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骆超摘要:物理是一门认识自然规律的学科,它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物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实验录像、课外实验四大类,充分挖掘每类实验的特点,可以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且能大幅度物理成绩。关键词:物理实验;能力培养;激发兴趣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这门知识的过程中必然服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由实践……理论……实践。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获得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活动,是手和脑、知识和能力得到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另外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实验教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物理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多方面综合来看,实验课确实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坚实基础。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的直观性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记忆;实验的导向性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实验的可信性可以强化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充分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演示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思维活动。兴趣作为主体的一种内驱力,它刺激主体并引起反应(活动和动作),反应的结果则导致主体需要的满足。当需要(探索的愿望)和内驱力(兴趣)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探索性实验)时,主体便获得了动机;演示实验是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重要途径,教师演示实验的质量和态度,对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科学态度有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教师必需认真做好示范操作,每一个环节都应合理规范。教师娴熟的操作﹑严谨的态度和精彩的实验效果能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动操作能力。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很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老师在实验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下是我在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一)、课前仔细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备、完好,并有意识的把器材放在讲桌下,增强神秘感,然后在学生殷切的渴望中现出”庐山真面目”。(二)、实验时故弄玄虚,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如:在做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时,让学生猜猜实验结果,再杯子倒过来后,小心翼翼的抽出托硬纸片的手,嘴里不停地念叨”小心,再小心,千万不要掉下来!”当学生高度紧张时再向四2面八方翻转杯子……又如演示惯性现象实验时,将杯子固定在桌面上(抓在手上不可靠),当教师用木尺敲击硬塑料片时,让前排的一个学生用手做接的架势,防止鸡蛋会掉在他面前的桌面上打破,当鸡蛋落到杯子里,学生难免会既紧张又兴奋。(三)、由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真实性。如在演示光的折射现象时,让学生先观察尺子是否是直的,再插入水中,由后排的同学上台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当他惊叹”尺子确实变弯了”,并不由自主的抽出尺子再次验证时学习兴趣也同时产生。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演示实验时,吸收少数学生参加演示实验,在增强演示实验效果。(四)、尽可能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积极参与,调动全体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力的开发,同时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接受。如: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中建议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头,手指压铅笔尖时手指也会感觉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手指压痕深浅不同,说明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做“摩擦起电”的实验时,引导学生用在头上摩擦过的塑料尺子靠近碎纸屑……通过这些简单的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有效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大多数物理实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该实验所用的仪器。学生对它们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了解甚少。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难免会有无从下手或不得要领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做好分组实验,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一)、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的好习惯。督促学生预习实验是搞好分组实验的保证。我们强调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抓好实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提出探究问题的机会。(二)、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学生多,老师少,时间紧。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电学实验涉及高电压使用的,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示学生当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要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如电学仪器出现有焦糊味、冒烟时,有过载指示、有器材通电时非正常发热等情况时,应立即关掉电源。当电表指针超过满刻度时就要立即断开线路,检查是否超出量程。这些都是教师要事先讲清楚的。以便使学生心中有数,减少差错,保证人身安全以及实验的顺利进行。一定要反复强调易犯的一些常识性错误,甚至有对人身和实验仪器有危险性的错误。对有一定难度的实验,如:在做”测细铜丝的直径”实验时,要求”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若按书上的图排绕,学生的两只手不能松,要测出线圈的总长度,必须抓住铜丝两端连同线圈往刻度尺上靠,或者让另一学生拿着尺来测量,这样操作既吃力又不容易测出准确结果。对于一个初学物理第一次做实验的初二学生来说,很难做好。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不妨和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出一个改进方法:把铜丝的一头弯曲折回压在铅笔上,再在上3面一圈一圈地排绕,既紧密又不易松动,学生可一手抓住铜丝的另一头,一手拿刻度尺轻松自如地测量。实验中,如果有误差,也应实事求是地指出或者说明其产生原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对待演示实验的严谨作风和科学态度,对学生的实验素养起着良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三)、重视创新思维,营造探索情景。学生实验是协同实验的过程,是学生感性认识和思维活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过程。在实验中特别要提醒学生观察那些不明显或稍纵即逝但却反应变化本质的实验现象,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针对实验中的现象,要适时提出启发性问题,增补启发性实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积极思维,解难释疑。三、巧妙利用实验录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多数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认真地总结得出来的,人们无论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还是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都离不开这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然而,单靠观察和实验,也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因为很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如关于分子运动及原子结构的知识,大气压强的知识,电、磁等场知识。这些物理知识所涉及的物质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就无法直接观察到。牛顿第一定律等规律所描述的则是一种用实验根本无法验证的理想情况。若将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研究与物理教学研究整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这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它能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静态的事物动态化,微小的细节扩大化,复杂的演示简单化。之所以如此,这也是由多媒体技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使静态的画面动态展现,将一些难以用传统手段完成的物理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对感观的刺激,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这个实验,这是学生第一次实际操作天平。由于实验报告中所列的”注意事项”较多,调节天平的步骤较多,学生往往对天平无从下手或者干脆就不敢动它。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演示一遍现在上这节实验课,就首先放一遍《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录像,利用慢放、暂停、回看等方法,适时提示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在读数时,把标尺的特写镜头定格,让学生学会正确读数,教师提示每个格代表多少克,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标尺读数,做完实验之后如何收拾天平等问题。学生用几分钟时间看完录像之后再去动手操作,就感到做起来得心应手。经过形象直观的开导,能够绘学生做这个实验指出一条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样必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正确地操作、观察、思考和探索。四、充分利用课外实验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物理息息相关,可以说“处处留心皆物理”。因此,联系实际是学习物理的绝佳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4验外,还通过制做教具、学具,课下自主探究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正如苏州大学教授朱正元曾经积极倡导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这一思想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处处留心皆学问”,因为我们平时的一些小玩具中,蕴藏着并不深奥但又很巧妙的物理知识。这些实验对学生来说感到格外亲切,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实验设计的创造性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利用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做实验,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液体的压强》时,我利用自制的教具演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建议学生探究不同楼层的水压有何不同。在《浮力》这一章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带着疑问:形状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铁皮放在水里,它一定会沉入水底吗?自制学具——一个茶水杯,几块形状不相同的木块,一块铁皮等在课外探究;在游泳池里感受由浅水区到深水区所受到的浮力不同。在学了光学后,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潜望镜、针孔照相机;回家照镜子做各种动作体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介绍《家庭电路》时建议学生回家仔细观察家里的线路,寻找有无不合要求之处,并尝试改进等等。学生总是那么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既圆了课本书刊的缺憾,又感悟了知识的真谛,自己摆脱挫折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自谋解决实际问题的良方。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形成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参考文献[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杨传新.简易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技术物理教学,2004.3[3]李朝鹏.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