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学习汇报过谦2014、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GQ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216号现批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46-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2.1、4.2.5、4.2.6、5.1.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3年11月8日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设“术语”章节;2.将原“一般规定”改为“基本规定”,并增加关于职业健康的要求;3.原2.0.2条文取消强制性要求;4.将原“环境保护”改为“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并增设“节约资源能源”章节,增加关于绿色施工的要求;5.将原“防治施工噪声污染”改为“防治施工噪声及光污染”;6.“环境卫生”一章增加食品卫生相关要求。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的参考。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目次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4.1节约资源能源4.2防治大气污染4.3防治水土污染4.4防治施工噪声及光污染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5环境卫生5.1临时设施5.2卫生与防疫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创建整洁文明的施工现场,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防治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预防各类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及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制定本标准。〔说明〕制定本标准的目的:为现在;也为以后。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线路管道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装修装饰工程及拆除工程。〔说明〕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1总则1.0.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说明〕说明本标准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2术语2.0.1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protection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2.0.2绿色施工greenconstruction指在工程建设中实现环境保护的一种手段,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环境保护与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2术语2.0.3施工人员sitepersonnel指在施工现场从事施工活动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包括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参建人员。2.0.4建筑垃圾constructiontrash指施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以及其他废弃物。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3基本规定3.0.1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负总责,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参与施工的所有单位及人员应有维护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的责任和义务。3.0.2建设工程的环境与卫生管理工作应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或编制专项管理方案,应明确环境与卫生管理的内容和措施。3.0.3施工现场应建立环境与卫生管理体系和检查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并应做好检查及记录。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3基本规定3.0.4建设工程的参建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卫生等突发事件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3.0.5施工现场发生有关环境、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时,必须按相关规定及时向施工现场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并应积极配合调查处置。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3基本规定〔说明〕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是指在施工现场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状况、生命健康、财产严重损害,危及环境公共安全的一种紧急事件。施工现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以及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突发事件。传染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为准。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3基本规定3.0.6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应包括环境与卫生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3.0.7施工单位应推广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自主创新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施工。3.0.8施工现场临时设施、临时道路的设置应科学合理,并应符合安全、消防、节能、环保等有关规定。施工区、材料加工及存放区应与办公区、生活区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说明〕临时设施是指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临时搭建、租赁及使用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3基本规定3.0.9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管理,采用硬质围挡。市区主要路段的施工现场应设置不低于2.5m的封闭围挡,一般路段的施工现场应设置不低于1.8m的封闭围挡。围挡应牢固、稳定、整洁。距离交通路口20m范围内占路施工设置的围挡,其0.8m以上部分应采用通透性围挡。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3基本规定3.0.9〔说明〕市区主要路段、一般路段由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划分。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围挡的目的是防止人员随意出入,减少施工作业影响周围环境。交通路口占路施工设置的围挡会遮挡视线,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容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所以距离交通路口20m范围内0.8m以上部分的围挡采用通透性围挡。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3基本规定3.0.10施工现场出入口应标有企业名称或企业标识。主要出入口明显处应设置工程概况牌,施工现场大门内应有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和安全管理、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消防保卫等制度牌和宣传栏。〔说明〕工程概况牌内容一般有工程名称、面积、层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督单位、开竣工日期、项目经理以及联系电话等。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3基本规定3.0.11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必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的规定。〔说明〕劳动防护用品是指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使用的防治职业病和防止身体受到意外伤害的保护用品。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3基本规定3.0.12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应在醒目位置悬挂安全警示标识,警示标识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施工人员必须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施工单位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培训。3.0.13施工单位应根据季节特点,做好施工人员的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寒保暖、防中毒、卫生防疫等工作。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4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4.1节约资源能源4.2防治大气污染4.3防治水土污染4.4防治施工噪声及光污染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4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4.1节约资源能源4.1.1施工总平面布置、临时设施的布局设计及材料选用应科学合理,节约能源。临时用电设备及器具应选用节能型产品。施工现场宜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4.1.2施工现场办公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减少办公用品的使用及消耗。4.1.3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用电等资源能源的消耗应进行计量管理,严格控制用量。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4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4.1节约资源能源4.1.4施工现场宜充分利用拟建道路路基作为临时道路路基。临时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土方施工应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说明〕施工现场利用拟建道路路基、既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生态环境。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4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4.1节约资源能源4.1.5施工现场应保护地下水资源。采取施工降水的应执行国家及当地有关水资源保护的规定,并综合利用抽排出的地下水。〔说明〕抽排出的地下水可用于混凝土的养护、降尘、冲厕、车辆洗刷等方面,减少水资源浪费。4.1.6施工现场应采用节水器具,并设置节水标识。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4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4.1节约资源能源4.1.7施工现场宜设置废水回收、循环再利用设施,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4.1.8施工现场应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选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周转材料应优先选择金属、化学合成材料等可回收再利用产品代替木材,加强保养维护,提高周转率。4.1.9施工现场应合理安排材料进场计划,减少二次搬运,并实行限额领料。4.1.10施工现场应明确可回收再利用物资,及时分拣、回收、再利用。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4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4.2防治大气污染4.2.1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说明〕硬化处理指采取铺设混凝土、碎石等方法,并根据气候条件定期洒水,防止扬尘污染。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4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4.2防治大气污染4.2.2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降噪、降尘措施,并应及时将废弃物清理完毕。4.2.3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4.2.4土方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4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4.2防治大气污染4.2.5建筑物、构筑物内建筑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容器运输或搭设专用封闭式垃圾道,严禁凌空抛掷。〔说明〕使用容器运输或搭设专用封闭式垃圾道清运垃圾可有效避免高空坠物及扬尘污染。高空坠物和凌空抛掷极易造成人身伤害。4.2.6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说明〕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容易引发火灾,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4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4.2防治大气污染4.2.7施工现场应使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或砂浆的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降噪措施。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4.2.8市政道路施工进行铣刨、切割等作业时,应采取有效防扬尘措施。灰土和无机料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中应洒水降尘。GQ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JGJ146–20134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4.2防治大气污染4.2.9城镇地区、旅游景点、重点文物保护地及人口密集区的施工现场应使用清洁能源。〔说明〕清洁能源指燃气、燃油、电能、太阳能等。4.2.10施工现场的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