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作者:代青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03期摘要:女性意识是相对于男性意识而存在的,是女性作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对社会人生以及女性绚丽多彩的情感生活、内心世界的独特把握和感受。中国文学中女性的主体意识一度扼杀地非常彻底,而女性文人们却勇敢地从迷失走向觉醒,女性主体意识脆弱变得坚定。本文主要就唐朝至五四时期女性文人创作来分析女性意识的渐进发展,从而透视出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颠覆性意义。关键词:唐朝至五四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女性主体意识【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3-0068-02一、引言本文所涉及的女性文学是指女性文人自己亲身参与文学创作的范畴,而并非宽泛的,凡是涉及女性题材,女性主题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基础的文学范畴。本文将研究时间划定在唐朝与五四时期之间,其理由为在唐以前的作品中多数女性文人都表现出对占有主导地位的男性文学的一种依附与模仿的痕迹,借以文学为手段,试图在此领域追求与男性的同等,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寻求到自我价值的升值。笔者认为才是真正出现了女性文人独立表达个人主体意识的文学新现象是从思想、文化都较为开明活跃的唐朝开始,期间有宋代的兴盛突破,有明清的扼杀压制,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种探索才得到了真正主流文学文化的认可。二、传统中国女性生存状态中国古代农业宗法制社会男权机制塑造了女性的配角地位。随着私有制的出现,母系氏族大权旁落至男性手中。以至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女性一直处于历史遮蔽之下,只是作为男权制度神话中的一个消失者和缺席者,女性鲜活的生命和热烈的情感处于囚禁和封闭状态。社会的统治均以儒家宗法伦理为序,而其中男女、夫妇之间的伦际关系是最为基础的规龙源期刊网范。“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女子“无才便是德”,应遵守“三从四德”的妇道等等,从伦理上把妇女既定在了卑微的“伏子人也”的从属地位上。后世还进一步将这男女伦际关系的儒家教条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乃至于法化,更彻底地残杀了广大女性人格和自尊,活生生的人被当作了一种存在的客体、一种的符号、一种宗族繁衍的工具,任由男性的好恶来决定她们的生存境况命运,彻底否定了妇女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存在的合理性,被剥夺了包括独立生存权在内的许多应有的人生权利。三、唐朝至五四新文化时期女性主体意识演变(一)唐代女性文人主体意识的萌发高度发展的封建文明以及对道教的推崇给唐代女性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这种觉醒仅仅是相对于其他朝代被泯灭了的女性意识而言的,只限于女性作为人对最初级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她们试着用女性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世界,并试着以女性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去评判社会现实。在此情境中,她们逐渐明确了男女地位的巨大差异以及女性性别给她们带来的束缚,性别压抑的不平使她们萌生了反抗意识,她们无力改变严酷的现实,但她们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中真实地展示了一群反抗封建礼教,敢爱敢恨的美丽女性。鱼玄机,李冶,薛涛三位女冠诗人,花蕊夫人、黄崇嘏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薛涛曾“因罪”被罚赴边,其中《十离诗·竹离亭》:“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以独傲万类的雪霜之姿,竹的苍苍劲节自喻,作为一个弱女子,她不仅有哀鸣,更有据理陈述和申辩,隐藏着讽喻和抗争。花蕊夫人的《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诗人用鄙视和愤怒的口吻对后蜀君臣的屈辱投降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在对懦弱男性的痛恨和怒骂中发现了自己作为女性的力量与价值。唐代的这些女诗人正是通过她们的笔墨与行动反映了她们生活中的怨恨悲愁。她们的主体人格不顾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秩序的威胁而对自身实现趋向进行自我肯定,对自己生命价值进行发现、思索与追求,真正开启了女性觉醒的新纪元。(二)宋代女性文人对女性自主意识的升华宋代其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时代,是一个转折点。历史给女性强加的重负是没有实质改变的,可是从如宋代后妃干政的合法化,垂帘听政,宋代女性还有较大的财产权,女儿可以获得相当于儿子那份一半的遗产,婚后妻子可以控制自己的嫁妆,再婚时甚至可以带走等情形来看宋代的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有了些许的提高。这样一来也使得女性文人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书写自己的世界。龙源期刊网李清照是不得不提的先驱人物。她不希冀对男性文学的模仿,她的词是纯女性的,以自己的性别维度去体验生活,即使生活并不那么近人意,但也不需要掩埋自己的真实情感。“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倜傥洒脱、自信乐观气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情壮志不亚于大丈夫;“不如随分樽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崇尚独立人格的意识;“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应情而发”,“风神气格,冠绝一时”的自我风格,一切都让李清照成为女性们最强有力的代言人。朱淑真在诗中以自我解嘲的方式表达了初始觉醒的思想。“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还有“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新雷震一声”,“当时寂寞冰霜下,两句诗成万古名”,“凭阑观雪独徘徊,欲赋惭无咏絮才”等等,书写时心中充满矛盾,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对知音的渴望,对自我才华的肯定,对自我实现的期待。宋代女性强烈地在以自己的方式追寻着自我独立,不惧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打破陈规,勇敢说出女性的心声,为以后的女性文人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突破基础。(三)明清女性文人挣脱桎梏的反抗明清是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商品经济活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的转折时期。整个社会在繁华新兴的躯壳下隐藏着不安与反叛,文化领域本身相对的多样性,开放性,自由性成了人们发出对最高统治集团,对泯灭人性的制度伦理反对,声讨的最佳阵地。女性文人终于从闺门走出,走进社会。最有解放意味的女性莫过于秋瑾了,她打破了前人(女性)从不敢打破的男性至尊地位的格局并以平等人格来唤醒女性的激情。《满江红》“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杰出。良玉勋名襟上泪,云英事业心头血。快摩擎、长剑作龙吟,声悲咽。自由香,常思熟。家国恨,何时雪?劝吾济今日,各自努力。振拔须思安种类,繁华莫但夸衣块。那弓鞋寸太无力,宜改革。”这首词绝不仅仅只是提出要改革裹脚之习,她震撼了传统的男性至尊的人格理想,塑造新鲜的“摩擎长剑作龙吟”的女性形象,以“自由香”、“家国恨”唤起女性超越”女为悦己者容”的传统的自我体认。(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自主意识的真正爆发19世纪末女性主义在西方发展起来,女人和男人同工同酬,获得了一种表面上的政治、经济、职业的平等。这对20世纪的中国那场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许多作家接受了人的‘个体本位价值’观念,或叫个性主义思想,这种个人主义思想,”对于历来只强调君权、族权、父权、夫权而不强调个人权利的中国人来说,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巨大改变,也是”人文精神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兴的女性主义,”强调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和性别心理差异,使得整个社会由以男性为中心逐渐转向女性自身的发现和对女性心灵独特性的重视。”女性通过写作,传播自己长期被忽视的独特的存在,终于从文学的被叙述步入自我龙源期刊网话语言说,女性世界的故事在冰心、庐隐、萧红、丁玲、冯沅君、凌叔华等女性作家的笔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这种存在性的言说与传播是女性主体性意识觉醒的一大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第一个最早也是最尖锐的提出女性的本质,男女爱和性的意义的文章。苏菲意识到应该做自己灵魂的把握者去追求灵与肉的完美契合。这种激情洋溢的女性倾诉呈现了女性在遭遇爱情时矛盾、情花翻卷、爱意弥漫的女性心灵世界,不仅是尺度的突破,还是对传统的大胆颠覆。此时的女性作家们采用一种全新的审美观点——女性审美观点。”这一观点以女性的审美意识为基础,用自觉的女性眼光,以女性的立场和感受,通过刻画真实生动的女性形象,来高扬自己女性的审美理解”。她们非常豪迈地向封建社会宣战:”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四、结语纵观此期间的女性文学世界,分外精彩,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深入人们骨髓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也受到了巨大的动摇。虽然不会达到颠覆男性文化为中心的整个社会秩序的地步,尤其是女性文人的率先觉醒,使女性打破了在男性社会的“失语”状态,找到了自己应有的社会存在感,女性正在找回失去了几千年的起码的尊严,在做回真正的”人”,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她们的承受,压抑,觉醒,追求,奋斗才有了今天女性在社会的价值与意义,也是她们让我们开始书写女性历史精彩的下一篇章。参考文献:[1]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1957[2]谭正碧.中国女性文学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3]康果正.风骚与艳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4]王金寿.易安词女性意识再评价[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3.2[5]赵莉.评鱼玄机作品的女性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5[6]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龙源期刊网[7]雷岩岭.看·说·女人的示众——当代文学作品中女人的两种”示众”[J].湘潭大学学报,2004.1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