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根据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2.唯物主义(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和唯心主义(思维是世界的本原)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定义及其意义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与二元论划清界线。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个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5.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6、世界的统一性原理第一意识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意识的发挥必须以尊重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第二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这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7、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则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8、联系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或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具有条件性。9、发展是前进的上身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对立统一规律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源泉和动力/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1.否定之否定规律(1)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3)否定是新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12.质量互变规律(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顺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3)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这边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是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第二章1.实践的定义、形式和特点(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2)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3)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2.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3.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应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在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看来,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4.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两者都坚持反映论。区别: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所以又被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合理前提,同时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一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是能动的反映论。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个周期性,周期的多次反复,无限发展6.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答: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特点:1.是认识的初级阶段2.直接性3.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特点:是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7.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辩证统一的)答:1.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2.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绝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片面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8.什么是谬误?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答:(一)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辩证关系: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1.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2.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3.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4.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可能转化为谬误。9.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2.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主要依据。就是说,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3.坚持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的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第三章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1.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3.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分别反映劳动的不同属性,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2.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是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表现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3.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其二,导致收入两极分化。其三,阻碍技术的进步。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5.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和作用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3个部分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个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6.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