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醉翁亭记》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篇讲读课文。该单元所选课文,出最后一课是五首古代诗歌組元外,其余四课《小石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均为古代游记或名胜,都是历来传颂的名篇。《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随遇而安、乐观旷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在这篇酒后的记游文中,如诗如画。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体会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寄托。二、说学情在学这一课之前,八年级学生仅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了近20篇文言文,积累了不少文言词汇,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断句诵读、背默翻译,应都不是问题;但学生年龄偏小,生活条件优越,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众人的关爱之中,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处境,所以理解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随遇而安、矿大乐观的情怀,会有一定的难度。三、教学目标:新课标的要求,7—9年级的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而且八年级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至关重要,这也是课标中所说的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该课思想内容和形式表达完美统一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情感朗读,积累文言实词,背诵、翻译全文。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融情于景的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3.领会作者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志趣和追求。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把握文言词语的含义,通畅的翻译课文。第二课时,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其作用。三、说教法运用.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课的特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1.导读法。这篇课文富有诗情画意,语言优美,适宜采用采用情感朗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我将通过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男女生分开齐读,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2.方法指导(什么教法):强调“留、删、补、换、调、变”翻译六字诀,并使之熟练运用。培养学生素译(不借助翻译工具书来翻译)的习惯与能力。3.情景教学。课文所写醉翁亭周围的环境优美,风光秀丽,我将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作者寄情山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思想感情。4.设疑引导。通过教师设疑与学生自主、合作解疑、探究,解决本文重点、难点。四、说学法指导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的方法。1、诵读法。在诵读中划分朗读的节奏,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和情感美。2、圈点批注法。在诵读中圈画出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唯美的句子,养成圈点勾画这一受益终生的学习习惯。3、情景感知法。让学生在多媒体图片欣赏中感受醉翁亭秀美多变的环境美,感悟欧阳修被贬谪后寄情山水的情怀。4、自主合作探究法。自己借助工具书或网络,疏通文意,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本文的背景。合作探究本文难点——作者渗透在本文中的思想感情。五、说教学过程下面我简要阐述我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激发共鸣(预计3分钟)(二)、熟读成诵,疏通文意(三)、理解词语,翻译课文(四)、理清脉络,感受醉之真意(五)、对比阅读,深化理解(六)、品味语言,感受言简意深,片语传神的艺术特色(七)、课后小结,布置作业(一)、新课导入,激发共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醉酒诗三千。自古以来,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饮者万万千,醉者千千万,而这其中的情味不尽相同。“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的这句话道出了文人饮酒的天机。一个不胜酒力的文人,醉心的不是酒,那会是什么呢?今天就我们就一起漫步醉翁亭,感受醉翁之意吧。(二)、熟读成诵,疏通文意听多教师范读(扫除文字障碍),指导学生自读、男女生分开齐读。要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感受到《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优美的景色令人陶醉。(三)、理解词语,疏通译文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既画出停顿节奏,也画出重点词汇。在此基础上,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并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按“留、删、补、换、调”五字诀要求,翻译课文,疑难句子在小组内合作解决,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师生一起解决。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最后,老师出题检测。(下面红字只在课件上显示)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往来而不绝.者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负.者歌于途杂然..前陈者:觥筹..交错山肴野蔌.云归而岩穴暝.伛偻..提携饮少辄.醉射者中,弈.者胜2.准确翻译下列句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5.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四)、理清脉络,感受醉之真意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但读罢却让人觉得不仅仅是在记山记水,而是融入了作者许多的思想感情,作者自己也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写景抒情相结合是这篇文章突出的特色,学习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笔下的风光美,更要感悟作者融入在其中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安排一下环节引导学生全面领会课文内容。1.让学生自主、合作,概括各段所写内容及表现侧重。(多媒体图片展示)①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侧重表现醉翁亭周围蔚然深秀的山水美。(画出文中精美的写景的句子)②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侧重表现山中朝暮、四季多变的景色之美。③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侧重表现滁人游乐、众宾欢乐的人情美。④写日暮醉归,点出“醉能同其乐”的文章主旨。通过学生自主、合作讨论学习和教师借助多媒体图片播放的讲解,学生们对文中所写的美丽多变的自然风景和滁人出游宴饮的快乐会有些许的感受。能初步悟道贯穿于全文的感情基调——“乐”。为下面感悟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2.我们知道不少文章都有一个最能揭示主旨、涵盖内容的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这个词语或句子就叫“文眼”。“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透过“文眼”就可以窥看文章的主题思想,理清全文的脉络,掌握文章各部分间的相互联系。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基于这项考虑,我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讨论分析这篇课文的文眼是什么?我利用多媒体动画依次列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探究。1.找出贯穿课文始终的一个或两个词,并分析这个词能否揭示课文主旨、涵盖内容、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2.画出每段写“醉”和“乐”的句子,并分段分析“醉”与“乐”的原因。3.“醉”与“乐”同时贯穿于课文始终,二者有着怎样的联系?明确:1.通读全文学生不难发现“醉”字和“乐”字贯穿全文始终,并具有题干所述的作用。2.①第一段写先写醉翁亭周围“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的景色,而后说“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见这里是因山水之美而“醉”而“乐”。②第三段作者先写滁人的出游之乐、太守宴众宾欢之乐,最后才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可见这里是因滁人乐、众宾欢而“醉”而“乐”也是进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而喧哗”,太守颓然乎其间的“宴酣之乐”。③最后一段,作者明确说出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见太守的乐是乐人之乐,即与民同乐。综上所述,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3.“醉”和“乐”是表象和实质的关系,是因“乐”而“醉”,“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将游玩观赏之乐融化在宴饮之中。(五)、对比阅读,深化理解自己借助网络,了解两篇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写作的背景(提前布置),合作探究分别表现了范仲淹和欧阳修怎样高尚的胸襟?明确:这两篇文章作于同一年,都是在相同的社会背景和心境下写成的。但这两篇文章在创作动机、所写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差异很大。①《岳阳楼记》表现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写作目的是明确自己的胸襟并规劝朋友学习古仁人的思想感情。②《醉翁亭记》则表现了欧阳修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不以个人得失而或喜或悲,心系百姓,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六)、品味语言,感受言简意深,片语传神的艺术特色本文仅四百多字,却写出了复杂多变的景物和情景。言简意赅,片语传神,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它完美地体现了作者“言简而意深”的论文主张。且课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教读这篇课文,这些绝不能忽视。为把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我会让学生再读课文,画出文中凝练传神,韵律和美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其语言的凝练性和情景交融的特点。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等句子。(七)、课后小结,布置作业课后小结:通过两堂课的学习,我们把握了课文朗读的节奏和情感,积累了一些实词的含义和一些虚词的用法,明确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和不以个人得失而或喜或悲的随遇而安情怀。了解了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及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为我们今后的写作提供有一定的借鉴。布置作业:1.朗读并背默全文2.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B.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C.行者休于树于:D.临溪而渔4.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B.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5.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6.学习作者写景的顺序,写一篇游记,并融入自己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