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视新闻采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专题三电视新闻采访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集、发现、挖掘事实与信息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电视报道的表现手法之一;还是许多电视节目表现形态的突出特点,构成特定的节目样式。众所周知,精彩的电视采访能够给观众留下智慧、机敏的印象;而蹩脚的电视采访则给人以无知、迟钝的印象。“理想的电视采访,应该是传达某种信息、某种印象、某种只能用电视媒介传达的重要东西。”([美]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普伦蒂斯学院出版公司1977年版,第94页。)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个性特点论及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不能脱离电视媒体自身的特质。电视能够在诸种传播媒介中后来居上,在于它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声像世界”。而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正是围绕这个“声像世界”的展现而形成的。勿庸置疑,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是由电视媒介的特点而决定的。归纳起来,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采集手段、采访形式、思维方式、表现元素、形象画面报道、采摄分工、集体协作等几个主要方面。把握电视采访特点,在思想观念上不能僵化。下述几个重要的前提,需要特别强调。其一、现代电视采访的个性是有条件地、相对地存在着的。因而,不能将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绝对化,或者固定化。其二、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也是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因而,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断演变的可能性。进步的同时或许会甩掉落后的东西,一层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其三、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在相互比较下而存在的。因而,电视采访反映出它自身特殊性,它不可能离开采访活动的共性而独立存在。其四,电视采访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潜在的功能还有待开发利用。但是,过分地夸大或绝对化地强调其个性特点,势必会给实践带来严重的损失,也会使思想认识走入误区。因而,正确地、客观地、全面地认识电视采访的个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运用电视采访的优势;关注并开发电视采访的潜在功能;才能够在观念上、认识上、行动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电视采访的个性。1、现代的采集手段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电视记者离开现代电子化的采集手段,就无法将活动图像素材“记录”、“再现”。可以说,现代电子化的采集手段,是电视记者采访的必备“工具”,离开它们,就无法“生产”。这也是同其它传媒记者采访首要的区别之一。传统上,文字记者采访手段非常简便,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就可以走出去采访。即使是现代文字记者使用步话机、录音机采访也比较轻便。广播记者携带一个小型录音机就可以搞录音报道,有一台短波发射机亦可以进行同步现场口头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播正是以快捷、及时的优势,进入了“黄金时代”。美国CBS著名记者爱德华·默罗也正是以《现在请听》、《这里是伦敦》现场广播报道赢得了“民族英雄”的称号。当时,他所配备的设备仅仅是短波发射机和话筒。一般来说,常规的采访离不开摄像机、话筒、灯光等起码的技术手段;大型的采访活动则要动用转播车、卫星以及成套的人马,包括摄像、灯光、录音、切换、视频技术等人员。所有这一切技术设备和人员都是为传送电视活动图像而设置的。而电视记者则要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采集以画面的方式报道出去。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采集手段的进步也是现代传播的突出特征,可以说电视采访展现了现代采访的新潮流。电视在瞬间向亿万人传播具有永恒历史意义的图像时,它也为人类留下了一大传播奇迹。使亿万人惊讶,震动,思索。那些具有全球意义的电视画面,不正表明人类用自己创造的奇迹,为后人留下了珍贵无比的活动的历史画卷么?2电视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全人类留下了一幅幅精美绝伦、奇特无比、内含深刻、悲痛欲绝的活动画卷,这些画卷早已深深印在亿万人的脑海中。现代采集手段,不但是电视记者采访的特点,而且代表着现代传播的发展走向。对此,可以从人类登月的电视报道过程略见一斑。世界电视史上最壮观的场面是人类登月的实况转播。在人类着手登月之前,电视就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向月球发起挑战。“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空中试验始于1968年年底;同时宇宙飞船上安装了电视播控室和发射机。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号首次载人飞行绕地球163次,观众从电视上看到了这一奇观。人们看到了月球的景色,看到人在月球上行走时似乎没有重量。一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宇航员缓缓漂浮在他们的小演播室中,对着摄像机说:“抓住这些家属送的卡片和信件”。——这是真实的画面。同年12月底,宇宙飞船第一次绕地球飞行时,观众和宇航员同时看到了荒凉而令人生畏的月球表面。宇航员詹姆斯A·洛弗尔小心翼翼地在宇宙飞船中走动时说:“看起来象烧石膏或象一种灰色的海滩沙子。”1969年7月,人类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一艘叫“鹰”的宇宙飞船将要把两个人带到月球——“安宁之海”上。宇宙飞船飞行一周前,报纸登了如下文字:当阿姆斯特朗从“鹰”号宇宙飞船舱口连接月球表面的九级云梯走下来时,电视史上最伟大的节目就会拉开序幕。阿姆斯特朗从云梯上端走到第三级时,宇航员会用左手拨出一个形手柄,打开一个贮藏机舱,里面一台黑白电视摄像机就会把镜头对准这一切。阿姆斯特朗的双脚小心翼翼地从云梯上往下移动。不一会儿,地球上的人就会看到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电视实况转播使无数人的心脏与事件同步跳动。一切按着计划进行着。阿姆斯特朗终于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他站在月球上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大飞跃。”此后观众看到第二个宇航员埃德温·奥尔德森加入了阿姆斯特朗的行列。他们俩架起了第二台摄像机。观众在地球上看到两个人在月球上跳跃行走,很象一对大袋鼠,收集着石块儿。他们把用尼龙和硬质塑料做成的美国国旗放在月球上,以使它在失重时永远飘扬。之后,电视屏幕的另一面上出现了尼克松站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镜头。总统深情地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富有意义的一次通话。”在总统办公室里,摄像机拍下了尼克松在地球上和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通话的双画面镜头。尼克松接着庄重地说:“由于你们所完成的业绩,太空已经变成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并且,由于你们从‘安宁之海’和我们通话,这就激励我们要加倍努力把和平与安宁带给地球。”阿姆斯特朗回答道:“谢谢你,总统先生。我深感荣幸,来到这里不仅代表美国,而且代表所有国家热爱和平的人们……”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森在月球上停留了两个小时21分后,返回机舱,向地球飞回时,电视网开始报道来自美国及世界其它国家的反应和评论。这次宇宙飞船发射吸引了50万人到发射现场观看发射景象。这些人中有新闻记者、外交官、各国名人。2、独有的采访形式屏幕上用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的采访是电视采访的独有形式,也是同其它传播媒介采访形式的最大区别之一。由于有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电视采访不但能够传达信息,而且能够传达印象。为此,电视采访必须要考虑比文字、广播采访更多的问题。(1)电视采访要能够捕捉“感觉”,并能在特定的现场环境氛围中引出信息。观众通过屏幕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某人在回答问题时的神情,这些神情有时比言语还能说明问题。观众也可以从采访的地点环境的展现过程中,获得许多从属信息。(2)电视采访必须给人以不紧张、事先没有摆布的真实感。“最好的采访是那种忘记了布景、摄像机和所有一切,完全沉浸于谈话及所有敏感的问题之中。”(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第102页。)有时候,明明是真实的东西,由于掺杂了摆布的因素,会给观众一种造假的感觉。因而,电视采访引入屏幕,应格外留意屏幕效果。3(3)电视采访以人的活动为主体,记者必须能够在大庭广众的现场环境中同人打交道,同时要以快速采访提问交谈的技巧在几分钟内得到通常要花几小时才能得到的东西。有时候,大庭广众下的快速采访并不十分简单,既要传达有用的信息,又要传达某种印象。(4)电视采访不允许使用深奥难懂的语言作口头叙述或采访问答,那样就会排除了广大观众。“如果采访忽略了观众,那么这种采访就是失败的采访。”(肯·梅茨勒《创造采访》,第102页。)不使用深奥难懂的语言,并非意味着电视采访是浅显的、初级的,而是要求简洁、通俗、易于理解。(5)电视采访要设法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同时要注意采访的态度、语气、举止乃至服饰。因为观众在检验着记者的一举一动,从记者在屏幕前频繁露面的过程中逐渐了解记者的主张、思想、能力、风格、个性。1996年3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水均益采访了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这次专访从几个方面体现出电视采访的特点。首先,街头快速采访并不简单,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正式采访前,节目拟定以对话方式来进行采访,并用中国老百姓的问题提问。出乎意料的是,在街头的采访中,许多人对联合国以及加利本人似乎都不了解,提不出什么问题。有些人反问道:“加利是谁啊?”“他是干什么的?”“联合国?联合国没什么作用吧?水均益等三人从天安门转到北京展览馆附近,在外交学院门前遇到了一队小学生。水均益问一个小女孩“假如你见到联合国秘书长,你想不想问他什么问题?”小女孩想了想说:“我想问他:联合国有多大,您的官有多大?”另外一个小男孩在一旁插过来说:“叔叔,我想问他,现在好多国家都在打仗,能不能让他们别打了?”孩子们这些天真的问题给了水均益很大启发。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讲,联合国以及国际事务似乎是太遥远,人们对这些事既不太了解,也不甚关心。正因为这样,对加利的采访就更应该由浅入深,让观众易于理解。其次,创造和谐的气氛,有利于采访的顺畅进行。水均益同加利刚一见面,就用阿拉伯语问候他,并作自我介绍,曾经在开罗当过驻站记者,并采访过加利。加利听后,脸上的表情由惊讶变成了亲切。在正式采访时,水均益用小女孩的话作为切入点,他对加利说:“秘书长先生,请允许我告诉您,今天在这里采访您的除了我本人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关心联合国,关心您个人的中国人,因为我也带来了一些我问观众的问题。现在我想先从一位北京的小学生给您的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采访。这个小女孩请我问问您,联合国有多大?您的官有多大?”加利听后满脸布满了笑容,他首先表示,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他要向这个小姑娘说一句话。加种用中文说:“我们都是朋友。”在场的人全都笑了。笑声过后,加利说:“联合国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就像这位小姑娘的家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一样,联合国这个大家庭一共有185个成员。联合国就是这185个成员的家。联合国秘书长的权力并不是很大,他不过是这个大家庭的仆人。他就像一个大管家,负责保护这个家,每天早晨开门、打扫卫生……而且他要努力让这个家的每一个成员彼此和睦相处,如同亲兄弟一般。因为这个家里经常会出现一些争论,秘书长的作用就好象是个调解人,他的角色是解决争论,平息争吵……”加利慢慢地叙说着,他身后的背景是黄色的墙壁,身边放着一杯热茶,茶杯里冒出热气在他脸旁慢慢散发着。这样的气氛就好比在温暖的房间里愉快地谈天说地一样。水均益作为采访记者,产生出这样的感受:“在我看来,此时的画面就像是冬日里壁炉旁的一幅图画,一位祖父在向自己的孙女讲述一个童话故事。他是那样地耐心,那样地循循善诱,那样地投入。加利真正进入了一个我们为他设定的角色。此时此刻,我无法想象坐在我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当今联合国最高行政长官,是一位全球知名的“国际法专家”。他虽然享誉全球,满腹经纶,但是他却如此慈爱,如此平等地对待一位中国首都的小学生。”(水均益《前沿故事》,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10月版,第184页。)在某种程度上讲,创造和谐的气氛,并能够捕捉特定感觉,从中引出信息,对于采访对象和记者本人都是十分有益的。水均益对加利的采访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加利十分坦率地谈到了联合国的改革、目前的处境、未来的前景、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等重要问题。水均益也不4失时机地借观众的问题问了如何制止某些大国利用联合国干涉其它国家内政、联合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等问题,最后还问了加利的家庭生活和今后的打算。采访至始至终都沉浸于谈话和交流之中,无论是轻松的话题还是敏感的话题,都给人以不做作、不紧张、不生硬的印象。由于电视所具有的独特的采访报道形式,它将人的活动直接带入了电视屏幕,因此人的活动成为电视报道的主体。举例来说,人物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讲话、神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