岁):单向帮助关系。友谊是活动行为与自己一致或对自己有帮助,否则就不是朋友。第三阶段(9—12岁):双向帮助关系。友谊具有相互性,双向帮助,但有功利性,“顺利时的合作”但不能“共患难”。第四阶段(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阶段。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和忠诚,相互分享和帮助,兴趣一致并相互倾听,共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困难,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发展心理学(三)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五、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一)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变化;*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变化;*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二)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父母与儿童对其行为的共同调节。即从幼儿期父母对其行为的单方面控制和调节为主,逐渐转变为由父母和儿童一起做决定。(三)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发展心理学六、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儿童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之后则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