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一、什么是总体设计总体设计就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为全部教学活动设计或选择的一种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教师的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以规范和指导教材编选、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等其他教学环节的进行,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互相衔接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它既指设计过程,又指设计结果。二、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程序(一)明确教学类型总体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分析该教学项目的教学性质,根据该教育项目所体现出的教学主要特点明确教学类型。其中特别要注意基础阶段,尤其是初、中级阶段,因为这一阶段学习者的人数最多,也是研究成果最多、最集中的阶段,从一定意义上看,也是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特点和规律的阶段。(二)分析教学对象1、自然特征。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性的作用。2、学习目的。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的不同。3、学习水平。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的。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对外汉语教学各个阶段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来安排教学活动。4、学习时限。学习时限依据学校的教学制度而定,包括学习期限、总课时、周课时等。也有依照学习者的特殊要求而定的,如短期进修、短期强化。学习期限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起限定作用。(三)确定教学目的和目标1、教学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目的是: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学习汉语的学习兴趣和方法、培养学习汉语的自学能力;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中国社会。2、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备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能够使用目的语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等。教学目标包括使用目的语的范围和目的语水平的等级两个方面:(1)使用目的语范围。主要是指在什么领域和范围使用目的语。有的是把目的语作为职业的条件,有的是把目的语作为职业的工具。使用目的语范围不同,教学内容也会有所差异。(2)目的语水平等级。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达到目的语水平的哪一级。目前汉语水平等级主要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四)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要从语言要素、语用规则、相应的文化知识、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等五个方面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为制定各项教学内容的大纲提供依据。(五)确定教学原则总体设计主要规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目的是使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保持一致。总体设计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处理好言语要素、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之间的关系。2、选择好言语技能训练方式。3、选择好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方式。4、处理好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5、处理好语言和文字的关系。6、处理好目的语和媒介语的关系。7、处理好语言要素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关系。8、处理好语言和文学的关系。9、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什么时候可以利用学生母语或媒介语?利用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母语或媒介语的原则是什么?教材编写和教师备课活动中利用母语或媒介语进行语言对比分析,以确定教学重点;课堂上可以少量地利用母语或媒介语进行难点讲解。课堂上,教师对母语或媒介语的使用必须很好地控制,基本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六)规定教学途径要明确如何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贯彻到教学过程,规定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的具体途径。教学途径包括教学阶段、课程设计、课时设计三项内容。1、教学阶段。划分教学阶段是为了突出不同阶段教学的特点和重点。目前主要采用把要达到的目的语水平等级作为划分教学阶段的依据,这种根据教学目标划分教学阶段的原则叫做“教学目标原则”。目前的教学阶段一般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原则”在每个大的教学阶段再划分出若干个小的阶段,划分小的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再分解和细化。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联结总体设计和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程设置”是指按照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为分解和落实教学内容而划分教学科目、设计课程,是针对课程本身进行的计划和安排。科学的课程设置应该是:所规定的课程能够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使全部教学内容合理地分布到有关的课程和课型中去,能够较好地体现既定的教学原则。“总体设计”、“课程设计”和“课程设置”赵金铭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认为,课程设计是对与语言教学相关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对教学的实施进行的全面设计,它涉及教学的计划、实施、评估、管理以及与教学相关的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对语言学习的性质、目的、过程、评估、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等问题作出一般的规定和描述。简单地说,“课程设计”就是对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制订计划方案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干预。陈昌来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认为“课程设计”就是“课程设置”。综合两家的看法,我们做这样一个界定:“总体设计”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的设计,它的范围最大;“课程设置”是一般意义的一个概念。它的范围最小;“课程设计”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理解,广义的就是总体设计(赵的观点),狭义的就是课程设置(陈的观点)。3、课时安排。总课时和周课时的安排要考虑到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一致,要适合学习者的特点。(七)明确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有一定的分工,需要重视担任不同课型教学工作的教师之间的互相配合。教师应该全面了解总体设计的内容和安排,掌握教学总体情况,明确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中所承担的工作性质、特点,以及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教学工作和其他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并配合好协调好相关的教学工作。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和选用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一)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功能1、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1)工具性第二语言教材是一种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训练的工具,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并最终以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增长和语言技能的提高为目的的教学工具。教材要设计先进、样本规范,既便于教也便于学。工具性是教材的本质属性。(2)系统性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系统,教材也应该有系统性,这个系统性指:一是自身内容的系统性;二是指横向上跟与之平行的相关教材有联系和照应,纵向上跟与之有上下位关系的相关教材有衔接和呼应。(3)规范性教学内容要符合民族语言的规范,就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常规的汉语教学要教授汉语普通话。学习一种民族语言,首先要学习这种语言通用的标准语,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者当前和未来生活、研究、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教材不仅要有规范性,还要注意典型性和实用性,通过学教材来学语言,并且学了就能用。(4)实践性第二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能以第二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际,第二语言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要服从和服务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写就要符合这样的要求,从范文的编写和选用、功能项目的选择、练习题的设计等等,都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5)国际性第二语言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第二语言教材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教材,是一种具有国际性的外向型教材。一部好的第二语言教材,往往被不同民族和国度的学习者广泛采用。事实上,第二语言教材已经成为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第二语言教材编写时要注意以目的语及其文化与学习者的母语及其文化的对比为前提和基础,以增强教材语言内容的针对性和文化内容的可接受性。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教育传统、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等。此外,还要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国际性,即人类共有的思想感情、行为规范、伦理道德以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和自然问题等。2、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功能(1)教学功能教材是一种教学工具,是作为教学和学习的资源而存在的。“用之于教学”是教材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也是教材跟一般学术著作的重要区别所在。(2)课内外媒介功能(1)课内媒介:教材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沟通与合作的“媒介”,教师传授语言和文化知识,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教师培训语言交际技能,学生获得这些技能,都要凭借教材来完成。(2)课外媒介:教材还应该有把学习者跟目的语社会和实际语言现象联系起来的功能,教材要便于学习者通过对教材“样本”的掌握来自行学习和习得目的语。如果说课内媒介是要学习者“学教材”,课外媒介就是要学习者“通过教材学目的语”。(3)文化交流功能第二语言教材无不通过语言要素和课文内容来反映目的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习俗。从一定意义上说,教授一种语言就是在教授这种语言所依托的文化,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在解读这种语言所依托的文化。因为一方面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系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要素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第二语言本身也要求揭示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介绍目的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同时,根据需要,教材中也可以谈及人类共同面临的社会和自然问题,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念,还可以进行文化异同比较。因此,第二语言教材必然承担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功能,这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客观需求。(4)激发学习兴趣的功能好的教材不但有利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还具有激发和强化学习者学习兴趣的作用。在编写教材时,除了在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外,还要在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者学习欲望上下功夫。(5)促进学科建设的功能教材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的诸多方面起到联结和纽带的作用。教材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和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集中体现了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教学大纲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因此,教材建设在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材编写和建设的水平体现学科发展的水平。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不仅在整个教学系统中起到联结其他教学要素和环节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对相关的诸多方面起到促进作用:(1)教材可以体现某种新的教学法和教学理论,并通过实践检验这种理论,从而推动学科理论研究的发展;(2)教材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可以检验教学大纲,促进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3)教材的创新可以带动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更新;(4)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教材,而教材的更新将促进评价手段和方法的改进;(5)教学实践经验可以通过教材来体现,成功的教学经验可以上升为教学理论和教材编写理论,并用于指导教学和教材编写。(二)第二语言教材的编写原则1、教材编写的多层面原则第一层面:基础性的原则,是基于符合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提出的教材编写原则,如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第二层面:是基于符合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教学规律和教学法原则提出的教材编写原则,如常规教学的教材以标准目的语教学为主的原则、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原则、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则、实践性原则、联系目的语社会的媒介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等。第三层面:结合本学科教材编写的特殊要求和不同的课型特点而提出的编写原则,如语言材料重现的原则、练习方式和题型设计要适合技能训练需要的原则、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及其各自文化对比的原则、符合课型特点的原则等。第一层面上的编写原则适合任何学科的教材编写,是各级各类教材编写都应遵循的普遍性原则;第二层面上的编写原则适合某一个或某一类学科的教材编写,是某一门类学科教材编写应遵循的普遍性原则;第三层面上的编写原则适合某一个或某一类课型的教材编写,是某一门类课型的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原则。2、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1)定向原则:定性、定位、定量。(2)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