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语教一班第三组何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二十世纪20年代以后以卢卡契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为标志,流行于德、意、法、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或称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马克思主义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有卢卡契、萨特、葛兰西、马尔库塞、阿多诺等。他们都明确打出“重新研究”、“重新发现”、“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在文学理论方面,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文论集中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美学观点,并且在东西方都有较大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概况背景:P177——P1781、十月革命的胜利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产生的标志:一般认为,以卢卡契192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为标志。该书也被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奉为“圣经”。它的创始人还有德国共产党人柯尔施和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发展概况:P178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特点1、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文论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更注重社会文化批评,更加强调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意识形态的七种模式:错误意识、领导权或阶级合法化、物化、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或文化工业、心理主体与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支配权的意识形态、语言上的异化2、在美学趣味上,为抵抗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功利主义的日常趣味,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大多表现出一种人道主义至上的浪漫旨趣。3、西马文论家普遍强调维护艺术的自主性,反对机械反映论的文艺观。他们主张强调文艺与现实的超越关系和疏离关系,高扬文艺的批判功能和解放功能。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流派主要流派:德国和美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意大利的德拉·沃尔佩学派、法国的阿尔都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及其美学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成员多来自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尔,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哈贝马斯等。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流派。1923年成立,60年代达到鼎盛。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代理论家的递变:第一代:霍克海默尔、阿多尔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弗洛姆第二代:哈贝马斯、施密特、内格特第三代:70年代以来韦尔默尔、奥菲理论观点概括地称为:“批判的社会理论”该派以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者自居,自认为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但是,他们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许多需要修改的地方,并具体地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黑格尔的辩证法、存在主义的某些观点来整合马克思主义。它们主要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产生了异化,造成了“单面社会”和“单面人”,文化艺术也被商品化。形成了“文化工业”,即统治阶级强化了文化传播媒介,使之成为一种工业,用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麻痹和控制群众,使人们对社会现实丧失了批判的要求和能力,因而人也就丧失了人性。他们就是要寻求恢复人性、改造社会、解放人类的道路。最后找到了艺术和审美,这样就形成了他们的社会批判的美学和文论。美学观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劳动和享乐、需要和美、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异化,资本主义文化只会导致一种虚幻的美感和幸福感,并使人的审美能力变得千篇一律。强调艺术的社会职能,认为现成社会否定了人性,艺术就应当彻底否定和批判现存社会,参与拯救和恢复人性的活动,要求艺术成为反抗社会和解放人类的工具主要建树者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学和文艺学上卓有成效的建树者主要是:本雅明、马尔摩塞和阿多尔诺本雅明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美学理论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作家。主要著作有《德国浪漫派中的艺术批评概念》、《德意志悲剧的诞生》、《作为生产者的作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彩灯集》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对阿多尔诺产生了深刻影响。他的美学观点可以概括为艺术生产论,他的典型论点就是艺术是一种社会生产的形式。推荐书目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新左派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