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有别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诞生,人们称“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背景:•1、20世纪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匈牙利、奥地利和德国相继发生革命,但都以失败告终。•2、斯大林模式引起西方共产党人的不满。•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机内“后工业化”时期,引起了社会结构、阶级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深刻的变化,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共性:•1、主张把文学作品放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理解,反对把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割裂开来。•2、注意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审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高度重视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异化(aIienation):哲学和社会学的概念。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异化表现:•1、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在所有权上发生分离。•2、随着分工的发展,劳动者只是作为机械化的一部分被结合到某一机械系统里去,他发现这个机械系统是现成的、完全不依赖于他而运行,他不管愿意与否必须服从它的规律。•3、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即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论•卢卡奇(1885—1971),匈牙利人,《历史与阶级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心灵与形式》•1、艺术本质论——审美反映论•2、艺术发生——劳动与巫术统一论•3、艺术功能论——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一、艺术本质论•1、卢卡奇强调,社会存在第一性原则,把人的心理看成是第二性的,并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任何反映都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结合。•2、卢卡奇特别强调社会、人类和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3、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扥,作为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的一种能动性反映•4、艺术作品以人的世界为对象,是人的最高意识的表现,其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5、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反映,是反映现实与超现实的辩证统一。•a、审美反映必定侵染着艺术家的主观成分,艺术家的审美趣味、思想情感等主管因素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整个审美反映过程,是主客观结合的反映,也就超越了现实。•b、审美反映饱含着主观辩证法的原则,文学艺术通过有意识地截取、选择而超越客观现实。也就是在对现实的反映过程中,艺术家有意识地强调某些要素,同时也忽视了某些要素。•c、审美反映是一种拟人化的反映,以人为中心(人的情感、人的实践)•二、艺术发生论——巫术与劳动的统一•卢卡奇说:“只有揭示劳动是人类形成的手段,在这里才使问题根本地转向现实。……对人的生活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只有在与劳动的发展、与人征服周围环境、与人通过劳动对自身的改造三者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理解。”•1、劳动说•a、审美主体是在劳动过程中历史地生成。•b、艺术创造的抽象形式与劳动相关(最初中国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形式)•c、劳动促进生产力,使人有闲暇进行艺术创造•2、巫术说•卢卡奇认为,文学艺术的历史生成还借助于巫术的中介作用。在无数活动中包含着尚未分化、以后会成为独立艺术态度的萌芽。•a、巫术模仿现实,与艺术对现实的艺术反映之间具有的共同原理,揭示了审美活动产生、发展长期不可分割地隐藏在巫术之中。同时,巫术与艺术的分化是客观的,是缓慢的充满矛盾过程实现的。•b、激发思想情感,原始人企图通过巫术操演征服自然,而巫术操演在客观上操演者激发得如醉如狂。•三、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相统一•1、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唤起情感,这种情感激发作用使人体验到人的整体性,并从中获得新经验用于生活,努力是人变成整体的人。(反资本主义异化)•2、艺术通过情感激发作用和认识作用,使读者获得快感和直接的共鸣,洞察生活的联系,扩大眼界,深化对世界和对人自身的认识。•卢卡奇的“总体性”•1、总体之于部分的完全至高无上的地位。•2、总体是具体的,是社会和历史各种要素的辩证统一体,不论是生产过程,还是社会进程的各个要素都只有放在社会历史总体性关联之中才有意义。•3、我们可以通过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具体发展显示出的特殊的定在性去把握、认识总体。•4、总体性原则是对物化的扬弃。•卢卡奇强调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的本质关联,强调总体性所具有的主客体统一的本质规定性。人不是作为片面的抽象的孤立的纯粹的物(客体)而存在,而是作为历史的主客体的统一体而存在,丧失了这种统一性,仅仅作为客体而存在时,那就丧失总体性,就是物化•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是历史的总体,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具体的总体,是直接性与中介性的统一;辩证的总体,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革命的总体,是过程与目标的统一。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英国,伊格尔顿(1943—),《文学原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批评的功能:从“观察家”到“后结构主义”》•1、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2、形式与内容•3、艺术生产理论•一、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1、伊格尔顿认为,文学理论还是文学批评不论显得多么公允,从根本上说它们永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2、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的观念。3、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是具有强烈的政治性。a、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b、文学艺术又以其特殊的方式与维护、再生社会权利密切联系。文学观察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所发生的具体社会关系的产物。•二、形式与内容(意识形态性)•1、内容与形式是有机统一,内容具有决定作用,但形式也有能动作用。•2、文学形式具有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会在文学形式的变化方面充分表现出来。•例如,法国戏剧形式从古典主义悲剧向言情喜剧的转变,就是贵族的价值观向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转变在戏剧形式的一种反映。•文学形式是这三种要素的统一体:•1、它部分地由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形式的历史所形成。•2、它是某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结构的结晶,•3、它体现了一系列作家和读者之间特殊关系•作家对文学形式的选择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一方面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一方面受到文学形式的构成因素的影响。•三、艺术生产论•伊格尔顿把文学艺术看成商品。•伊格尔顿认为,文学艺术之所以为商品,首先因为它是人工产品;作家是创作者,同时也是出版公司的雇佣劳动者。•文学艺术也是社会生产。(是与经济基础关系最为简介的社会生产)•作者——作品——读者•生产——商品——消费者•(改变艺术形式、艺术家和欣赏者的关系、艺术家之间关系)•洞察力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学艺术作品的商品化特征。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影响最大一个学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因为其主要成员均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成员而得名。•后被纳粹希特勒迫害而先后迁往日内瓦和美国,其理论影响也日渐扩大。•战后,其成员回到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恢复研究所,培养出第二代、第三代理论家,其发展在60年达到鼎盛时期,70年日渐衰落。•1、提出了一种“社会批判理论”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其异化和反人性的武器。•2、该学派理论家广泛汲取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理论、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企图调和并综合这些理论,形成以现代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尖锐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3、艺术主张各不相同,但在批判现代社会否定人性、强调现代艺术具有反抗社会、拯救人性、解放人类的这个特殊只能上却都基本一致,体现了鲜明的反异化的社会批判色彩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理论•布洛赫(1885—1977),德国,犹太人,主要著作:《乌托邦精神》、《希望的原理》•1、以“希望”范畴为核心的乌托邦哲学•2、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1、以“希望”范畴为核心的乌托邦哲学•《乌托邦精神》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他深感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和文化市侩气与伪善性,严重地压抑着人和人性,人们封闭于“此刻”的黑暗中,失去了与世界抗争的力量。•他认为,资本主义从美学和人类学观点看已经丧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乌托邦精神》•1、该书并未提供一个乌托邦蓝图,而是对乌托邦精神在当代的可行性做出来论证。•2、强调认识乌托邦的主体,是“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焦点。•“尚未”是指现在尚不存在或仅仅部分存在而在未来可能存在或者完整存在的东西。•3、人与世界均处于永远向未来敞开的“尚未“完成的过程中,人的本质不是生活在过去和现在,而是生活早未来。《希望的原理》•1、“希望”是人的最本质的内容与形式,从人类的大量的“希望”的表现中发现人类走向完善的趋势。•2、“希望”这种激情是最富有人性的,仅为人所独有,使人面向未来尚未产生或尚未被意识到的东西,面向自由的王国,•3、人的本质结构是“希望”,人是正在走向某种超越自己的人,是开放的、尚未完成的,这种开放性植根于“希望”,是人的内在需要。该书完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布洛赫的艺术理论是建立在他的乌托邦哲学也就是幻想哲学的基础之上。“乌托邦”和“希望”体现了他对人的本质和对人类社会的超前把握和幻想精神。•1、布洛赫将文学艺术的本质同幻想、同对世界审美的“超前显现”联系起来。•a、艺术能在“历史——存在”层面展现人类自我而的秘密,也就是你人类的至善。•b、艺术是以象征方式,隐约地显示人的内在世界在实现自身本质的过程中对未来非异化的追求和渴望。•c、艺术能揭示被隐匿的、尚未展现的意义,面向未来,具有预测力•艺术是对世界、人的内心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超前显现,是一种能揭示本质的幻想•2、布洛赫认为,艺术幻想实质是对白日梦的改造。•幻想和梦幻贯穿着走向美好未来的“希望”,是符合自然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通过艺术改造、超越现实,走向完满未来的乌托邦精神。•3、布洛赫的音乐理论。•幻想性是音乐的主要特征,能使音乐具有指向未来、解释趋势、造就新人的作用。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布莱希特(1896—1956),德国人,主要著作《夜半鼓声》、《四川好人》、《母亲》《高加索灰阑记》,它的剧作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颇大,与布洛赫一起为表现主义辩护。一、具有鲜明无产阶级倾向的理性主义艺术观•布莱希特生活于德国大资产阶级走向法西斯主义、两次世界大战的动荡的的社会。法西斯政权极力宣扬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鼓吹反理性主义和享乐主义,敌视科学与理性。为此,布莱希特提出了一种具有鲜明无产阶级革命倾向的、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的艺术观。•1、他强调艺术必须与无产阶级共命运,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倾向。•任何时代处于上升阶段的阶级都是推动现实发展的现金力量,与这个阶级合作的文学艺术就是进步的文学艺术。无产阶级正处于上升阶段,所以其文学艺术也是进步的。•2、他与非理性主义思潮向抗,提出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的新的艺术观。•科学与理性总是与上升阶级相伴而生,无产阶级要推动历史的前进必然要高扬着科学与理性,以实现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目标。艺术家只有用马克思科学思想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复杂的世界。•3、布莱希特突出提出了艺术的教育功能。•艺术家必须用艺术的手段去描画世界图像和人类共同生活模型,让观众明白他们的社会环境,从而能从理智上和情感上去主宰它,以起到艺术的教育功能。二、以“间离化”为核心的史诗剧理论•布莱希特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与欧洲传统戏剧完全不同非亚里士多德体系的全新戏剧体系——史诗剧理论•何为史诗剧?•“史诗剧”就是指,用史诗即叙事方法在舞台上表演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现代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展示其发展趋势。史诗剧传统剧叙事方法戏剧性表现社会及其发展趋势表现人物事件、理智矛盾冲突和激情间离化激发观众情感、共鸣引起惊愕,获得理智认识达到心灵净化的目的•“戏剧性”是传统戏剧诸审美特征诸如动作、冲突、激变、激情、幻觉、共鸣等综合概括,其中的核心是冲突和激情。•然而,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用事件和理智的叙事性代替了传统戏剧的“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