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题和实施方案的撰写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家康(H)67265278(M)13073399503Email:panjiakang43@yahoo.com.cn讲座要点: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准确选题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题(一)课题类型(二)选题的基本原则(三)命题应科学、准确、合乎逻辑(四)完整、合理地构建子课题三、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子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准确选题的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使我们实现由“经验型”向“理性型”、“学者型”的转变,促进理论积淀,提高应用理论的能力。(二)准确选题的意义:1.有助于把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起来,在纷繁的问题中找到相对容易解决的突破口,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有助于在研究探索中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加深对新课程思想的认识和理解;3.有助于从实践层面上理清研究的思路,克服研究的盲目性,提高研究的实效;4.有助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运用集体的智慧,形成研究的合力,并获得共同提高。通过课题研究,与自己的过去相比,将会有五个“不一样”:思想境界;理论学养;能力水平;信息意识;学术胸襟。二、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准确选题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曾说:“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已经是前进了一步。”(一)课题类型:学校一般申报的课题为:1.综合课题如:《注重人文关怀,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学校人文与科学精神融合发展的实践研究》2.德育课题如:《初中学生“关爱、感恩”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渗透儒家伦理思想,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营造和谐的师生心理氛围,提高德育实效的研究》3.学科课题如:《新课程改革中有效教学策略及应用的研究》《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策略的研究》4.其他课题如:《教师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状态及对策研究》《弘扬“传道、授业、解惑”思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中国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基于数字化系统的学习质量管理与评价研究》(二)选题的基本原则1.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具有研究、应用和供借鉴的价值:①教育、教学新要求与教育、教学现实之间的差异;②有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尚未有规律性的认识和理性反思;③工作中所遇到某些影响深远的问题或困惑。2.具有相关的教育理论依据①教育文献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例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部分等。②现代教育理论例如:情感心理学教学理论(罗杰斯);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加涅)、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奥苏伯尔);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元认知学习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尤·巴班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等等。③我国古今的教育理论包括:立志、乐学、持恒、博学、慎思、自得、笃行(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朱熹、王夫之、陶行知、叶圣陶等各家学说)。3.能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付之实践操作:①密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②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③帮助课题组人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研究的基本素材。4.能促进学生、教师和学科(或学校)的协调共同发展;5.具备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①具有团结协作、好学肯干、锐意进取的课题研究成员集体;②能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③所需资料、设备、器材、场所、经费能自筹解决;④课题负责(主持)人的专业技术职称、专业特长、研究经历和成果等合乎要求。(三)命题应科学、准确、合乎逻辑1.可参照选题指南,但必须切合实际,切忌照搬。例如:“十一五”规划课题选题指南(部分摘录)①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样化实施模式研究③中学艺术课程实施研究④高效的学科教学模式研究⑤各科教学策略的优化与指导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证研究⑦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⑧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模式、途径及评价的研究2.命题时常犯的一些毛病(举例以德育、学科课题为主):①选题太大,缺乏研究、应用价值;②不合逻辑的推断;③含义表述不当;④遣辞繁琐,不够简练;⑤偏重理性研究,或理想化,不易操作。(四)完整、合理地构建子课题子课题(研究内容)的构思、分解原则:①完整、合理;②相对独立、互不交叉;③可操作。例如:《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竞争心理培养的实践研究》①以公平、民主为基础的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②多层面竞争的班级组织的组建;③形式多样的班级学生竞争活动的开展。《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的研究》1.课堂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2.学生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3.课外科技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实践探索。三、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子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一)实施方案的基本结构:①课题的提出②概念的界定③理论基础④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⑤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⑥成果形式⑦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⑧实施步骤(二)撰写要求题头:苏州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方案苏州市虎丘实验学校____课题组执笔人________一、课题的提出提出一个研究课题,一般是从教育背景、现实况状、研究基础和现实意义(或者说是从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等四个方面去思考的。1.教育背景:即发展了的教育形势、新的教育观念、思想、要求或教学理念、方法、技术、手段等,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重要影响。例如:课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提出的: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现实状况:本校(或本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状况与变化了的教育背景存在着的差异中必须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但这一部分的描述必须注意不要全面否定我们自己经历过的过去,现在我们是对过去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认识的自觉完善,而不是一场教育的“彻底革命”,否则是对新课程改革本意的曲解。3.研究基础:课题组对研究课题所涉及的某些方面已经有了某些探索和思考,或曾经研究过某些相关的课题,由此为该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探索基础。4.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作用或影响),包括课题研究本身和之外两个方面。这一部分篇幅一般控制在一张A4纸内(即800字左右,约3:2:2:1)。二、概念的界定指主课题的命题中容易产生异议的一些重要词语的内涵,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等。如果不存在有异议的词语,就不必去写了。例如:《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研究》就没有界定概念的必要;而《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中的“教学策略”是一个内涵弹性很大的词汇,既要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又加上了“语文”、“课堂”的修饰词,其内涵的个性倾向十分突出。因此,将其内涵给予界定,既有利于课题组成员把握研究重点,又能为课题论证人员对课题主题的理解提供重要的参照依据。注意:不必阐述课题研究的重要观点。例如:《学习困难生的预防和矫治策略研究》所需界定的核心概念是“学习困难生”。学习困难生,即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而学习效果低下,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学困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困生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狭义的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本研究课题涉及的学习困难生概念特指狭义的学困生,即指智力水平虽无明显缺陷,但非智力因素水平较低而导致不能完成一般学生能完成的学业任务,达不到一般学生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的学生。三、理论基础(理论假设)要想较好地找到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就必须首先思考支撑课题最重要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寻找所需要的理论依据。但是,如果我们只搬用一些名人名言或教育理论、教学原理,却没有自己的认识,就只能给人一种囫囵吞枣、乱贴标签、缺乏理性思考的感觉。而这些认识又不必详加析理,只要以阐述观点的方式充分地说明自己的见解,以达到所依据的理论与自己见解的较好融合。例如:《初中生互动合作、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应从学习的本质、学习的有效方式、学会学习的基本教学策略这三方面来思考,去寻找相应的教育理论。1.建构主义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指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可见,从本质上讲学习是个体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界环境(教科书、问题情境等)提供的信息进行自主内化,建构成属于自己的新的知识框架和经验而实现的。因此,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内化创造条件。由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不同,必然存在着内化进程和程度的差异。2.互动合作学习理论:叶圣陶先生认为:“把教师的要求变成学生的需要是教学的最高境界。”《面向每个人的学校》(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师资培训教材)一书指出:“学生和自己同伴彼此之间进行的合作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取之不尽的源泉。看来,现在的学校和课堂如果不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组织教学,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了。”显然,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应体现在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把自己对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变为学生认知内化的心理需要,变为学生积极自主开展的思维活动。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客观差异,这就会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来自不同个体、不同程度的困难。而合作学习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思维的缺陷,从而提高内化的效率,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以及生生互动方面也有其积极作用。教师应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根本目的,恰当、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但绝不能盲目地去追求合作的形式化或匆忙地走过场。3.元认知学习理论:所谓“元认知”指的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思想或学习活动的认知和控制。据此我们认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实现自主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让学生拥有终生受益智力财富的根本。它不仅应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学习方法及自我主动地调动智力因素,还应包括让学生学会认识和调控自己,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激励和补偿作用。四、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目的”即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试图达到的主要研究目标(课题的假设);“研究内容”则是指将主课题分解为哪几个子课题以及每个子课题的具体研究任务。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子课题之间应具有较紧密、合理的逻辑关系。子课题分解好后,要将其研究要点简单扼要地表述清楚,以便落实在具体实施之中。例如:《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包括:①探究性学习理念下的教材分析;(简述“研究要点”略,以下同)②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③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研究目的: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初中数学教材适用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分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开展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旨在探索数学教学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规律,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和能力。再如:《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的研究》的研究目标:通过对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科技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探索培养初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基本规律,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性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五、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1.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还可以运用数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