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一讲导论“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将包含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一、什么是社会科学?1、科学体系中的社会科学•13世纪西欧宇宙学者威啥姆(最早)把科学定义为“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的一部分”,强调科学研究以物质为对象,与思辨的哲学和信仰的神学区别开来,从而有了神学、哲学和科学三中获取知识的学问。•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之前,关于自然、社会等的知识都被包括在哲学和神学之中。•科学——实证、求真(主观和客观一致)物质世界•哲学——思辨,求合理(反思:对思的思。诉诸于理性的批判)思想观念的世界•神学——信仰,求与宗主保持一致。(身后世界)•科学、哲学和神学是人类的三种知识形态。在没有科学的古代,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主要靠思辨的哲学和信仰的神学。(神学及宗教,以非理性的方式接受前人的知识)。•18世纪90年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孔多塞提出“社会科学“概念。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社会科学逐渐从哲学和人文科学中分离出来。•社会科学:用可获得的证据(在经验或实践中获得的、在操作上是可行的)对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人的行为、精神产品和文化等)的研究和系统解释(概括、界定、分类、解释、理论、定律和模型等)以揭示社会(事物、现象或社会总体)存在、变化的原因或规律性•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一)客观性标准(马克思主义观点)一个认识是不是科学的,不依主观,而依客观的社会实践而定;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就是科学,反之是非科学,实践是检验的标准;【评价】这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科学。但它具有不可操作性。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四)范式性标准(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史学家库恩)范式是科学的标志。范式存在标志科学称其为科学,范式不存在标志科学尚未形成【评价】范式指社会上的科学家集团所接受的一套人工的假说、定律、工作准则、方法等。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判定带有主观成分,和人为因素。如占星术与天文学2、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1)研究对象与目的差异:•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社会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试图揭示社会行为和社会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原因或规律,主要从社会结构、社会角色、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等方面来理解人和社会的本质。它关注的是人类活动在社会系统中的“功能”与“功效”。(工业化、现代化的实际社会作用和功效)•人文学科侧重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人创造的涉及人自身存在及精神寄托的文化状态。它关注的是人类活动及其结果对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工业化、现代化等对人生意义和人的解放的意义)(2)研究方法差异:•社会科学:理性分析与经验验证。统计、实验、社会调查与社会观察、描述、归纳、演绎解释等是其具体方法。•人文学科:心性领悟与直觉感知,理解与阐释。经常使用意义、价值、理想、情感、人性、人格、善恶、美丑等概念,以合理地理解、体验人类的精神生活、宗教信仰和文化世界。(3)学科差异: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是主要的社会科学;哲学、文学、美学、历史学、伦理学、艺术、宗教学是主要的人文学科。(4)学科功能的差异:•社会科学:具有比人文学科更大的直接应用价值与实际上功效,能够直接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财富。•人文学科:旨在为人类构建一个意义的世界,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使人类心灵有所寄托、有所依归,为人类的经济和技术行为廓清终极意义或规范价值取向,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建构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二、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1、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⑴方法论:关于方法本身的理论,是一系列有关方法的理论与学说,是方法的哲学;或者说是与一定哲学观点和学科理论相联系的,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简单地说,就是对为什么要用和可以用这样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的追问,即方法背景知识。⑵社会科学方法论:用于指导社会研究的一般理论取向或哲学原理(基本原则、信念和取向),对社会研究所做的一系列基本假定和规范,用于社会研究的总体策略和程序。方法论与方法的区别:方法是收集数据所使用的具体工具或技术,方法论是指导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等。方法论的立场、取向和价值观影响并决定经验探究中所用的方法和技术。(3)社会科学方法论内涵的进一步理解①理论取向或哲学原理:A.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本体论和认识论本体论对方法论的意义:本体论是由意大利哲学家雅各布洛哈德于1613年提出来的,意思是关于存在的学说,。在西方,古希腊哲学最早探索了万物的本源,巴门尼德把唯一不变的本原归结为“存在”,确定了本体论的基本研究方向。本体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存在的性质。在社会科学中,本体论回答这样的问题:社会现实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社会事物确定存在或能够存在?它们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它们关联的方式是什么?围绕现实世界的性质,存在着实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实(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不以观察者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独立于观察者思考之外的,由此强调研究中的“发现”。唯心主义主张,外部世界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表象,并不独立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外,社会现象不过是人的主观构建或理解。由此强调研究中的“阐释或理解”。理解主义分为中性和激进两个方面。前者以韦伯社会学为代表,后者是近现代批判主义思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许多关于人类社会本质的本体论预设,主要有:客观现实,社会现实,意义现实和符号现实等。在方法论则本质上是客观现实和社会现实之分。▲客观现实:认为社会现实与自然现象一样,是可以纯客观存在的,所以,研究社会现象可以像对自然现象一样将其视为“物”的性质,并认为社会现象像自然现象一样,不是混乱和杂乱无章的,是有固定模式和秩序的,这些模式和秩序表现为因果规律,人们能够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但这些规律又与自然规律不同,它是或然性或概率性的,能够解释大多数人的情况或大多数情境,估算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并用以预测某种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却无法准确预测某个特定个体在每种情况下的特定行为。但社会的规律却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今天发现得规律,明天和未来仍然适用。所以,通过发现因果规律,社会科学能够解释社会生活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模式,即是有规律的结果(它无对错之分)。实证主义持此观点和立场。▲社会现实(有对错之分,不等于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人们对着会认识的结果,包括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世界不同,社会是有人类参与其中的世界。人是社会存在物,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通过社会实践和人际互动交流,人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质。正是在社会实践中,社会事物才存在,所以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事而不是物,是人们有意义的行动的结果,社会现实是人们构建出来的。人们构建意义的方式总是借鉴了对其他人构建意义的观察,因此人们的思想性行为和构建意义行为有了社会依据。故此,社会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效果。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基本上持此观点或立场。▲意义现实社会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与自然世界不同,人类世界是有思想,有情感和有目的的。人们能够对不同的情境条件进行评估的反思,并对未来进行预测。人们通过对各种行为的思考将意义赋予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这个诠释过程是人类情境条件的核心。虽然人们将意义赋予各种情境和活动的方式具有连续性,但是这些意义是建构和重构现实这个持续过程的一部分。构建意义活动是一个持续过程,涉及过去,现在与未来。因此,人的现实也是一个构件意义展开的过程。对意义现实的研究可以发现某种社会现象或行动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符号现实有意义的社会世界是一个符号世界。人类社会实践和互动交流都是借助于语言来完成的。语言是一套洗得的符号系统,它不仅是人们彼此协调行动的一种手段,而且是有意义互动和沟通的一种媒介。人们通过将共同含蕴赋予一个字,一句话,一个手势来构建符号现实。这个符号现实是社会生活成为可能,因为它为人们在人机互动中对其他人进行识别提供了依据,而这种互动能够用于其意图相一致的方式来加以解释。人类的符号系统包括了文字,数字等各种标识。文字是定性研究的媒介,数字是定量研究的媒介。正是通过文字和数字,人们将其经验带入到生活中,可以对多种形式的语言进行思考。人们通常把文字和数字视为参照物或代表物,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生活经验。因此,研究者有意知道,参与者所说的经历是否是真实的,他们所描述的经验是否准确。在本体论上,这是一种关于“所说的东西”与“所经历的东西”之间的一致性的“现实主义或实在论立场”。▲本体论预设体现在用来指导研究的理论观点中,体现在所采用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中。社会科学基于一系列有关人类社会本质的预设。研究者关于人类社会本质的看法决定了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进行探究的方式。本体论对方法论的意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有三个大的流派,即以孔德,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以韦伯为代表的理解或阐释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或社会批判主义。迪尔凯姆等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二者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把社会现象当作“物”来研究,其本体论预设是“客观现实”。韦伯的理解社会学认为社会现象有着它自身的独有特点和性质,社会现象都是主体的行动的结果,其本体论预设是“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既是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客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与自然现象又有不同,因为它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真正的社会现象是主体实践活动及其产生的客观效果,其本体论预设是“客观现实与社会现实的统一”。所有的社会科学都会涉及到意义现实和符号现实问题。关键是它从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角度对待它。(二)认识论对方法论的意义: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理论。它为确定“何种知识是可能的”或者“什么东西能被认识”提供依据,为“如何判定知识是适当和合法的”提供了标准,在社会科学中,它回答了这样的一些问题:“人们能够认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人们如何才能认识社会现实?”“用何种程序才能产生可靠的知识?”。由此产生认识论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观察者能否认识现实世界?如果能,那是如何做到的。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将认识论分为基础主义和反基础主义,或者叫做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二是观察者能否通过直接观察来认识现实世界?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将认识论分为经验论和唯理论。(1)第一个问题:观察者能否认识现实世界?如果能,那是如何做到的。基础主义或客观主义承认在认识主体之外存在这一个可被认识的真实世界的认识论派别,人们可以认识一个真实的社会现实,因为社会现实优先于观察者,社会现实具有内在意义,观察者的作用是去发现已经存在的意义,描述这个社会现实是如何或怎样的。例如一棵树就是一棵树,它的意义的独立与人的思想之外的。基础主义认为认识过程只是事实简单地等待被发现过程。观察者通过持续性,累积性的科学研究,就能获得有关社会现实的事实,从而了解和预测这个社会现实。因此,所有观察者都能够发现同样的意义,发现有关社会现实同样的真理。它反映出人们对确定性和真理性的深信不疑。它以认识者与被认识者的分离为前提,研究者只能对现实进行解释而不能施加影响。实证主义在方法的认识论采取基础主义立场。反基础主义或主观主义它强调在认识过程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不可分性,认为所有认识都是在观察者大脑中构建起来的,观察者自始至终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结果,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客观性。社会现实并没有对其意义有什么贡献,是观察者赋予其意义。所以同样的社会现实不同的观察者可以给予不同的意义。例如,某个观察者称为一棵树,另一个观察者可能赋予遮蔽物。它坚持认为,有关社会现实的理解是研究者大脑思维中产生,是研究者的一种主观建构过程。因此它虽然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可能的,但知识的获得只是表明:与其追求知识的准确性和确定性,还不如承认知识取决于不同的价值立场,取决于不同的观点和解释,取决于不断变化的情境和条件。理解主义或阐释主义在方法的认识论基本上持此观点。马克思主义采取两者的统一立场或称之为“时间基础主义立场”,即既承认在认识主体之外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