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名词解释1、发育: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有时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分蘖芽产生、气孔发育等。2、比叶面积(SLA):比叶面积也称叶面积干重比,为叶面积与叶干重之比,在某种意义上是叶子相对厚度的一种度量。SLA易受环境和个体发育变化的影响。3、作物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数表示。4、基本营养生长期: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5、种子的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6、作物的品种基本营养生长性:不同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各异,这种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称为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7、作物的生育时期:指某一形态特征出现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并以该时期始期至下一时期始期的天数计。譬如,稻、麦类作物的分蘖期,指的是分蘖始期起至拔节始期止之间所经历的天数。8、/种植指数:一年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指某一生产单位全年作物总收获面积占总耕作面积的百分比=作物总收获面积/总耕作地面积)9、LAI-D:叶日积,综合反映了叶面积和生长日数两因素。10、GSUI:GSUI=利用生长季日数/365,生长季日数包括套作共生期及秧苗田期11、茬口:茬口是作物在连作或轮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12、/蹲苗:为使幼苗更好地生长,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茎叶徒长的技术措施。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二、选择题1.在生态适应性相同的作物,虽然有生长在一起的可能性,但是还不一定就适合间混套作。应在/在生态适应性大同的前提下,还要生态适应性小异,即在适应的程度又有不同。2.耕作学所研究的很多内容都与土地保护有关:/诸如农业结构、土壤肥力与管理制度、合理作物布局、农田防护、少耕免耕等等。3、地貌影响作物布局,随着地势的变化,在作物结构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在我国北方,地势从低到高,作物分布规律大致是:/棉花→玉米→冬麦、糜谷→喜凉作物(油菜、豌豆、春小麦、青稞)→林地→草地→荒地4、田间结构指作物群体在田间组合、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5、复合群体垂直结构是群体在田间的垂直分布6、间混套作的水平结构:作物群体在田间的横向排列7、即能翻土、松土又能碎土的土壤耕作措施是翻耕8、根系生长较为适宜的理想耕层结构一般认为耕层中总孔隙度为:50%9、轮作区的大小应该是:平原区可大些,丘陵山区可小些;机械化为主的地区要大,以人力为主的地区要小10、群体物候期的判断标准是:始期10%盛期50%11、多熟种植中研究的重要内容是12、地貌影响作物布局,随着地势的变化,在作物结构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在我2国北方,地势从低到高,作物分布规律大致是:同第三题13、犁底层隔开了耕层与心上层之间的水、肥流通。对于土层薄、沙砾底易漏土壤的地区来说,犁底层应该有保水保肥、减少渗漏的作用14、在就田快而言,目的在于调节地力,减轻病、虫、草害的轮作属于时间上的轮作15、各种作物都有自己一定的生长期。在单作的情况下,只有前作收获后,才能种植后一种作物。16、间距在肥水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可适当窄些相反在差的情况下可宽些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17、在确定行数时,一般高秆作物不可多于而低秆作物不少于边际效应所影响的行数的2倍。18、在风蚀地区,土壤耕作应创造紧密的表土层,减少耕作次数,保持良好的表土结构。19、复种方法有多种,可在上茬作物收获后直接播种下茬作物,也可在上茬作物收获前将下茬作物套作,还可以采用育苗移栽。20、间作的作物播种期、收获期相同或不相同,至少有一种作物的共处期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直21、旱田土壤的宜耕期水分应选择在田间持水量的40%—60%22、自然状态下,土壤含水量在吸着水以下,土粒之间胶结物黏结很紧,结持力很大,土粒不易移动,加压破碎,但不变形是干硬阶段23、对春旱严重的我国北方来讲,抗旱的中心问题是抗旱播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土壤水分较少的情况下,谷子、玉米应适时旱播种,表土缺墒时玉米可以深播。24、在北方地区不同时期的耕翻效果春差秋好夏﹥秋>春早秋>晚秋25、中耕是在农田休闲期或作物生育期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26、利用冬季低温,使土壤水分因结冰而体积膨胀,而春季较暖时,引起土块崩解。扩大的土壤孔隙却不能还原叫冻融交替三、简答1、免耕种植播种的技术环节。①、要进行秸秆残茬覆盖利用前茬作为覆盖物,覆盖全田或行间,避免雨水直接打击土壤,破坏土壤结构,拦截径流,以减轻风蚀、水蚀和土壤水分蒸发。②、要利用生物耕作依靠作物根系孔和蚯蚓等虫孔增加土壤通透性,来维持一定的耕层构造状况,并促使有机质的积累和水稳定性团粒结构的增加。③、要运用化学除诱剂就是采用化学措施如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代替土壤常规耕作中的除草和翻埋病虫卵块等的翻耕作业作用,以减少大量的耕作措施。④、要采用先进的免耕播种机机具代替传统耕作农具和耕作方法利用联合作业的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然后施药、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一次完成作业。减少机具进地次数,减轻对土壤的破坏程度,也节约了能量的消耗。2、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原因?①大量有机物不能还田。②绿肥播种面积不大,且单产较低,养地的速度跟不上养分移出农田的速度。③化学氮肥大量使用,使土壤碳氮比降低,从而加速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3④土壤的雨水淋溶掉大量营养元素。⑤大量有机肥没有合理利用。3、土地休闲的优缺点?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优点主要是使耕地短暂休息,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并蓄积雨水,消灭杂草,促进土壤潜在养分转化,为以后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在休闲期间,自然生长的植物还田,有助于培肥地力。缺点是不能将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转化为作物产品,易加剧水土流失,加快土壤潜在肥力的矿化,对土壤有机质积累不利。4、免耕种植的主要技术特征?国际上认为免耕技术应具备下列特征:①在作物收获到播种前,除注射施肥外,土壤不变任何搅动;②播种由犁习、行间清除器、圆盘开沟器、凿式犁等完成;③播种后,至少有30%的上茬作物秸秆留在地表;④杂草主要由除草剂控制,单特殊情况下也通过中耕除草。5、如何理解“用地是核心,养地是基础”这句话的含义?6、垄作耕法与平翻耕法两种耕法的优缺点比较?运用垄作耕法的作物,表现早熟、稳产,但不高产,其关键问题是耕层浅,封闭式波状犁底层,影响作物后期生育。运用平翻耕法的作物,表现高产,但是晚熟而且不稳产,其关键问题是耕层疏松,春季不能及时提墒以满足作物前期的水分要求,延迟了生育期。7、间混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①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②提高产量稳定性③增加产品多样性④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⑤提高品质⑥保护资源环境8、垄作耕法的优缺点?(1)优点:①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②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约20~30%,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③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种植薯类时因垄作的土壤含水量少于平作,有利薯块膨大。④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被风吹起的土粒落入邻近垄沟,可减少风蚀。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⑤有利集中施肥,可节约肥。(2)缺点:①垄作耕法受农具限制,耕作层浅。封闭波状犁底层距表土较近,影响贮水深贮和利用心土层的水分与养分。协调能力弱,妨碍根系向心土层伸展。②固有垄作耕法用原始的木制大犁作业,效率低,在人少地多条件不便于精耕细作。③垄作耕法的耕层构造适宜作物苗期生长,但由于耕层浅不能完全足作物的后期生长,发小苗、不发老苗,作物稳产,但不高产。9、作物的生态适应性的含义及内涵?生态适应性指的是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如水稻在湿润、温热地区生态适应性强,谷糜在干旱地区生态适应性强。生物学特性是生物对环境要求的一种遗传特性,例如水稻喜湿润、暖热,它并不涉及自然环境是否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而离开具体的生态适应性是不存在的。10、间混套作的技术要求?①作物与品种选配(生态适应性的选配、特征特性对应互补、综合效益高于单作)②复合群体田间结构的配置,包括对密度、幅宽、行数和行株距、间距、带宽的确定③生长发育调控技术④田间管理技术(适时播种、水肥管理、防治病虫、早熟早收)11、简述轮作或连作的合理性?4①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②协助、改善和合理利用茬口:ⅰ协助不同茬口土壤水分养分的供应;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③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在轮作前后作物搭配,茬口衔接紧密,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自然降水和光、热等自然资源;又有利于合理利用机具、肥料、农药灌溉用水以及资金等社会资源;还能错开农忙季节,均衡投放劳动力,做到不误农时和精细耕作。12、光周期反应在栽培上的应用?四、论述1、如何理解“用地是核心,养地是基础”这句话的含义。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耕地肥力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第一,它揭示种地的两个对立面,既要会用,又要会养,两者存在着相互渗透的关系。第二,它指出通过用养结合提高单产,是植物生产发展的方向。第三,用地和养地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农民说:“地是活宝,全在人搞”,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种好地涉及天、地、人、物的不同方面,既要善于安排作物,即通过土壤合理间套复种和种植高产作物来发挥土地潜力,又要善于调养和培肥地力,即通过土壤耕作、施肥,轮作换茬等手段,创造持续高产的条件。既要处理好作物要求与土壤特性的关系,因地而用;还要协调人与地的物质交换、培养地力是持续增产的基本要求,各地都要为此形成一套相适应的使用和培养地力的方法。这就是耕作制度,它的核心是协调用地养地的关系。掌握了地力用养客观规律,地可以越种越好,可以“一亩顶两亩”,违背用养规律,可能走向反面,甚至陷入“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的困境。充分用光实际上;也就是充分用地,而光能的转化程度又取决于地力。养地是手段,用地是目的。积极培养地力,是我国粮食、粮棉复种改制获得成效的物质基础。由于“用地用地”理论是从我国农业的历史和现实特点出发的,是高度概括了耕作制度演变的实质和辩证关系,它不但为耕作学这门新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和生产应用,提出了有深远意义的基本理论和指导原则,而且引起各地生产部门的强烈反响,推动了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健康、迅速发展。2、运用耕作学和栽培学原理试分析作物田间倒伏的原因。3、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连作能一直存在于生产中。①社会需要决定连作:有些作物如粮、棉、糖等,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国民经济需求量大,不实行连作满足不了全社会对这些农产品的需求。②资源利用决定连作: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不可避免地出现最适宜作物的连作栽培,另外,有些地方因受到自然条件限制,只能种植某种作物,必须实行这种作物的多年连作。③经济效益决定连作④作物结构决定连作:在商品粮、棉、蔗基地,这些作物在轮作计划中占绝对比重,基地内作物种类必然出现单一现象,从而必然导致这些商品性作物的多年连作或连作年限延长。4、耕作学主要研究对象及在农学学科的地位?①耕作学的研究对象:耕作学亦称农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与管理体系及基础理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内容包括种植制度所研究的作物布局、熟制、种植方式、轮作与连作等和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及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对策措施如土地培肥、土壤耕作、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农田基本建设等等。②耕作学的学科地位:耕作学从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及相关学科又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属于应用学科,有较强的技术性,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