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根据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有关要求,我校制定了《滕州一中2013年向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优秀学生的实施方案》。学校严格依据程序,聘请有关专家对申报同学进行了资格审查和面试,市纪委、市监察局的有关同志、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作了全程督查。综合学业成绩、面试成绩,确定候选人为:党向新同学。现予以公示。——滕州一中学习目标1.了解戊戌变法发展的基本线索;2.掌握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所采取的措施;3.理解国家治乱兴衰的基本规律自主学习1.完成《历史助学》中“预习笔记”部分2.在课文中标出重点、圈出疑问3.尝试解决本课中的“动脑筋”第一篇章《步步惊心》“惊心”之一:鸦片战争割地赔款“惊心”之二:万园之园一片灰烬“惊心”之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国海陆两军,连战连败……其战败之因,盖其墨守常规……不知通变所致也。—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第二篇章《变法维新》公车: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世便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拉开序幕:公车上书《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反对与日议和请求变法图强揭开维新运动序幕时间:内容:影响:直接原因拉开序幕:公车上书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维新三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谭嗣同(1865-1898)号复生,出生官宦人家,却厌恶科举功名,读了万卷之书,走遍神州大地,立志改变中国现状。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少年立大志,曾经在香港逗留的经历,使他深受触动,从此萌发在中国实现变革实现资本主义的理想。梁启超(1873-1929),少年聪慧,13岁考中秀才,17岁中举。在万木草堂结识了康有为之后,即拜康有为为师,跟随师父为维新变法奔走。精心准备精心准备之一:“本刊是为推广与各国有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科学、工业等一般进步知识的期刊”创办报刊•名称:•地点:•创办人:•机关报:精心准备之二:强学会康有为、梁启超北京《中外纪闻》组织团体大展宏图:百日维新康有为舌战群儒光绪帝召见康有为类别戊戌变法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洋务运动空白“保守”只办学堂不开言论类似性质封建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曲终人散: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光绪帝康广仁林旭刘光第谭嗣同杨锐杨深秀戊戌六君子“我以我血荐轩辕”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评谭嗣同谭嗣同死得值吗?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合作探究1、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且势力强大2、光绪帝没有实权3、没有发动群众…….第三篇章《自强不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课堂回顾一二三四一份报纸:两个时间:三位领袖:四项内容:《万国公报》1895年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1、“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C清政府的腐朽统治D《马关条约》的签订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组织强学会C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D创办《万国公报》3、近代历史上的“百日维新”指的是()A.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B.康有为等发起的戊戌变法C.陈独秀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D.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4、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起的主要作用是A.使强学会有了自己的机关刊物B.在它的周围聚集了维新派人士C.较广泛地宣传了维新变法的道理D.使中国人开始了解到西方世界的状况《助学》达标训练1-5AADCD6、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⑵“贼”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指因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拓展延伸:历史教研=edit千古流芳梦回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