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三)元杂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元杂剧一、元杂剧的起源概念:元杂剧是我国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并产生了众多作家和大量文学剧本的戏剧样式。当时也有人称它为“传奇”,或者把它和散曲一起称为“北曲”。后世为了区别于自唐就已出现的泛称各类说唱表演艺术为“杂剧”概念,也是为了区别于宋、金杂剧的体制,通常就称它为元杂剧、元曲或北杂剧。二、杂剧的体制折、楔xiē子和本元杂剧剧本结构通常分为四折一楔子,合为一本。个别作品也有一本分五折、六折,还有一些作品用两个楔子。一折一场景:如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只有一个场景:杜家妓院。一折二场景:《望江亭》第一折就有两个场景:清安观观内和观外。一折三场景:《窦娥冤》第一折却有三个场景:赛卢医药铺、从药铺到‘‘庄上’’的荒僻所在和蔡婆婆家。楔子:楔子的篇幅比折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交代剧情开端,起“序幕”的作用,也有放在折与折之间,起过脉剧情的作用。唱词(曲文)元杂剧剧本中通常注明“唱”(唱词)、“云”(宾白)和“科(介)”(表情,动作)。这三者交相配合,起到刻划人物,表现剧情的作用。角色:元杂剧中角色基本上可分三大类:末、旦、净。末:分正末、冲末和小末等。旦:分正旦、外旦和搽旦等。末本: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如《汉宫秋》是末本,汉元帝的脚色是正末,四折唱词就由汉元帝一人主唱。旦本:正旦主唱的叫“旦本”。“小曲”或“曲尾”:作为对一个角色主唱的补充,也是为了丰富剧情,有些剧本中也安排正末、正旦以外的脚色的唱词,或是净,或是搽旦,或是小末,这类唱词通常放在一折中的套曲之前或后,一般和套曲不同韵,甚至不同宫调。如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南吕套曲前,试官(净扮)唱一支[醉太平]曲,方唱之际,说道:“我有一个小曲儿,唤做[醉太平],我唱来与你送行者”。宾白元杂剧剧本的云白,被称为“宾白”。在后世戏曲中也叫“道白”或“说白”。前人对杂剧中的宾白大致有两种解释: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单宇《菊坡丛话》:“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前者是在杂剧注重歌唱的前提下所作的推测性解释,后者是从训诂角度作的考订性说明。可能后者说法比较正确。韵白:包括上场诗(或叫定场诗)和下场诗,一般四句或八句,也有二句的,又可叫上场对、下场对。如《汉宫秋》第一折王嫱出场先念上场诗:一日承宣入上阳,十年未得见君王。良宵寂寂谁来伴,唯有琵琶引兴长。第四折汉元帝下场诗:叶落深宫雁叫时,梦回孤枕夜相思。虽然青塚人何在,还为蛾眉斩画师。散白:带云:是脚色在歌唱时插入说白,起串联解释唱词的作用。背云:即现代戏剧中的“旁白”,又叫“内心白”,把“暗想”交代给观众。内云:是脚色在未上场之前在后台和台上的脚色对话,还有的是台上脚色和后台人员对话。如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佛印和尚要行者置备酒肉款待苏东坡,行者向着后台说:“山下俗道人家,有一百八十多斤的猪,宰一口儿”,于是出现“内云”:“忒大没有”,后又有“内云”:“忒小没有”。这“内云”代表不出场的“俗道人家”说话。科(介)通常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南词叙录》:“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身之所行,皆谓之科”,又说:“以科字作介字,非科介有异也”。实际上,元杂剧剧本中的“科”表示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物一般的动作,如《汉宫秋》第一折写王嫱迎接汉元帝,注明“趋接科”,被封为明妃后,“做谢恩科”。这里当有跪拜动作。二是表示人物表情,《汉宫秋》第一折写毛延寿定计,注明“做忖科”;第三折写汉元帝送别王嫱时,“与旦打悲科”,表示两人都作出悲伤的表情动作。三是表示武打动作,如高文秀《襄阳会》第四折前楔子写张飞与曹仁交战,“调阵子一遭科”;写刘封、糜竺、糜芳和张飞一起杀向曹军,“四将作混战科”。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写燕青痛打杨衙内,“做打杨衙内科”、“杨衙内打斛斗科”,也属武打动作。四是指剧中穿插的歌舞动作,如《梧桐雨》第二折写杨玉环演舞,“正旦做舞科,众乐撺掇科”。除这四类外,还有一类指剧中需要的音响效果,如《汉宫秋》第四折连续出现五次“雁叫科”,《荐福碑》第三折写雷轰石碑,有“内做雷声科”,即后台作打雷的音响效果。元杂剧剧本已包含戏曲演出的全部要素“唱”“念”“做”“打”。三、元杂剧的繁荣主要原因:一、戏剧演出的社会化(广泛性)和商业化二、众多的知识分子从事或参与三、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四、元杂剧的内容文采派:曲词藻丽,比较的多用雅言者,分为两种:绮丽纤秾(王实甫、白朴、郑光祖等)、清奇轻俊(马致远、李寿卿、宫天挺)。本色派:大约曲词素朴,多用口语者为本色派。多写社会人生世相,注重语言的“本色当行”。分为三种:豪放激越派(关汉卿、高文秀、纪君祥等)、敦朴自然派(郑廷玉、武汉臣、秦简夫等)、温润明丽派(杨显之、石君宝、尚仲贤等)。按艺术风格而言,分为:爱情婚姻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特征:其一,剧中书生多半为命运不济的晦气的穷秀才,女子一方却多半出身富贵门第,或有大家闺秀一般的文化素养的“上厅行首”,双方的实际生活地位(穷和富)往往高下悬殊。其二,情节多半是青年男女竭诚相爱,中间有外力进行干扰,或鸨bǎo母嫌贫爱富,或商人加以破坏,或女方父母出于门第观念的考虑进行阻挠。其三,剧中的女子在爱情婚姻问题上,在反抗外来阻碍,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中,表现出积极的主动精神。按杂剧内容而言,分为:神仙道化剧内容大抵是或敷演道祖、真人悟道飞升的故事,或描述真人度脱凡夫俗子和精怪鬼魅的传说。不管故事的具体内容和表现的角度有多么纷繁的变化,这些作品大都是以对仙道境界的肯定和对人世红尘的否定,构成它们内容上的总特点。《黄粱梦》、《竹叶舟》特征:其一、仙道和隐逸常常交织在一起。其二、这些真人谴责的对象也往往是豪门中人物。其三、这些道祖们指点的榜样,常常是著名的退隐儒生。公案剧分两类:第一类主要写权豪势要欺压无辜百姓,清官惩治豪强,为百姓申冤昭雪,诸如《鲁斋郎》、《蝴蝶梦》和《陈州粜米》等。第二类多写恶人图财害命,或因家庭问题,财产继承问题引起争执,良善受欺受诬,由清官伸张正义。如《灰栏记》、《盆儿鬼》、《神奴儿》、《魔合罗》和《勘头巾》等。水浒戏:公案剧中的一个分支。现存元人水浒剧的内容基本上属于一类:良善的平人遭到强人、恶霸的欺凌或百姓之间发生纠纷时,弱者受侮,梁山好汉扶弱抑强,诛恶锄奸。元人水浒剧中的梁山泊像是一个惩恶扬善的公正的法庭。《燕青博鱼》社会剧《窦娥冤》、《酷寒亭》、《合汗衫》,《货郎旦》、《罗李郎》,《看钱奴》、《冤家债主》、《东堂老》,《老生儿》特征:其一、它们普遍地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和描写了当时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生活现象,揭露了社会的各种弊病。其二、通过对不同社会现象的描写,交织成一幅世态众生相。其三、这些剧本从不同的角度揭露社会弊端时,笔触是相当尖锐的,但作者们提出的解决方法,大都仍然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其四、在这些社会剧中出现的财主形象有的是商人,他们的生活、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历史剧《赵氏孤儿》、《冻苏秦》、《马陵道》、《谇范叔》、《气英布》、《单鞭夺槊》、《渑池会》、《王粲登楼》、《贬夜郎》、《贬黄州》、《梧桐雨》特征:其一、作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绪,在史料的选择上作了有利于这种表达的选择和改造。其二、在少量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扩展和虚构。其三、还有一部分作品,在史料的运用上,是相当“忠实”的。从作品的思想情绪来看,史料似乎只是提供了作家艺术地表现他的情感的躯壳。总之,元杂剧内容广阔,反映了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展示出丰富多样的作家的个性和精神世界。批判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官僚制度和其他各种社会弊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和上层人物的残暴、腐朽、荒淫和虚伪,同情并歌颂那些不幸的被压迫者和牺牲者,表达了他们的正义呼声,再现了他们的英勇抗争,透露出反传统的新的思想光芒。元杂剧是元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五、元杂剧代表作品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关汉卿《窦娥冤》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主角是汉元帝。作品通过他对文武大臣的谴责和自我叹息来剖析这次事件。作为一国之主,他连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护,以致演成一幕生离死别的悲剧。马致远《汉宫秋》马致远《汉宫秋》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全剧结构层次井然,诗意浓厚。白朴《梧桐雨》书生张君瑞与前朝相国女儿崔莺莺在普救寺相遇,二人一见倾心,奈何莺莺早已许配给表哥郑恒。誓要抢莺莺为妻的叛将孙飞虎此时带兵重围寺院,处于危机中的崔夫人承诺:“谁有退兵之计,便将莺莺许配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向白马将军发信求救,孙飞虎被一网成擒。岂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以莺莺早已许配郑恒为由迫莺莺与张生以兄妹相称。幸得丫鬟红娘出谋献策,安排莺莺与张生月下幽会,两情相悦,私定终身。后被崔夫人察觉,夜审红娘,红娘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才子佳人终成眷属。王实甫《西厢记》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