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呼吸(Respiration)3.呼吸过程:1.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2.意义: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概述肺通气①外呼吸③内呼吸肺换气②气体运输组织换气O2CO2肺细胞内氧化代谢血液循环组织细胞(组织呼吸)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第一节呼吸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一、呼吸系统的组成气管和主支气管气管上端起自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通常由14~18个气管软骨构成。分叉处称气管叉。主支气管连于气管叉与肺门之间,分左、右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短、粗较陡直。左主支气管细、长较横平。二、肺肺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新生儿的肺呈淡红色,成年人呈暗红色,老年人为蓝黑色。(一)肺的位置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分别居于纵隔两侧,其下方为膈,外侧为肋和肋间隙,最高点(肺尖)可突出到胸廓上口达颈根部。(二)肺的形态和结构肺的形态近似圆锥形,具有:肺的重要结构肺门:位于肺的内侧面中央凹陷处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以及淋巴管,神经等进出。肺根:出入肺门的诸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而成的束状结构。胸膜:是分别覆盖于左、右肺表面,胸廓内表面,纵隔侧面和膈上面的一层浆膜。脏胸膜(肺外膜):被覆于肺表面并伸入肺裂内的胸膜。壁胸膜:被覆于胸壁内表面、膈上面与纵隔侧面的胸膜。胸膜腔: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两肺周围分别围成左、右各一个完全密闭的呈负压的潜在腔隙。(一)胸膜三、胸膜和纵隔1、壁胸膜的分部壁胸膜以衬覆部位不同可分为相互移行的四部分:膈胸膜:覆盖于膈的上面;肋胸膜:贴于胸壁内面;纵隔胸膜:膜紧贴纵隔两侧面;胸膜顶:包裹在肺尖的周围。2、肺胸膜脏胸膜(肺外膜):被覆于肺表面并伸入肺裂内的胸膜。(二)纵隔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及其间结缔组织的总称。纵隔通常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再以心包前、后缘为界又可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三部。第二节肺通气(Pulmonaryventilation)肺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肺通气:一、肺通气原理(一)肺通气的动力肺通气的动力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直接动力:呼吸运动原动力:大气与肺泡气之间的压差1.呼吸运动(1)概念: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吸气运动呼气运动(2)呼吸过程吸气肌(-)→胸廓缩小→肺缩小→肺内压↑>大气压→呼气节能的最佳呼吸方式(吸气主动,呼气被动)平静呼吸:用力呼吸:耗能高(吸气主动,呼气主动)吸气肌(+)→胸廓扩大→肺扩大→肺内压↓<大气压→吸气(3)呼吸运动形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2)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平静呼气时:肺内压:+1~+2mmHg用力呼气时:肺内压:+60~+140mmHg2.肺内压(intrapulmonarypressure)(1)概念:肺泡内气体的压力。吸气末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压力差=0无气体流动平静吸气时:肺内压:-1~-2mmHg用力吸气时:肺内压:-100~-30mmHg吸气初:肺内压大气压吸气开始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吸气停止呼气初:肺内压大气压呼气开始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呼气停止3.胸膜腔内压(intralpueralpressure)(1)形成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大气压-肺回缩力=-肺回缩力•呼气末:-3—-5mmHg•吸气末:-5—-10mmHg(2)胸内负压生理意义②有利于静脉血与淋巴液回流①有利于肺和小气道的扩张★气胸(二)肺通气的阻力(了解)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70%)(30%)肺泡表面张力(2/3):肺的弹性回缩力(1/3)气道阻力(主要)惯性阻力组织粘滞阻力(80%~90%)气体速度、气流形式及管径大小球形液-气界面,表面张力向心,倾向使肺泡缩小.①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②防止液体在肺泡积聚;③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1)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由肺泡上皮Ⅱ型细胞分泌)(2)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alveolarsurfacetension)(3)生理意义5.深吸气量(IC,inspiratorycapacity)=TV+IRV6.功能残气量(FRV,functionalresidualcapaity)=TV+ERV7.肺活量(VC,vitalcapacity)=IRV+TV+ERV时间肺活量(timedvitalcapacity)8.肺总量(TLC,totallungcapacity)=IRV+TV+ERV+RV1.潮气量(TV,tidalvolume)2.补吸气量(IRV,inspiratoryreservevolume)3.补呼气量(ERV,expiratoryeservevolume)4.残气量(余气量)(RV,residualvolume)三、肺通气功能的评定测定肺容积肺容量(一)肺容量和肺容积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BasicPulmonaryVolumeandPulmonaryCapacity)补吸气量肺总容量肺活量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潮气量(二)肺通气量每分钟进出肺部的气体量。每分通气量=潮气量(TV)呼吸频率(R)2.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1.每分通气量:吸气末150150350500呼气1502500呼气末150350150解剖无效腔吸气呼气末2500被测者肺泡通气量(毫升/分)呼吸频率(次/分)肺通气量(毫升/分)潮气量(毫升)正常安静168000500浅快呼吸2503280003200深慢呼吸10008800068005600不同呼吸频率、潮气量对肺通气量及肺泡通气量的影响从气体交换效果看,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为有效。结论:第三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方式:扩散动力:气体分压差一、气体交换的原理二、肺泡气体交换和组织气体交换过程第四节气体在血液中运输O2和C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物理溶解化学结合(多)一、氧的运输血红蛋白(Hb)是重要的运输工具Hb+O2HbO2Po2高Po2低物理溶解:1.5%化学结合:98.5%二、二氧化碳的运输HbNH2+CO2HbNHCOOH碳酸氢盐(88%)动画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动画物理溶解5%化学结合95%CO2+H2OH2CO3HCO3-+H+碳酸酐酶第五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1.脊髓脊髓颈节段灰质前角有呼吸运动神经元。颈髓3-5节前角神经元支配膈肌运动神经。实验表明将脊髓和延髓切断,呼吸停止。呼吸节律不是脊髓产生的。2.延髓:延髓网状结构内有吸气中枢和呼气中枢,二者不可分割,部分重叠.刺激吸气中枢-----吸气动作.刺激呼气中枢-----呼气动作.延髓呼吸中枢具有内在节律性活动.延髓呼吸神经元对CO2和H+直接作用有反应.二者先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再间接兴奋枢.3.桥脑长吸中枢,存在抑制吸气的中枢,故称为呼吸调整中枢.4.高位脑不随意的呼吸运动控制变得完善.人们可以随意唱歌.体育锻炼等.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一)肺牵张反射(Pulmonarystretchreflex)(黑-伯反射)1.概念:由肺扩张引起吸气抑制或肺缩小引起吸气兴奋的反射。吸气停止转为呼气。迷走神经吸气时肺扩张肺牵张感受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平滑肌)延髓吸气中枢(-)吸气肌(-)膈神经肋间神经例如实验中同时剪断双侧迷走神经长吸式呼吸呼吸变得深而慢。2.反射过程:(二)化学感受性反射(1)外周化学感受器:适宜刺激:动脉血PO2、PCO2、[H+]1、化学感受器(2)中枢化学感受器生理刺激: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表:PCO2、PH、PO2对呼吸的调节调节因素调节作用作用途径PCO2PHPO2是呼吸的生理性刺激因素PCO2适度升高,加强呼吸超过一定限度,抑制呼吸,起麻醉效应.中枢化学感受器(+)(为主)外周化学感受器(+)严重低O2时,呼吸抑制甚至停止。轻度低O2时,呼吸加强。外周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为主)[H+]增加时,呼吸加强。外周化学感受器(为主)(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一.名词解释:1.肺通气2.胸膜腔内压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4.潮气量5.肺活量6.时间肺活量7.每分通气量8.肺泡通气量9.肺牵张反射复习思考题二、问答题1.胸膜腔内压的生理意义。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什么?该物质有何生理意义。3.试述CO2增多时,对呼吸运动影响的主要机制。4.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从肺通气效率来说)。5.O2和CO2在血液中是如何运输的?6.试述评价肺通气功能的主要指标。7.增大无效腔,呼吸有何改变,为什么?8.试述呼吸的环节。第八章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消化管消化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十二指肠空、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大消化腺小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消化管道的一般结构:1.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构成)2.黏膜下层(主要是疏松结缔组织,内有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管).3.肌层:骨骼肌,平滑肌4.外膜:起连接作用.比如浆膜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2.伸展性3.紧张性4.自动节律性5.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每日分泌6-8L消化液.内容:水,无机盐,少量有机物.最重要的是消化酶.功能:1.分解食物,利于消化.2.为消化酶提供适宜PH环境;3.稀释食物,利于吸收4.保护消化腺黏膜,免于理化损伤口腔分口腔前庭部固有口腔唇和颊腭咽峡牙舌大唾液腺硬腭软腭大唾液腺开口部位腮腺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下颌下腺舌下阜舌下腺舌下阜及舌下襞咽漏斗性肌性器官,上起自颅底,向下至C6下缘续于食管;鼻咽口咽喉咽食管部位距中切牙第一狭窄咽与食管相续处15㎝第二狭窄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25㎝第三狭窄食管穿膈食管裂孔处40㎝胃胃壁的构造空、回肠空肠回肠长度管径管壁血管颜色环状皱襞绒毛集合淋巴滤泡左上2/5较粗较厚较丰富较红润密而高密而高无或偶见右下3/5较细较薄较少较苍白疏而低疏而小较多大肠分部: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盲肠和结肠有三种特征性结构: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盲肠、阑尾盲肠:大肠的起始部阑尾:又叫蚓突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为标志,又叫McBurney点。右侧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为胆囊底的投影。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为McBurney点。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结肠左曲(肝曲)结肠右曲(脾曲)直肠直肠盆部肛管(直肠肛门部)骶曲会阴曲肝肝上面肝下面形态借镰状韧带分为左、右叶;肝门肝圆韧带胆囊窝腔静脉沟肝的位置和体表投影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区;在成人右肋弓低点下方一般不能触及肝外胆道分部: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侧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输胆管道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位置分部胰头胰体胰尾作用胰第二节消化系统概述2.吸收(absorption):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1.消化(digestion):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的过程.一、消化、吸收的概念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紧张性收缩自动节律性运动对化学、机械牵张和温度刺激较敏感三、胃肠的神经支配消化道平滑肌主要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分泌NE——抑制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迷走神经:分泌Ach——促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2.唾液的作用水、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的作用①湿润、溶解食物③清洁、保护口腔:②水解淀粉:淀粉麦芽糖唾液淀粉酶一、唾液的分泌第三节口腔内消化腮腺颌下腺导管颌下腺咀嚼肌舌下腺腮腺导管唾液腺1.唾液性质与成分胃的形态结构食道角切迹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第四节胃内消化壁细胞盐酸内因子主细胞胃蛋白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