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马云曾阐述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心中无敌”:竞争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竞争是一种乐趣,如果让对手很痛苦你很快乐或者你痛苦他开心,你肯定错了。竞争的乐趣就像下棋一样,你输了,我们再来过招儿,但两个棋手不能打架。真正做企业是没有仇人的,心中无敌,天下无敌。你眼睛中全是敌人,外面就全是敌人。你竞争的时候不要带仇恨,带仇恨一定失败。与人争,不若与世无争高中时期的我们总是不免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竞争。测试成绩好坏、应试水平高低、学习能力强弱……如重重担子压在我们身上。可这样的无谓之争又能带来什么?于多数人而言,竞争并非动力的催化剂,而是压低脊背的包袱,没有人会在此之下奋然前行。于我而言,竞争的最高境界,便是卸下重担,与世无争。毫无疑问,在多数情况下,竞争的结果必是强者胜,弱者败。人们以掌声与鲜花献予胜者,忘却了败者努力后无果的落寞。这种竞争将少数人推上巅峰,将多数人抛入深渊。失败者将成功看得越重,竞争所带来的痛苦便越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伤痕累累。这种伤害归根结底来自错误的心态而非个人能力带来的自卑感。眼中全是敌人的人,又怎会有勇气面对实力悬殊的一场硬战?不若认清自我,拭净被胜负蒙蔽的双目,或许你会发现眼前人不再是面目可憎的对手,而是练习场上与你共进的陪练。对手不复存在,又何谈竞争?竞争不复存在,又何谈压力?现在许多中小学实行竞争对手制度。激励学生努力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这种制度会导致什么后果?孩子们提笔的那一刻想到的不再是如何调整状态水平,而是“只要考过某某就行了”,抑或“反正也考不过他,肯定还是输”。平日里做题有人请教,脑中闪过的也是“我教会了他,下次他不就能多拿几分了吗?”——竞争使人们的心染上私利的色彩,“帮了对手便害了自己”意识潜滋暗长,昔日的互帮互助变为个人主义,这样的“竞争”氛围,真的无可非议?倘若人人与世无争,便不会再有被稻草压死的“骆驼”;倘若人人与世无争,便不会再有输赢引发的勾心斗角;倘若人人与世无争,便不会再有擂台上的血肉模糊,两败俱伤。真正深谙世事的人,他们眼中是不会有“竞争”“敌人”“成败”这些字眼的。每一次博弈都是一场提升自我的练习,即使有人拉开架势虎视眈眈,他们也只会微笑颔首,道一声:“请多指教。”没有敌人,何来竞争?没有竞争,何来输赢?没有输赢,何来伤痛?与人争,不若与世无争。可以有欲念,不可有恶念在现代生活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竞争。例子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而我们总是在相互比较中分出高下,这大概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大自然法则的另一种体现方式。想要做得更好,于是,输赢显得愈加重要。不过胜利者毕竟是少数,而失败者的实力强大,他们有各种不满足,所以他们要求“公平”。可世界上哪有绝对的公平呢?对于人来说,最可怕的不是“想要”,而是“想要却不能得到”。有欲望并不可耻,我们这些凡人无法达到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所以总是在追逐一些东西。如果欲望不能被满足,那么心中就会有一种空荡荡的失落感,或许可以称其为“不满”。而心中的不满一旦不能及时排出,就会滋生一些腐败的糟粕,比如仇恨绝望嫉妒悲伤等等的恶念,这些恶念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让我讲一个例子大家也许就能明白:一名学生向父母索要零花钱而父母不给,于是他愤慨之极,竟然纵刀行凶!事件的结果自然是悲惨万分,而这种行为像是一根针狠狠扎在我们心中,让我们不禁拷问自己: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忽视血浓于水的亲情犯下滔天大罪?仅仅说是一时的热血上涌失去理智是不够的。追究其根本,我们可以看出导致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因欲望不被满足而产生的恶念。这种因不满而产生的恶念有百害而无一利,仇恨嫉妒绝望只会让人在冲动的火焰中毁灭自己。用佛家的话说,这大概就是“着相”了,也可以说是“执念太深”。古人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话我们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这就是圣贤与凡人的区别吧。面对如此可怕的恶念,及时排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不是你的追不到,属于你的丢不掉。”应该让不满化作一缕清风吹过心头,而不是让它作为发酵的原料永存心中。放下失去的,珍惜拥有的,追逐想要的,以豁达开阔的胸怀包含整个世界。心中有了恶念,便如十面埋伏,杀气凛冽;如能放下恶念,便能立地成佛,享乐人间。我们可以在追逐中享受乐趣,却不能因追求无望而放逐自己。人,可以有欲念,但绝对不能有恶念。竞争,痛并快乐着若我现在拿一超大扩音喇叭对着全世界的人喊:有谁喜欢竞争?那么,估计我会得到一片喊骂声。即使真有这种人也定是被这社会硬生生磨成了具有超强竞争心理的人。不错,社会生活处处有合作,也是处处有竞争。我们都希望能合作共赢,却又无法避开竞争。有多少人为此痛苦着?我也认为,竞争中的痛苦谁都会有的,可真正能从竞争中挖掘出快乐的人,即使了竞争,也是最大的赢家。首先,竞争之痛说不完,道不尽。竞争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幼蝶与自作的茧竞争着,看是茧永远困住了幼蝶,还是有朝一日幼蝶能破茧而出。于是,幼蝶先是在茧中慢慢成长,生出细弱的翅膀。在阳光雨露的爱抚下,她终于苏醒了,在茧中挣扎着,接着,她细弱的翅膀逐渐变得坚毅有力,直至将丝茧击穿,重获新生。我们不是柔叶般的蝴蝶,或许也永远体会不到那挣扎的痛苦。事实上,大多数蝴蝶都赢得了这场决定命运的胜利,可以骄傲的在花丛间起舞,阳光终于在风雨后变得更加明丽。这又给我们何种启示呢?我想那蝴蝶一定会非常感激自己,感激自己亲手编织的小小的囚牢。因为没有那个茧的束缚,她就不会有突破束缚,沐浴阳光,游览世界的愿望;没有茧的束缚,她那华丽的翅膀也只是可怜的点缀和装饰,无法坚毅到能承受露珠之重,无法带她飞到她想飞去的地方。正是在茧中痛苦挣扎的经历,才使她磨砺了勇气,树立了信念,使她知道偌大的世界,不只有花浆,还有更多生存的竞争,当她再面临这些竞争时,她就会勇敢面对,就会有破茧而出的力量和信念。竞争就是这样神奇的东西,让你在痛苦中磨砺中不断累积力量、勇气和信念,让你不断充实,完善自我,让你拥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能力。即使输了又何妨?你已经成长进步了一大截,得到了你所需要的力量、勇气和信念,这不是天大的收获,天大的快乐?!这也就是说,阳光不总在风雨后。竞争让我们痛并快乐着,而不是赢了竞争,痛过之后才快乐。而且这快乐无需人死命发掘,只要你乐意享受,随时可以取走。因此,不要对竞争恨得咬牙切齿,不要对你的竞争对手大动干戈,既然竞争让我们痛又能让我们快乐,不如来个竞争也共赢吧。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等等,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她却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及感悟,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你没有资格不幸福一个醉汉,踉踉跄跄走在马路上,左手拿着酒壶,右手捶胸顿足,仰天长啸:“我不幸福啊——”你没有资格不幸福。起码你还生活在一个安定的社会。假若你到了叙利亚,你会觉得之前的你,是何等的幸福。一个战火频仍的国家,到处都是血腥,随时都会有死亡,正常的社会秩序不复存在,唯一的主题就是战争。即便是一个13岁的懵懂男孩,也要拿起亡父的枪奔赴战场。战争带给人们的,只有伤害,那些无辜的人民,整天都在极度的恐惧中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面对他们,你还有资格说你不幸福吗?起码你还健全。都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事实却是,为什么你是健全的,而有的人却要依靠轮椅,依靠假肢度过一生?这公平吗?你可以灵活自如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他们呢?他们要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去适应这个世界,而这个过程,正是最难熬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承受的痛苦,是身为一个正常人的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你还有资格说你不幸福吗?起码你还活着。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只要活着,你就可以用双手去创造明天;只要活着,你就是幸福的。你有什么资格抱怨你今天的不幸福?你所抱怨的今天,正是昨天死去的人所奢望的明天。既然你不幸福,那你愿意与那些逝去的人一同而去吗?想想他们,你还有什么资格说你不幸福。起码你还有自己的亲人。如果一个人活在世上,无依无靠,连亲人都没有,那是多么可悲。亲人能带给我们的太多太多,是谁从小将你抚育成人?是谁在背后始终支持着你,不离不弃?是谁默默关心你的一切?是谁能够做你亘古不变的依靠?是亲人啊!是亲人!那些没有亲人的人,才是这世上最可怜、最可悲的人。而你,有什么资格说你不幸福?安逸的生活过久了,稍稍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你抱怨自己的不幸福,但你却忘记了那些一直在底线上挣扎的人们。对于他们,你没有资格不幸福!不要窥视他人的幸福幸福是什么?此话一出,脑中立刻涌出许多老生常谈。一直以来我无法给幸福下一个精准的定义,但经历了十余载春秋后,至少我懂得了:与其做幸福的窥视者,不如做幸福的实践者。我曾看过一个话剧。话剧的主人公是一位小皇子。在世人眼中,他拥有别人所奢望着的一切——至尊的荣耀、无上的权力、不尽的财富。然而只有他自己明白这一切的虚无。没有希望,皇位终究属于天资聪颖的皇兄;没有事做,天下太平,众臣尽忠,国泰民安;不能爱人,父皇替他选好的名门千金并不值得他青睐。小皇子每日最爱做的就是驱车去郊外,隔着一条不宽的溪流静望着对岸那个农夫的女儿,那个有着夜莺般歌声、漾着蜜的嘴角,和一双编织美梦的巧手的平凡姑娘。在他远远投出的目光中,满溢着不加掩饰的羡慕和深深的落寞。于是台下的我忽而顿悟:身上带着天赐光环的人,说不定也在窥视着他人微小的幸福;他们是上天的宠儿,也是尘寰的弃子。话剧如此,现实亦如此。而现实中的我,也曾有过一段近似灰暗的时光。高一刚入学那会儿,我仍未戒掉初中养成的随性不羁。我被迫从大解放般的悠然假期扯入陌生冰冷的学习环境。厌学、叛逆、抵触心理一触即发。我浑浑噩噩,仿佛身体里流淌的不再是汩汩的热血而是凝滞的水泥,瞳眸不再是少年人该有的澄澈而是黯淡得如同无机质的砂。压抑吗?麻木吗?望着急速滑坡的成绩和周围人绽开的笑靥,我扪心自问。杂乱无章的脑中忽而有了清晰的回路——我要改变。窥视幸福的双眼透出一丝光亮,心锁洞开。有希望?——是的,要有希望。人生中最关键的三年刚刚开始,即使路途遥遥无期,但终点就在前方。再小的数字经无数次累加也可能大得惊人。有事做?——是的,要有事做。年轻的心不应早早凋萎,时间的沙漏不曾止息,岁月的年轮环环镌刻,无悔年华,怎可虚度?能爱人?——是的,要能爱人。空白的朋友圈只会荒芜了青春。消除“生人勿近”的磁场,敞开心扉,学会接纳他人友好的善意吧。完成了这些,我有种如释重负的快感,如破茧成蝶,如凤凰涅槃——我终于从幸福的窥视者,蜕变为幸福的实践者。无论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于世,都不应窥视他人的幸福,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去争取,去追求,去实践,去拥有。心中知足,自然幸福知足者常乐。我们常常抱怨自己比不过别人,愁云满面,殊不知幸福就在身边,是我们不知满足,不善于发现。知足,究竟怎样才算幸福呢?因人而异吧,有些人热衷于功名利禄,有些人沉醉于追求自然,而有些人粗茶淡饭却仍怡然自得。也正由于这些差异,才产生了幸福度的差异。你生活条件不比人家好,但并不代表你不比他幸福。生活条件等都是身外之物,既为外物,那便是易于改变的。而人的内心就不同了,同样对于一件香奈儿衣服,你可能会奢侈得心疼,心中满足得无可救药,可人家千金大小姐呢,不屑一顾甚至蔑视你没出息。但即便在这一切外物上你都输给了她,可你比她知足,你就比她更容易幸福。这不是什么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胜利法”,这是赤裸裸的事实。“足”的标准因人而异,可纵使你生活再不济,退一万步想,你还活着,你还可以看到今天的阳光,你就应该知足。有人会笑,说:“活着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有什么值得满足的?”我不否认。但当我们按着生活的轨迹各司其职时,又有多少人生命垂危着!他们可能在沙场上浴血奋战,可能在医院里与死神搏斗,也或许是遇到了飞来横祸。人生总有太多不如意,有太多意外巧合,你还活着,还有资格去希望憧憬,去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