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08-09(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1)第一节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概况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第三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第四节案例分析第一节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概况一、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概况(1)水坝:国际大坝委员会的大坝(LargeDam)标准是15米坝高(或低于15米但高于5米且库容大于300万立方米),全球约有45000多座大坝,其中中国约20000多座。主坝(MajorDam)指那些坝高超过150米的巨型大坝,全世界共有三百多座,美国占居首位,拥有约50座。美国水坝数为82704座,其中高于15米的6975座,高于30米的1749座。中国是世界上水坝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拥有水坝8.6万座,其中大型水坝25800座,远多于第二位的美国(8724座)。第一节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概况一、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概况(2)水电:世界上有62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40%以上的能源,发达国家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超过70%,美国已开发利用了82%,日本到了84%,加拿大65%,德国73%,在法国、瑞士等已经达到了80%;世界上有巴西、挪威等24个国家依靠水力发电提供全国90%以上的电力。第一节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概况一、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概况(3)中国水电:我国大陆部分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944×108kW,年发电量60829×108kW·h(按8760h运行时间计),其中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16×108kW,年发电量24740×108kW·h,均为世界第一位。中国水力资源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平衡,总体来看,西部多、东部少;大多数河流年内、年际径流分布不均,丰、枯季节流量相差较大;水力资源集中于大江大河,有利于集中开发和规模外送。我国水电发展从小到大,装机容量从1949年的16.3万千瓦发展到2005年的1.17亿千瓦。水电在电力中的比例从1949年的8.8%上升到1984年最高值为32%,2005年底已降到23%。第一节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概况二、水电的环保地位(1)1996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首先确立了不需要建设大坝的小型水电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地位,鼓励各国开发小型水电。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192个国家一致认为,发展水电与燃烧矿物资源获得电力能源相比较,无论在资源方面,还是在环境方面,都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美国2001年发布的《国家能源政策》第一章“美国面临的能源挑战”中明确指出“水电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其发电成本低且不产生温室气体,它仍将是未来美国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第一节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概况二、水电的环保地位(2)《中国21世纪议程》中把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并作为鼓励开发的能源形式列入了能源发展战略中,确定了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的能源工作思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第一节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概况三、我国目前的水电建设形势(1)据规划,到2010年,中国水电装机将达到1.8亿千瓦,占发电装机容量的25%,开发程度为33%;到2020年,水电装机将达到3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30%,开发程度为55%。按现有装机水平,要实现规划目标,水电年均新增装机应达到1200多万千瓦。目前,三峡、广西龙滩、云南小湾、贵州构皮滩、四川瀑布沟、湖南(贵州)三板溪等在建大型水电站进展顺利,金沙江溪洛渡、四川锦屏一级、青海拉西瓦、重庆彭水等大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2005年国家核准建设的大型水电站达14个,总装机容量2707万千瓦。长江干流水电站的建设第一节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概况四、跨流域调水工程(1)在国外,最早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前的古埃及,从尼罗河引水灌溉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繁荣。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建、再建或拟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有160多项,主要分布在24个国家。地球上的大江大河,如印度的恒河、埃及的尼罗河、南美的亚马逊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等都可找到调水工程的踪影。美国西部素有干旱“荒漠”之称。由于修建了中央河谷、加州调水、科罗拉多水道和洛杉矶水道等长距离调水工程,在加州干旱河谷地区发展灌溉面积2000多万亩,使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洛杉矶市跃升为美国第三大城市。前苏联已建的大型调水工程达15项之多,年调水量达480多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国内进行调水工程研究的研究所就有100多个。澳大利亚为解决内陆的干旱缺水,在1949~1975年间修建了第一个调水工程——雪山工程。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通过大坝水库和山涧隧道网,从雪山山脉的东坡建库蓄水,将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需水地区。沿途利用落差(总落差760米)发电供应首都堪培拉及墨尔本、悉尼等城市。第一节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概况四、跨流域调水工程(2)中国南水北调工程: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为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必要的,要在科学比选、周密计划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水利部于2000年9月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意见》。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及第一期工程规划》和《南水北调工程方案综述》。“50年规划,50年建设,5000亿投资”。目前,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已开工。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一、水库和水坝建设的环境影响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1.1工程占地的影响施工占地和工程占地。1.2施工采石、取土的影响采石施工、取土施工。1.3其它施工项目的影响(1)对水环境的影响(2)施工弃碴对环境的影响(3)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4)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5)施工对交通的影响(6)施工对人群健康的影响(7)其它影响: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2运行期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2.1对气候的影响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2.2对水文的影响2.3泥沙淤积问题2.4对水体的影响2.5对地质的影响诱发地震、库岸产生滑塌、水库渗漏。2.6对土壤的影响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土地浸没、沼泽化和盐碱化。2.7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1)对陆生植物和动物的影响;(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3)对鱼类的影响。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澜沧江漫湾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回顾评价(1)漫湾水电站坝址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云县与思茅地区景东县的交界处,是澜沧江中下游梯级开发方案中第一座已建成投产的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电站于1986年动工兴建,1993年3月大坝下闸蓄水,1993年6月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至1995年6月,第一期工程5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二期工程要等小湾水电站建成后才实施)。电站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125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最为6210亿kW·h,工程静态总投资约2616亿元。枢纽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坝后厂房、变电站、泄洪建筑物和厂后水垫塘等组成。混凝土重力坝坝高132m,以表孔溢流泄洪,挑流消能。水库正常蓄水位为994m,坝前壅水高度99m,总库容10106亿m3,为不完全季调节水库。水库面积2316km2,干流回水70km。漫湾水电站水库淹没涉及四县八乡(镇),淹没陆地面积17.63km2。其中,淹没耕地415hm2(其中水田242hm2,旱地173hm2),淹没林地56712hm2,牧草山地152hm2。根据1997年漫湾电站竣工验收报告,电站安置移民共584户,3513人(其中农业人口3206人)。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澜沧江漫湾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回顾评价(2)1藻类漫湾电站库区的藻类,自建库以来种类逐渐增加,个体数量与生物量也逐渐增加。建库前藻类植物以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其次是绿藻门,再次是蓝藻门,其余种类种数和数量均比较少。建库后,硅藻门种类、数量仍居第一,但绿藻门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种类仅比硅藻门少2种,蓝藻门种数仍居第三,但个体数量已降至第5位,金藻门、甲藻门和裸藻门的种类与数量均有较明显的增加,其中裸藻门、甲藻门、隐藻门与黄藻门是建库后才发现的门类,而1984年出现的轮藻门则在建库后未发现。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澜沧江漫湾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回顾评价(3)2浮游动物建坝前后流量、流速、水温、水的透明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应地导致浮游动物区系的巨大变化。总体上,浮游动物种类变化,种数和个体数量增加,由江河流水生态型为主,演变为敞水浮游型为主。建库前的1984年观察到47种,1994年增加到148种,1996年142种,1997~1998年227种(包括周年12个月观察在内)。浮游动物个体数量方面,1984年为1035个/L,1994年增加到2547个/L,1997年为3791个/L。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澜沧江漫湾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回顾评价(4)3鱼类由于库区、库周以及澜沧江上游流域水产业的发展,建库前后共引进或混入外来鱼种12种,包括太湖新银鱼、草鱼、镛鱼、鲢鱼、麦穗鱼、棒花鱼、大鳍、子陵栉虎鱼、褐栉虎鱼、尼罗罗非鱼等。外来鱼种的引入,促使原有鱼类区系成分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地使种间关系复杂化,产生种间争食、争空间,引起土著鱼种与外来鱼种间的相互排斥。另外,由于水库蓄水造成天然径流特征如水深、流速、水温、水质及饵料资源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急流鱼类可能会被迫对改变了的生境作出新的适应,甚至在该区消失。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澜沧江漫湾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回顾评价(5)4种子植物有55种植物因分布在水库淹没线以下,水库蓄水将导致这些物种在库区消失,但这些植物中有不少是栽培植物和杂草,而且所有这些物种在库周和其它地区均有种群存在,可正常生长繁殖,而施工和蓄水的直接影响范围很窄,仅限于坝址、坝前淹没最深的两侧河岸植物和库中、库尾个别生活于沙滩上的植物。从1998年的现场调查来看,除水杨柳、河滩黄杨和水边蒲桃三种植物因原来分布仅局限于河漫滩和江边岩隙,建库后已看不到其植丛存在外,库区的植物区系总体构成并未受到较大的影响。由于水库两岸植被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构成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当然也生长得更好,因此,电站工程对当地植物区系构成的长远影响是有利的。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澜沧江漫湾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回顾评价(6)5植被建库前的河滩水杨柳灌丛由于分布海拔较低,建库后已经被全部淹没,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河谷季雨林(即建库前的河岸半落叶阔叶混交林)也被淹没。但正常蓄水位以上的部分则由于库周局地气候改变而生长较好,并有向其上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带渗透的迹象。通过建库前后河谷植被的变化对比,可以明显看出,由于局地气候的变化尤其是雾的增多,以及水库对库周气温的调节作用,使得库周气候朝着温暖湿润的方向发展,对河谷植被的发育带来良好的影响,首先是使面积最大的思茅松林和云南松林生长加快而树冠层盖度加大,河谷季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也得以较快较好地发展。另外,随着库区居民的迁出,人为因素对植被生长的干扰程度也有所降低,这也有利于河谷植被的良性发展。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澜沧江漫湾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回顾评价(7)6鸟类对比建库前后记录的鸟类发现,建库后对于广泛分布于海拔1500m以下的中小型鸟类变化不大,库水上升至正常蓄水位994m对这部分鸟类没有多大影响;一部分适应于低海拔干热河谷气候的鸟类如棕胸佛法僧、黄冠绿啄木鸟、黑领噪鹛、黑喉噪鹛等可能已向坝下游南方低海拔地区转移;建坝后由于水域面积大增,水流变缓,鱼虾繁衍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