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苹丹毒的临床表现丹毒的治疗和护理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丹毒(erysipelas)丹毒也称流火,是ß-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粘膜微小损伤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所致的炎症。本病是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肤感染。致病菌由微细的皮肤或粘膜的损伤侵入皮肤引起组织发炎,或通过血行感染,也可由污染的器械、敷料等间接传染。颜面丹毒系由鼻、咽、耳等处的病灶引起。足癣和下肢外伤可引起下肢丹毒。丹毒的定义丹毒的发病原因丹毒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部分丹毒患者有淋巴结肿大、压痛。丹毒好发于足背、小腿、面部等处,多为单侧性。幼儿及年老体弱者可继发败血症。一般呈急性过程,少数丹毒患者可反复发作,形成慢性丹毒,遗留淋巴水肿。丹毒患者发热、寒颤、体温可高达39℃以上,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丹毒起病急剧,皮损为片状鲜红浮肿性斑片,迅速向周围扩大,境界清楚,严重时出现水疱或血疱,自觉疼痛,皮温升高,触痛明显。发生在小腿丹毒者因高度肿胀、皮肤粗糙增厚称为象皮肿。•小腿下段踝部丹毒丹毒的临床表现39床杨巴图58岁主诉:右下肢皮肤破溃伴创周红肿1周。病史:患者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自行发现右腘窝出现“血疱”,并逐步出现周围红肿,1天后出现右下肢大腿红肿,疼痛明显,2天后出现腘窝皮肤溃疡,曾于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丹毒感染”,曾外用“美宝软膏”治疗(具体不详),经治疗后红肿未见明显改善,右下肢红肿较前加重,并出现高热,最高可达39℃,经药物处理可降至正常,现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5-1-6来我院就诊,以“1、右下肢软组织感染;2、右下肢皮肤溃疡”收入我科。患者目前精神尚可,无既往病史。病历入科后测量生命体征:体温:36.5℃,脉搏:76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35/80mmHg;专科情况:右下肢红肿明显,以右大腿以远为主,右小腿、右腘窝肿胀明显,压痛(+);右腘窝可见多处溃疡创面形成,创面表皮脱落,创基焦痂形成,创基污秽,痂下可见少量积脓,未见明显窦道形成,创周皮肤红肿,局部皮温较高。右侧足背动脉较对侧稍减弱,左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病历诊断:1、右下肢软组织感染;2、右下肢皮肤溃疡;诊疗计划:1.入院后给予完善各种化验检查,如血尿常规、血型、生化全套、凝血功能、血管彩超等。2.给予休息、抬高患肢、加强局部清创换药,外用抗炎及促生长药物,充分引流积液,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应用药物活血化瘀等治疗。病历丹毒的治疗治疗原则积极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甲硝唑静滴,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全身治疗积极治疗局部病灶如足癣、鼻炎等,下肢应抬高患肢。病灶治疗对症处理。支持疗法50%硫酸镁湿敷,外用抗菌素类软膏:如百多邦软膏等。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局部治疗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手术治疗感染较深创面以及坏死组织必要时行清创植皮术。功能锻炼愈后及时外用抑疤药物,适度行肢体功能锻炼治疗。丹毒的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菌感染有关3、潜在并发症:脓毒症、血栓性静脉炎4、焦虑与发病突然、病情严重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预防感染的知识2、疼痛与创面刺激有关丹毒的护理措施1、防治感染,维持正常体温(1)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适当的床边隔离。(2)加强口腔护理:丹毒因需长期大量使用抗感染药物易致病人菌群失调,要注意观察病人口腔有无真菌感染。若发生感染用1%~4%的碳酸氢钠溶液漱口。(3)密切观察: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变化。(4)维持正常体温:给予物理降温或按医嘱应用降温药。(5)加强营养支持,以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6)适当抬高右下肢,局部制动,以利于炎症局限和消退。(7)患者高热时及时做血培养,以利于确定致病菌和及时治疗。(8)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积极行创面换药治疗。丹毒的护理措施2、减轻疼痛的措施(1)、减轻疼痛的非药物方法有精神放松、引导和转移注意力、音像良性刺激等。患肢抬高位,利于创面水肿消退,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同时给予大型远红外线灯持续灯烤治疗。(2)、一般性镇痛药,应选用多种剂型、多种途径给药。一般分为: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派替啶、芬太尼;非麻醉性镇痛药如曲马多、保泰松;镇静催眠药如苯巴比妥、安定等。丹毒的护理措施(1)脓毒症:注意病人有无寒颤,高热,头晕,头痛,脉搏及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多,血培养阳性等全身脓毒症症状,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2)血栓性静脉炎:嘱病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适当活动关节,以预防血栓性静脉炎。3、观察和防治并发症丹毒的护理措施关心和体贴病人,由于病人腿部肿痛,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依靠别人照料,以及对本病不了解而产生焦虑、忧愁、恐惧不安的心理,对此,护士应耐心向病人讲明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告知病人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此病是可以痊愈的,以此消除病人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