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并不是可以立即达到的状态,安静必须是身与心和谐连结时,才能达到的境界。当我们不和他人相处时,就是自己的身与心赤裸裸相遇的时刻,此时就立即暴露我们平常的身心相处状态——是身心分离呢?还是连接呢?观察正在建构身心协调能力的儿童,就能特别了解身心相处的过程。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大多是自主、自动完成的,他就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而让心智能逐渐控制自己的身体。这样的孩子显现出来的行为,是动作的协调与精确。例如:我想把椅子端起来拿到水槽前面,我就能控制自己的手脚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我想剪刀剪直线,我就能控制自己的肢体达成目标。相反的,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多半不是来自自己的意志,动作总是补控制,就会逐渐丧失主动的能力。例如:只被允许坐在一处听成人说话,不能运用自己的能力探索环境;即孩子的身体并不是听令于自己的心智,而是受控于成人。当这个控制消失或薄弱时,身体失去了指挥,就只能任其本能的动力在身体流窜。这样的孩子所显现的行为就是脱序、不协调的动作。当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孩子主动完成,而使得动作逐渐协调时,会让孩子的内在感到满足(我想做什么,我做得到,而且逐渐可以做得和成人一样好)。这时候孩子才会将肢体探索的兴趣转向超越平常的状态——安静。安静是必须透过个人意志力才能达到的肢体控制。以下介绍如何和孩子经历安静的一些方法,首先是控制肢体不动来制造安静;在安静的状态下,可以听见平常忽略的声音,甚至有机会重新理解这些声音。此时安静就成为一种能力——超乎平常的理解力,让你重新了解环境以及自己和环境的关系。最后,当你能享受安静后,安静即能成为一股激发内在潜能的力量。孩子需要有机会经历安静,更需要一个有能力安静的成人来引导他。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让自己安静的方法,或者去除无法安静的因素,让自己凝聚内在能量,并激发个人独特的潜能。安静游戏第一阶段1、先关掉家中人为的声音(如:电视、音响等),以及可能会中断活动的因素(如:正在烧的开水、电话等),再邀请孩子和你到较安静、舒适的地方(如:书房、卧房)2、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特别的活动,你现在要让自己的头(或是手、脚等,你自己觉得最轻松、最容易开始的部位)不动,接着请孩子注意看你:自然放松身体,保持全身寂静不动数秒。3、询问孩子是否看到你刚才头部完全不动,然后请孩子也试试看。给予孩子明确开始和结束的信息,例如:当你说开始,就必须不动;当你弹指(或以双唇轻弹一声)就表示结束。4、依刚才约定的信息让孩子重复练习,过程中你也必须和孩子一样保持静止不动。5、更换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步骤2—4的方式继续进行。6、根据孩子的兴趣以及能安静的能力,变换不同的身体部位,最后练习全身不动,并且逐渐加长静止的时间。补充说明此阶段的活动能让幼儿意识自己的肢体,并以不同于平常的方式——“静止”来控制肢体,若发现幼儿尚无法完成上述活动,不必勉强,这表示孩子还需要更多身体动作的练习,也就是必须先有较佳的动态控制能力,才能做表态的控制。变化延伸1、和孩子进行带有肢体名称的儿歌律动,例如:“头儿、肩膀、膝脚趾……”“一个拇指动一动……”“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来增加孩子意识肢体与控制肢体的练习。2、一二三木头人:这是一个传统的团体游戏,四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玩得很好,也可以变化成一二三机器人、一二三睡美人等。配合游戏规则与团体游戏的乐趣,让孩子练习控制不动一段时间。3、模仿布偶:请孩子模仿他喜爱的布偶模样,这是两岁多孩子就可以做的活动,但能够控制不动的时间以及模仿的深刻性,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和观察力而有很大的差异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的活动,你和孩子已经可以共同创造一段寂静的时光,此时环境中的声音就显得格外地清晰。1、在孩子能静下来维持不动一段时间后,邀请孩子闭上眼睛,然后注意听见什么声音,并告诉孩子等你的指令后再张开眼睛。2、邀请多位孩子安静闭眼倾听一段时间后,再请孩子们张开眼睛,分享彼此刚才听到的声音。补充说明此阶段除了能发展辩认环境声音的感官敏感度外,还能让人体会安静其实也有很多不同的程度和状态。经过此阶段的活动,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和环境的关系,进而探索自己的内在;除此,你或许有机会倾听孩子内在的声音呢!变化延伸1、进行上述活动,可同时介绍乐器,让孩子先听一段音乐(你事先挑选的),然后从中找出他所认识的乐器声。如果你自己是音乐爱好者,可以藉此把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引导孩子逐渐亲近音乐。2、邀请孩子到户外从事上述活动,再和孩子一起分享听到的声音,如:风声、海浪声等。当孩子能够确实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后,可以一起寻找声源,培养孩子成为自然观察者。第三阶段确定孩子已经能控制自己的意志进入安静,并敏锐知觉环境中的声音后,就可以尝试做此阶段的活动。1、邀请孩子们坐下来,先请孩子们静坐不动,然后轻唤孩子的名字。当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再以最安静的移动方式,走到你的身边。2、也可以走到离孩子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多次练习后,你甚至可以在门边或隔壁房间),轻唤孩子的名字,然后等待孩子安静地走向你。3、——呼唤所有参与此活动的孩子名字。补充说明1、在进行此阶段的协和体练习时,更能看出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宜先邀请较不能久坐的孩子到你的身边,才能让所有孩子都能经历成功。2、每个阶段需练习多久时间,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不同的孩子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另外,纵使已经练习至第三阶段,仍可以再进行第一、二阶段。给父母的话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学习者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真正的学习吸收。但是,安静并不等同于不说话,安静也可以是分享、讨论,但却是来自沉静的思考。成人或许可以要求孩子闭上嘴巴,但这只是安静的假象,并无助于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现代的孩子(包括成人吧!)往往暴露于过多的感官刺激,以及动作经验不足、运动量不够,不仅阻塞了感官知觉的发展,也阻碍了身心的连结。如果我们希望提供孩子一个能培养敏锐感受力,协助身心和谐,并开发个人内在心灵力量的环境,就必须先从成人做起,减少置身于过多的刺激与资讯中(例如:关掉电视、谨慎地节选资讯来源),腾出时空让自己有机会独处,给予自己和孩子有机会经历安静。家庭中的蒙特索利教育-数学数字培养1。分类练习:摆棋子目的: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分类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材料:塑料跳棋或玻璃弹子跳棋要点:1,将所有弹子取出放在一个盒子里2,在家长的提示下,请幼儿先取一种颜色的弹子,选一个阵脚开始摆棋子,年龄稍大的可以一边摆一边唱数1-103,依次将六种颜色全部摆完。家长可以同时教孩子颜色的汉字和英语单词。4,可以双手同时摆,训练双手的灵巧性。2,排序练习:小碗、小勺找朋友目的:学习按大小排序、配对材料:形状和颜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勺子和碗各4把、个要点:1,家长随意将4个碗放在桌子上,并问孩子“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孩子按从大到小排好2,家长拿出4个小勺,按上述方法排序提问3,家长说“小碗小勺要找朋友,请你帮忙找一找”3,计数练习数字罐目的:认识数的实际意义材料:饮料管、吸管要点:1,在饮料罐外面贴上数字2,请孩子依照数字把相同的吸管插入,边插边数手口一致3,家长也可以先在罐内放入几枝,让孩子根据数字看对不对,不够要加上几根,多了取走几根4,任取2罐,比一比那个多,哪个少『蒙氏心语』手让人类表现他的智慧,并推动文明向前进。4.比较练习:小小蛋糕师目的:学习区分厚、薄,练习并列排序材料:彩泥、牙签或面团(也可用被子或书代替)要点:1,家长和孩子一起当”蛋糕师“。用彩泥做生日蛋糕。2,根据顾客(家里其他成员)的要求,制作出一个三层的和一个一层的3,比较2个蛋糕的厚度,学习厚薄概念,并出示字卡4,家长画多个不同厚度的蛋糕,幼儿剪下来或手撕下来,按从厚到薄的顺序,练习排列。5。守恒练习:捏面团目的:学习体积的守恒材料:面团(橡皮泥)要点:1,家长制作两块一样大小的面团(不必告诉孩子是一样大的,让孩子自己观察),问孩子”这两块面团一样多吗?“2,家长首先把一块面搓成一个长条形,再与另一块面团相比”这两块面团还一样多吗?“3,家长再把长条形面团捏成一个小碗,再来比,是否还一样多?4,家长把碗再用棍擀成一个大圆片,再来比较是否还一样多?5,让孩子也来试试,面团的形状不断变化为什么还是一样多呢?[蒙氏心语]我们必须记得,三岁孩子心中存在着一个内在的老师,并且一直正确无误的引导着他。6,认识几何图形:分四份目的:学习分四等份材料:彩色手工纸(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剪刀,白纸,胶水要点:1,家长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2,家长给孩子看准备好的彩色纸,让幼儿说出都有什么形状的纸。请孩子把每张纸都分成四份。3,孩子如果一点都不会,经过尝试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人拿一张同样形状的纸,如正方形。家长边做边引导孩子操作,把它折叠2次,然后按折痕剪成相等的四份。4,把剪成的四份图片再还原成原样贴在白纸上。5,用数字表示分了几分。6,其他图形同上。7,孩子反复操作,加深印象。8,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蒙氏心语】要给儿童提供一个使他们得到满足的环境,必须努力了解儿童的需要。7,辨别方位:对对碰目的:学会对称的方法,掌握对称的概念,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材料:对称练习图,彩笔、彩纸要点:1,家长首先要与孩子玩简单的对称游戏,让孩子了解对称的概念。如:照镜子、人的身体部位哪些是对称的?让孩子观察出眼睛、耳朵~~2,玩颜色对称游戏:在纸上画对称。如六个方框分别涂上红黄蓝蓝黄红3,玩形状对称游戏:在纸上画对称图形。如圆三角方形方形三角圆4,玩粘纸游戏:取彩色剪纸剪成各种图形对折剪开成为两半,家长一半,孩子一半,找对了粘贴在一起。5,鼓励孩子自己做对称图,如学习剪四角、六角、窗花,巩固对称概念。【蒙氏心语】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虽然在早期儿童并不能把它表现出来,虽然儿童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才能使这种精神生活逐渐地完善。8,几何图形:画积木目的: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地关系材料:积木、纸、笔要点: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画积木,教孩子拓的方法及指导孩子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1,家长和孩子一起取来积木、纸笔取出一块正方形积木,先让孩子用手触摸积木感知观察外形特征,然后家长示范描画的方法。方法:把积木放在白纸上,左手压在积木上,右手握笔沿边描出,每描一面在积木上贴一个小帖纸做记号。2,全部拓画后,让幼儿在每一图形上写上数字,看有多少个?这数字就说明正方体有几个面,然后问孩子”正方体有几个面呀?“3,用积木的另一个面在其他描画好的正方形上比,让孩子观察6个面使一样大的。4,取其它形状的积木来拓画。长方体有多种样式,让幼儿更多的观察和了解,重点放在比较不同上。5,让孩子结合生活,找找有什么物体和这些相同。【蒙氏心语】当孩子被放在自然的环境里,他会显示出自己的能力。9,计算练习:剪贴格纸目的:体验数是可分的,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材料:格子纸(可以自己画),剪刀、纸、胶水要点:以”7“为例1,家长预先将格纸剪成一行一条,10条,每条纸为7个格子2,知道孩子用剪刀把纸条沿格线剪成两份,然后贴在分合纸上,一直剪贴到发现重复的为止,把重复的拿掉。3,在剪开的每一格纸上写上数字,表示他有几个格子。4,让孩子看着回答”7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又是7?“10.分类练习:分裙子目的:学习多角度的分类及类别之间的包含关系材料:妈妈在白纸上自制小裙子图样,腰上带蝴蝶结和不带蝴蝶结2种,每种再分别画有小圆图案和横线图案、竖线图案、斜线图案的裙子各2-3条。合计画10-20条,根据孩子的水平要点:1,家长指导孩子把有共同特点的裙子放在一起,看看有几种分法。2,家长只提出要求,不提示或示范,孩子分完后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3,分完后回答问题:有蝴蝶结的裙子多还是没有蝴蝶结的裙子多?为什么?再问“裙子多还是有蝴蝶结的裙子多?”引出-裙子是一个集合的总概念,有蝴蝶结的裙子是裙子中的一部分。【蒙氏心语】数学练习告诉我们数学的原理,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和不断的演算。11。计数练习:猜钮扣目的:训练孩子观察力,掌握数的组成材料:同样的10个钮扣(或用围棋子)要点:1,“猜猜手里有多少钮扣?”家长手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