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________的天职。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_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B.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C.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①句的中心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很明显是道义上的,故应填“义不容辞”;②句主要说的是“父亲们所承担的义务”,所以应该填“责无旁贷”;③句主要强调的是“不推让”,应填“当仁不让”。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挚友,正所谓:“良师益友”。他曾作诗这样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他毫不掩饰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的恩师的错误。这很自然引来一些人的指责:亚氏是背叛自己恩师的忘恩负义之徒.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提问:课文节选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速读课文,可分为几大类?1、学生对孔子的评价和推崇类1、2、3则2、孔子对弟子的教导及相处模式类4、5、6、7、8则3、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9、10、11、12、13则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思考讨论子贡是怎样面对叔孙武孙、陈子禽的诽谤和挑拨的?表现了对孔子之言的态度?面对诋毁和挑拨,子贡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他人---如丘陵-----可逾贤(才德)仲尼---如日月---不可逾---如拾级上天---不可及敬仰3、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1)孔子的道高远无边(2)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无能(3)孔子的道犹如高耸的东西才德无与论比,崇拜之情淋漓尽致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二、学习第九则•9、这则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孔子对弟子的评价?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情感和态度?•(1)反复、对比手法评价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2)表达了孔子对弟子颜回的喜爱和赞美,表现出孔子对“德”的重视和推崇。好学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子谓颜回,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孔子谈到颜渊时说:“这个人可惜死了!我只看见他不断的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悟性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同意你的看法。”•颜回(前521~前490)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孔子弟子。以德行见称。勤奋好学,笃信孔子学说,并“闻一知十”,领会深刻。•为人平易谦逊,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在行动上努力实践孔子的理想,成为孔子最忠实、最得意的学生。孔子屡称他品格高尚,说他“三月不违仁”,“不迁怒,不贰过”。33岁时去世。•9、11-13段,主要写什么?•明确:11则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牛伯的关爱(手法:反复)。•9、12、13则表现孔子与弟子颜渊情感深厚(手法:反复、语言细节描写、神态细节)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原文】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不过我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就可以这样说罢了。”•公西赤(字子华)说:“这正是弟子学不来的。”【评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一致的。这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著的品格。但伟大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踵从的。【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第5则,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表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最赏识生活困顿而德行高尚的颜渊。•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原文】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注释】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2、隐:隐瞒。3吾无隐乎尔:状语后置,相当于“吾乎尔无隐”。4、是丘也:是,这。也,表判断。【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从上下语意看,这里好像是学生中有人怀疑孔子有所保留,或者是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有所失望,孔子为自己作的一个简单辩护。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人格、学问是体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评析第6则,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表现了孔子诚实、正直的品格,也表明孔子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以及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尊重。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注释1、之:到……去。2、弦歌:弹琴唱歌。3、焉:怎么。4、诸:“之于”5、使:使唤。6、戏:开玩笑。【译文】•孔子到鲁国小城邑武城去,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杀鸡怎么用得着宰牛刀!”•当时在那里做地方长官的言偃(字子游)回答说:“从前我从老师那里听说:‘地位高的人学习了道就会爱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唤。’”•孔子说:“诸位!言偃这话对啊!我前面的话不过是跟他开玩笑罢了!”•第7则,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也表现出孔子知错就改的品质【原文】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注释:1、南子:卫灵公夫人,淫乱放荡,名声不好。当时把持着朝政。2、“说”通“悦”,高兴。3、“矢”通“誓”,发誓。4、所……者:假如……的话。【译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第8则,子路对于子见南子十分不满,因为子路不悦,怀疑孔子做了不合礼的事,逼得孔子居然反复的对天发誓,保证自己没干,否则就让天厌弃我吧,让天厌弃我吧(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子路对老师仍持率真的态度,不因孔子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表现出孔子的率真、可爱、善良、敦厚孔子去见南子有没有做什么不正当的事我们可以存而不论,只从我们看到的事实部分来说,我觉得子路对孔子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既然孔子去见了南子,就有做了不正当事的可能。子路能当面指责老师可能的错误行为,是值得赞赏的。也可见孔子为推行政见学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及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孔子是否做了不正当的事是一回事,别人是否相信孔子的清白是另一回事。尤其是作为一个教人做君子的老师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做不正当的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避嫌的说法,即“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孔子在无奈之下只能用赌咒发誓来为自己表白,这也无形中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不好的习惯方式。我觉得我们自己应该远离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取信于人,也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赌咒发誓的人。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1)第5则到8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和怎样的师生关系?举例分析下。•明确:①对弟子的尊重,平等待人的品质和率真、和善的人格.•②平等、友好、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一)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子贡眼中的孔子:•1、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2、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3、其生也荣,其死也哀。颜渊眼中的孔子:•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孔子是一位学识丰富、谦虚有礼、道德高尚、施教有法、毫无自私之心的圣人。•总结:孔子凭借自己的学识与德行,赢得了弟子们的敬仰与尊重。•(二)孔子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孔子的自我认识:(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拟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2)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3)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总结:孔子自认为是一个努力追求圣与仁的人,自己的言行是光明磊落的,不隐瞒、不背道,愿意让天来评价衡量自己。•(三)孔子眼中的弟子是怎样的呢?(1)贤哉,回也!贤哉,回也!(2)吾与点也。(3)斯人也而有斯病也!斯人也而有斯病也!(4)天丧予!天丧予!•总结:孔子对弟子充满了欣赏与关爱,反复的话语表达了对弟子的一片真情。五、当堂检测:1、本文“之”字的意义与用法小结:(1)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结构助词“的(2)夫子之得邦家者定语后置的标志、或主谓间取独(3)仰之弥高-代词,代孔子(4)天厌之--代词“我”;代词翻译为“这样的”;(5)亡之,命矣夫语气助词(7)子之武城_---动词“到”。2、“焉”字意义与用法:(1)割鸡焉用宰牛刀!-、“焉”:怎么(2)赡之在前,忽焉在后-副词词缀,表示状态(3)愿为小相焉句末语气词。3、固定结构:(1)二三子以我为隐乎?“认为……”(2)予所否者,天厌之。假如……的话4、小结孔子博古通今,德行高尚,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深受弟子们的敬爱,但他总把自己放在跟别人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从学识、道德和日常生活中感受他的伟大!感受夫子的关爱!晚年整理研究文献•根据你自己的认识,说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拿孔子及其弟子间的师徒关系,来对比现在的师生关系,你觉得前者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东西?•①子贡是怎样面对叔孙武孙、陈子禽的诽谤和挑拨的?表现了对孔子之言的态度?面对诋毁和挑拨,子贡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他人---如丘陵-----可逾贤(才德)仲尼---如日月---不可逾---如拾级上天---不可及敬仰师生关系之一:尊师•②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1)孔子的道高远无边(2)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无能(3)孔子的道犹如高耸的东西•③第四则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魅力?还表现了什么?•(1)谦虚与执着•(2)表现了公西华对老师的崇敬才德无与论比,崇拜之情淋漓尽致•第5则到8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和怎样的师生关系?举例分析下。•明确:①对弟子的尊重,平等待人的品质和率真、和善的人格.•②平等、友好、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之二:平等•(2)9、11-13段,主要写什么?•明确:11则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牛伯的关爱(手法:反复)。•9、12、13则表现孔子与弟子颜渊情感深厚(手法:反复、语言细节描写、神态细节)师生关系之三:亦师亦友•颜回(前521~前490)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孔子弟子。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