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一节良好的开局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1956年4月初,毛泽东提出要摸清中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实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意义: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为1953年--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1956年10月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填补了科学技术领域的诸多空白,奠定了中国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2方面的重要基础。2,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论十大关系》的发表《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它创造性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31,“大跃进”及其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局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的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大跃进”运动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1958年11月中共中央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央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毛泽东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又是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中较早的察觉并实际纠正“左”倾错误的领导人。毛泽东先后主持召开第一次、第二次郑州会议,纠正了正在急剧膨胀的“左”倾错误,对“左”倾错误起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国民经济的调整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局面,给了中国共产党一个深刻的教训。中4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心认真调查研究,调整政策,纠正错误。1961年1月,中共八局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的召开1962年1、2月间召开的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在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统一思想,会议采取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做法。来自中央、大区、省市自治区、地区、县五级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七千余人,围绕讨论和修改刘少奇1月27日向大会提交的书面报告,畅所欲言,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次会议恢复和发扬了党内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对全面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起了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2,“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文化大革命”:是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其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第二阶段:从1969年4月中共九大的召开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的召开。第三阶段:从1973年8月中共十大的召开到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愿望:为抵御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图谋,消除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等现象,防止国内资本主义复辟。5并为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寻找一条路径。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文化大革命”实质上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全面内乱的形成在江青、陈伯达、康生、张春娇等人的煽动下,在全国涌起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狂潮。江青等人把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运动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批评和斗争,党的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并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党长期依靠的许多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受到排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毛泽东觉察到林彪等人的宗派活动,决定停止讨论林彪讲话,对陈伯达实行审查。1971年8月,毛泽东在南方巡视,尖锐的提出林彪问题。林彪等人获悉后大为恐慌,在密谋杀害毛泽东未遂后,于1971年9月13日凌晨仓皇出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温都尔汗附近坠机身亡。挫败“四人帮”“组阁”图谋:江青等人在1974年初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把矛头指向6周恩来。一时间派性斗争又起,极“左”思潮再度猖獗。江青等人还利用筹备四届全国人大之机,达到实现由他们“组阁”的图谋。1974年7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批评江青,随后他建议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邓小平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江青等人的“组阁”图谋遭到挫败。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对于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民族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它所提供的教训是极为沉痛和深刻的。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但是,错误和挫折并没有摧毁中国共产党。她能够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最终还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彻底纠正了这些错误,使党和国家的工作从新回到正确的轨道。这个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政治上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发展的能力。3,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犯错误的原因:○1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处于起始阶段。○2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点。○3在探索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对错误进行科学分析:7○1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人民群众依然把它看做是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对它表示虚拟人并寄予希望。○2中国共产党能够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并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发现错误、抵制错误、纠正错误。○3即使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犯了严重错误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任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或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领导人作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经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三,建设的成就探索的结果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从“一五”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打基础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1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8全部依赖进口。○2主要工业的生产能力有了飞跃的发展。○3在铁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个时期同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4从国防和国家安全的考虑出发,这一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1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始终十分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把满足人民基本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2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a.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意见大事,就是扫除文盲、大力推广普通话,并加大对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的投资。B.文学艺术工作尽管不断受到“左”的干扰,但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任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喜剧、电影、音乐、舞蹈、小说、散文、和诗歌等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C.医疗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D.新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导方针。○3取得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a.新中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就。b.新中国先后制定了两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其中为1956年制定的第一个十二年发展规划提前实现。1963年制定的十年发展规划。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9新中国把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外工作的目标,努力为国内和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把新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受的强国。“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设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述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10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两个凡是”:是毛泽东的接班人和政治遗产继承者华国锋为了稳定形势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提出的主政方针。指凡是毛泽东说的都是对的,凡是毛泽东的指示我们都必须执行。“两个凡是”提出以后,遭到了邓小平、陈云等人的坚决反对,并引发了全党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真理标准大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1978年发生的“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种执政指导思想的大讨论。实质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线和实施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路线的较量。也是以邓小平为领导的党中的务实派和以华国锋为领导的党内毛主席的忠实支持者之间的辩论。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还同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等支持和领导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目标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的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11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邓小平在中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