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措施,增强执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它包括社会经济组织及其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和经济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一)建国初期我国选择计划经济的背景中国长期是一个小农充斥的国家,“行政权力支配社会”已形成牢固的历史传统;朝鲜战争爆发,面对帝国主义封锁,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化工业,加强国防力量被提到日程首位。认为仿效苏联这一体制能使我国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愿望;理论上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一)建国初期我国选择计划经济的背景(二)计划经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了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国家重点工业建设,迅速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和增强了国防实力,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一)建国初期我国选择计划经济的背景(二)计划经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三)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所有制形式单一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平均主义严重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一)建国初期我国选择计划经济的背景(二)计划经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三)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四)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探索毛泽东:商品限制论毛泽东在强调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市场的作用。但他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基本上一样,也是把市场作为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来看待的,因而他几次主张限制和尽快取消市场。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阶段: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1979年至12大)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公式,并得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阶段: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1979年至12大)第二阶段:形成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从12大至13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把商品经济当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当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根本特征的传统观念,肯定了指导性计划也是计划的一种形式,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机制,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而在于所有制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第一阶段: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1979年至12大)第二阶段:形成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从12大至13大)第三阶段: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13大至14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正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7项主要任务。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主要依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思考题:相同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则区别点所有制基础不同分配制度不同生产目的不同宏观调控优势不同●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从经济运行看,市场经济规律起支配作用,法治起着基本保障作用。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宏观调控我国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充分发挥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十七大报告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综合。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国家投资企业筹措城乡集体投资个人集资工商认可混合经济股份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私营独资、合伙私营公司外资经济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由于对我国国情的错误认识,片面追求所有制模式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越大越公越纯,就越是社会主义。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过程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国营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三大:非公有制经济是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实践证明,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应当切实保护国外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十三大报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过程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四大: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长期的方针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十四大报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过程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五大:基本经济制度的提出(第一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五大报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过程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六大: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十六大报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过程“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十七大报告十七大:两个“坚持”和两个“毫不动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过程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过程(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的基本依据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凡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不能以公有化程度高低为标准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量的优势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质的提高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十六大报告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十七大报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公有制为主体是就全国而言的,各地、各产业可以有所不同。数量为主论质量为主论局部主体论整体主体论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二)公有制为主体的现状国有经济47%集体经济14%个体经济15%股份制经济15%“三资”经济8%其他经济1%61%2003年各种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公有制仍占优势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绝对数135153.3576012.5258656.37所占比例53.4753.0253.87私营企业绝对数40514.8323946.7916567.96所占比例16.0316.7015.22“三资企业”绝对数77108.6543398.5633663.65所占比例30.5030.2730.92注释:绝对数单位:亿元;所占比例单位:%。资料来源:《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资产比较总数:由原来的23.8万家,减少为现在的15万家;实现利润:从213.7亿元,提高到4951.2亿元,增加22.2倍;国有资产总额:从14.9万亿元,增加到19.7万亿元;净资产:从5.21万亿元,增加到8.36万亿元。1998—2003年全国国有控股企业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二)公有制为主体的现状(三)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资源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主要行业和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如军工、钞票印制等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大型水利设施、金融和保险等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骨干企业,如石油、钢铁、汽车和重要电子企业等自然垄断企业如自来水、煤气、电力、电信和铁路。十大军工集团,分别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

1 / 1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