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流动摊贩现状调查【摘要】和谐稳定,一直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首要前提。然而近些年来,街边商业摊贩与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冲突成为最突出的群体事件之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制约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永福村流动摊贩以及学生对其的看法的实地走访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信息,并分析了其中的深层次的原因,希望本次调查结果能为读者提供参考。【关键词】流动摊贩走访调查原因分析建议背景2014年经由国务院审批修改的《个体工商户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的出台对个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更好地贯彻了国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发挥个体工商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并且为鼓励、支持、引导和规范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法制保障。然而,为个体户提供的政策优惠,并没有加快流动摊贩转向个体户发展的步伐。大量的流动摊贩依旧盘踞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与城管部门“斗智斗勇”。通过对永福村多个流动摊贩的情况调查数据分析以及对于生活在周边的居民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流动摊贩大量存在的原因有失业人群数量庞大,小摊贩投入成本较低,维系家庭,市场需求较大,管理模式有待改进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大量的失业人群是流动摊贩的主体,较低的投入成本和技术支持是流动摊贩形成的主要原因。希望此次调查能让大家对于流动摊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为流动摊贩的合法化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一、调研结果对永福村37个流动摊贩进行了访谈调查,并对周边人群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如下:(一)摊主基本情况(二)购买人群基本情况根据实地访谈以及周围消费人群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购买主体以40-5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为主,其次为25-40岁的年轻男女。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走访调查中,除了中年夫妇,也有一部分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人盘坐在路边,向路人兜售他们的商品。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下岗职工和农民,也有一些退休人员以及自由职业人士。这些人普遍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没有接受过太多的知识教育,而“零门槛”的流动摊贩则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同时流动摊贩满足了周边人群的日常需要,提供快捷方便的生活方式,以街边小吃和水果蔬菜为主要消费品,帮助人们在家附近便可以购买到所需的生活物品。然而,另一方面,缺乏秩序化的管理方式以及对交通和城市形象的不良影响,又使得流动摊贩饱受诟病,更不用说,流动摊贩的存在阻碍了城市现代化的规划建设,而且城管部门的约束和制止行为成效不大,导致目前流动摊贩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让人“爱恨交织”。二、原因分析(一)流动摊贩是历史与社会的选择流动摊贩这种“职业”的最初雏形可见于《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在西周时期,引车卖浆,贩夫走卒,即已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可能最初只是把家中剩余作物拿到人多处换钱,再买回盐、油等自己不能生产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其中部分无其他特别谋生技能的人便渐渐把这种在市场上流动出售物品的活动变成了自己长期的生存方式。而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变革,流动商贩几经沉浮一直广泛存在和发展并沿袭至今。尽管曾被取缔、被杜绝过,但如今依然普遍存在。其主体主要为下岗员工和农民,这些人群的普遍特征为:大多来自外地,仅受过部分或没有接受过教育,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为自己家乡还未被开发,经济落后,所以选择背井离乡来到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谋求生机。但是当前社会,廉价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需要的更多的反而是有高学历的新型人才和拥有相关技术经验的专业人士。所以有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从家乡来到永福村后,并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或者在试用期被无情解雇。然而另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沿海地区发展时往往不是孤身一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夫妻二人带着孩子们,甚至是年迈的双亲。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家庭的负担,无论是一个大家庭的日常消费,还是子女的教育,老人的赡养,亦或是日常生活中突发的疾病或意外。这些负担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有些难以承受。而我们在实地走访中和几位摊主谈到住房问题时,他们均表示,目前暂住在村内的一些平民小房之中,尽管拥挤,但是消费不大。至于购房,摊主们一致认为房价太高,在生活负担已经如此沉重的情况下,高昂的房价使得买房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奢望和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一位煎饼摊主在谈到买房问题时就满脸无奈的对我说,自己想都不敢想,因为那太奢侈了。综合种种因素考虑,他们选择了低成本,“零门槛”的流动摊位,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此来维系整个家庭的生活,这也导致了小摊贩们必然存在。(二)消费人群的矛盾心理对于生活在永福村的居民来说,流动摊贩的存在一方面方便了居民的生活。早上,摊位们为居民提供了方便、丰富的早餐,开启了一天的精彩生活,傍晚,也可以购买一些特色小吃来舒缓身心,或者购买一些水果蔬菜。而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居民会每天或者定期购买流动摊贩所提供的商品,购买的商品多种多样,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要。而丰富的市场需求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流动摊贩们的增长,不少市场内的摊主也开始往外搬,仅仅因为外面的生意比市场内更加好做。可是因为流动摊贩的增加,堵塞了道路,使得一部分汽车或者电动车难以通过,又引起了消费人群的不满,希望村内的管理人员进一步规范流动摊贩的市场化管理。消费人群的矛盾心理和矛盾行为在助长流动摊贩的同时,又阻碍了城管部门日常的管理工作,使得流动摊贩的社会地位越发尴尬。(三)城市建设的阻碍商贩们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丰富和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影响。众所周知,城市化进程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具有客观规律的现象,是将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衍变为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的自然发展过程。而目前,流动摊贩的存在使得城市化进程受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流动摊贩是影响市容市貌的重要因素,摊位车的无序乱摆乱放,影响城市街区的美观,也破坏了城市的干净美好,而且流动摊贩在城市里生存,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很多人在购买了流动摊贩上的贩卖的商品后,时常将垃圾随手丢弃在路边,一次性废弃餐具同样充斥在街道的各个角落,很多甚至直接投入了花坛,城市喷泉,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使得负责城市清洁的工作人员们更是苦不堪言。(2)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永福村内的居住人数不断上升,带来了村内人口管理上的不便。他们中的大多数居住在简陋陈旧的平民屋里,平日的生活和卫生条件都有所欠缺,每天与本地居民抢夺各种资源。一旦出现了生活或者情感上的变故,他们就会迁移。而四处奔波的流动人员容易产生不安全感,滋生内心的阴暗面,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乘机捣乱更是常有的事,令村内的干部很难规范管理。(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健康问题。由于流动摊贩自身本来就缺乏约束和管理,所以他们的商品以及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问题也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给居民,尤其是给孩子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一些潜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进一步的加剧了流动商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时有摩擦发生,但真正爆发直接冲突的不多。可是如果漠视流动商贩的问题,任其发展,在一定条件下,流动商贩与监管部门一定会爆发大规模冲冲突,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四)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价值观的取向问题,由于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部分。很多人选择街边的流动摊贩很大的原因就是其廉价性,方便性。事实上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观,以有效,实惠为中心,追求经济利益,这里所谓的利益也就是利己主义。还有一个原因是个体行为者的从众行为,当面对一大批人涌现在摊位面前时,人的主观意愿就是前去购买,因此这些个体行为导致了流动摊贩的出现且趋势加强。三、分析及建议从实地调查的结果显示,城管部门与流动摊贩之间的矛盾不仅仅只是部分城管人员野蛮执法所导致的,其根源在于一种错误的发展思路。很多地方领导机关为了自己的政绩,着重于面子工程的建设,追求完美的城市形象,却忽略了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不得不说,流动摊贩的存在的确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庞大的就业空间。但是就目前而言,卫生以及城市秩序反而成为了最为人所诟病的问题,因而成为城市建设蓝图中的“污点”。尽管目前永福村内将大部分的流动摊贩集中在了一块,希望以此举措来进一步规范摊贩市场,缓解流动摊贩散乱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可惜,此举并没有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仅仅只是避免了城管工作人员与摊贩主发生摩擦,很多摊贩上售卖的商品依然存在质量和卫生的问题,而小摊贩主们以及周围的消费人群随手丢弃的垃圾,对摊贩聚集地周边的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生存和管理的矛盾中,村内还是应该将民生,即摊贩与生活放在发展的首位。事实上,如果对流动摊贩加以限制甚至取缔,不但会对周边的居民生活造成不便,还会产生许多的失业问题,从而导致更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在更好的保障城市摊贩生存权的基础上,实现更好,更加全面的城市管理:(1)疏导为主。在已有的聚集地的基础上扩建更多的,服务范围更广的,收费较低或者直接免除费用的农贸市场,帮助小本生意的摊主们减轻生活负担,更可以吸引其他地区的流动摊贩入驻,引导其发展成永福村颇具规模的消费中心。(2)采取和善的管理方式。对于并未进入市场内的流动摊贩,应该有专门的调解人员与摊贩主解释新建立的市场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吸纳散落的流动摊贩,而如果摊主执意不进入市场,也不应该采取驱赶或者禁止的办法。但是相关的食品卫生部门应该对其所售商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如有不合格可采用罚款的形式来促使他们转变,维护食品安全和居民健康。(3)村内应该指导同一区域的流动摊贩建立自己的自治组织,鼓励他们相互监督,实现自我管理,并与城管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的举措不仅有利于平衡城管部门的过大权力,减少野蛮执法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它将有利于增强摊贩主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内心爱护、保护自己经营场地和市区环境的热情。以前一些原本属于城管部门劝导范围内的事情,如果交给这些自治组织去做,可能也会更有效果,更有利于缓和摊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运用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就是要对流动摊贩进行团队管理。流动摊贩作为很多个体也就形成了类似团队的组织。团队首先应该要确立一个领导者,而这里的领导者应该是由类似村民委员会之类的人组合而成的,其次要确立一套相关的治理方法,也就是和善的团队管理方法,最后应该要结合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得每一个个体都树立正确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