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尔王》的悲剧性的理解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中期作品。《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李尔王》描写一个专制独裁的昏君由于刚愎自用,遭受到一场悲惨的结局。《李尔王》按两条线索发展故事。主线是李尔王放下王权感悟亲情,最终才懂得小女儿的爱。暗线是爱特门设计陷害兄弟埃特加和父亲葛罗斯托,却自取灭亡。故事开头是李尔王欲摆脱一切世务的牵萦,分封他的国土。谁最有孝心,最有贤德,就给她最大的恩惠。女儿吕甘和贡纳梨竭尽敬爱之词来向父亲李尔王表达她们对父亲的爱以得到更多的土地。小女儿科第丽霞听到姊姊将她们对父王的爱说得天花乱坠来讨好父王,选择默默地爱着。李尔王十分愤怒,和科第丽霞断绝一切父女之情和亲属的关系。肯脱为此事进谏,也被驱逐出境。李尔王带着一百位士兵去到贡纳梨处居住,但贡纳梨要求减少他的扈从的人数。李尔王知道贡纳梨并非真心孝顺自己时,懊悔之前如此对待科第丽霞。他打算到另一个女儿吕甘那,结果同样遭受了无情的怠慢。李尔王愤而出走,葛罗斯托不忍心他流离失所,给予他帮助。先前设计陷害哥哥埃特加的爱特门得知父亲帮助李尔王,决定告诉贡纳梨和吕甘,企图继承葛罗斯托的爵位。科第丽霞得知父王的现状,率法国军队拯救父王。不料,父女俩双双被俘虏。爱特门暗传命令杀死科第丽霞。李尔王得知科第丽霞的死,悲痛万分,抱着科第丽霞死去。爱特门同时勾引贡纳梨和吕甘,两姐妹互相残杀,贡纳梨毒死妹妹吕甘后,绝望自杀。而爱特门在与兄弟埃特加的决斗中死去。《李尔王》的悲剧在于李尔王对权利与爱的错误理解。当一个人能够极其容易地办到他想要办的事的时候,在行动上不受任何制约和监督的情况下,他根本不会坚持最正义的事情,这样一个具有无上权力的人,他的决定和所作所为绝对不会比世界上最不正直的人的所作所为要好些,往往会给别人和他的权利所能达到的地方带来更大的危害。这样一个办任何事都极其容易的国王,他的决定无疑是灾难性的。他分国土时表示,谁最能表示对他的爱,就能得到最大的优惠。此时的他希望用权利的给予来换取女儿们的爱,但他得到的不过是表面敷衍的尊敬。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他在处理国家之事时说一不二,他以为失去权利后的他仍能享受作为父王的尊荣。得到国土后的贡纳梨和吕甘撕下面具,卸下浮在嘴边的爱意,无理地怠慢李尔王。其实不奇怪,一直拥有话语权的李尔王认为权利当然能换来爱,致使权利旁落,敷衍做作的女儿得到了想要的自然不再花费力气装出敬爱父亲的模样。只是刚愎自用的李尔王甚至不允许女儿说不好听的话我是个笨拙的人,不会把我的心涌上我的嘴里;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科第丽霞的这番话激怒了李尔王,怒火中烧的他决定与她断绝一切关系。李尔王迷信王权,更迷信父权,他不允许别人挑战自己至高无上的王权,无法相信科第丽霞说这番话的真实含义。悲剧性也在于在爱恨争夺中有人性的毁灭,也有人性的光辉,这充满了对人性的拷问。在欲望得到填满的同时,欲望也在壮大,以至于淹没了他们。贡纳梨和吕甘以谄媚的姿态讨好李尔王,得到好处后,想减少李尔王的扈从的数目,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让他无所容身。姐妹俩对爱特门产生好感,背叛丈夫的她们从暗中相斗到最后姐姐毒杀妹妹后自杀。权利与爱的争夺中,她们失去了理智,突破了底线,“非人”也。人性泯灭的除了她们还有爱特门。爱特门是私生子,从小就没能享受和哥哥埃特加同等的权利,还经常被别人在背地里指手画脚,他的憎恨是可以理解的,但他设计陷害哥哥决心让哥哥死去不禁让人心寒,当他发现父亲葛罗斯托帮助李尔王并向贡纳梨和吕甘举报他,企图借他人之手杀死父亲,夺取一切时,毫无疑问,他已是“非人”。在他看来,“人性善和一切伦理道德都是迂腐的枷锁”,人“只应遵循本能和无止境的欲望办事,已大胆的智能去超越障碍,实现野心”。莎士比亚将人世间的丑恶暴露出来,对人性进行拷问,呼吁人们对孝道的重视。每一事物都是按其特性而发展的,它因为原因而起的活动表明了这一特性。每个人都按他是怎么样的人而行动,而据此每次都是必然的行为中不可能看到的自由,必须寓于存在之中。科第丽霞是戏份不多的角色,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这场悲剧中始终保留了真善美。她在父亲面前捍卫个人尊严,在父与女,姐与妹,权利与爱之间的道德挣扎中,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科第丽霞的存在使得那些道德沦丧的家伙更加面目可憎。在莎士比亚看来,死亡不是个人的解脱,而是人性的升华。我们看重科第丽霞高贵优雅的灵魂,也正是因为这个,当科第丽霞被杀死,我们感到痛苦,批判当中丑恶,渴望人性的美好。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往往在经历巨大的痛苦后才幡然醒悟。其中曲折体现了悲剧性。葛罗斯托轻信爱特门的言辞,使得埃特加不得不伪装成“苦命汤姆”以求取活命,后来他失去了双眼,此时他才醒悟爱特门的阴险诡计,为赶杀埃特加而苦痛不堪。李尔王被贡纳梨和吕甘的表面肤浅的爱与至高无上的权利蒙蔽,无法忍受小女儿的不顺从,与她断绝关系。失去权利的李尔王不再受到女儿的敬爱,开始懊悔对科第丽霞的苛责。当他身处险境,科第丽霞率法国军队拯救他时,他懂得了谁真正敬爱父亲,只可惜,相见的时间短短,科第丽霞就死去了。当初被李尔王驱逐出境的肯脱,一直伪装留在国王身边陪伴他,鞠躬尽瘁,但当他明白肯脱是位尽忠的臣子,他已疯癫。故事发展曲折婉转,阴差阳错。悲剧性还在于《李尔王》意蕴具有“社会性”。《李尔王》的伦理道德意义还在于以家庭、亲子之爱和忘恩负义为中心,但它却从家庭的范围横向扩展到社会、王国、大自然和“宇宙”,同时纵向地从王室贵族、暴发户、骑士、绅士下伸到仆从、佃户和无家可归的最贫苦的“疯乞”、“流浪汉”。故事以李尔王与三个女儿,葛罗斯托与两位儿子为基点发展故事。李尔王的身份是父亲也是国王,其中伦理挣扎涉及权利斗争,可以说故事不局限于一个家庭,它扩展到社会、王国。由此,使我们知道《李尔王》的悲剧就远远超出了个人和家庭的范围,具有更广阔的社会画面,带有更多的社会性质。无家可归的穷人呀……可怜你们赤身裸体的穷鬼呀,没处可躲,逃不了狂风刮、暴雨淋,头上没一片瓦,肚里没半粒米,披衣片,挂一块,千疮万孔,怎对付眼前这天气?唉,我几曾想到这许多!荣华富贵,把这剂苦药吞下去;到外面来领受一下穷人受的罪吧,也好把你们多余的散布给他们,好显得上天还有些公道。有人说:“莎士比亚是把伦理道德方面的冲突同政治斗争与哲学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时,才增加了悲剧的深度。”莎士比亚通过《李尔王》表达了对当时英国政治斗争的批判。1601~1607年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此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古往今来,朝代更迭,政治斗争大多腥风血雨。文中李尔王疯癫、两位公主的相互残杀和爱特门的死的根本原因无不是权利以及它带来的虚荣和欲望。莎士比亚看到现实中王权斗争的残酷,拷问人性。孝道是一种美好的道德伦理义务。人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用理性审视,用外在的道德准则约束自己的所行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