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典作品导读概述960年,陈桥兵变;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宋统一中国。1127年宋高宗赵构南渡以前为北宋,都城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以后为南宋,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宋朝三百年间,中国境内主要还有辽、西夏、金和蒙古等。一、社会状况1、经济全面发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京的繁华景象:“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急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2、文化高度繁荣重视科举和教育;哲学、史学、音乐、绘画、科技等都有进一步发展。3、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化中央集权一切负担毫无例外地加在农民身上变法与反变法的新旧党争主战与主和之争书院: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的地方。讲学以义理修养为核心,代表社会良知,担当社会道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庐山)、岳麓书院(在潭州岳麓山)、应天府书院(在河南商丘)、石鼓书院(在衡阳石鼓山)。理学:亦称道学,在元明清时期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约六七百年)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充分吸收其他各家的积极因素,是足以与佛道相抗衡的思想体系。创始于周敦颐,奠基于张载、二程,集大成于朱熹,故又称作“程朱理学”。二、文学概况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在传统的诗文方面,宋人继承唐人取得的成就,并有新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的时代特色。词在宋代进入全盛时期,产生了许多大家,成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而宋代戏剧、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则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1、宋诗有自己的特色;2、散文改革取得胜利;3、词的成就最高;4、戏曲小说的出现。宋诗特点: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近代学者缪钺《诗词散论》: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谈艺录》—《诗分唐宋》: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气骨思理见胜。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题西林寺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望庐山瀑布。宋文特点:内容上,和现实紧密结合,多论政与论道之文,其中又带有强烈的忧患感与危机感;风格上,趋于平易自然、条达疏畅;艺术表现上,喜好议论并善于议论,一些政论、史论还往往借题发挥。宋词的整体成就:(一)完成词体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二)在题材内容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第一章北宋词•一、北宋初期(过渡期)形式上多小令;内容上多写尊前花下;风格上“香而弱”;认为词是“诗余小道”。代表作家有晏殊、张先、欧阳修等人。他们善于写即景抒情的小词,善于用清丽的词语,描绘情景相融的画面;内容上大多写男女恋情和感叹人生变幻的闲愁淡恨。•浣溪沙·晏殊(脍炙人口的名作)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代表作)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著有《珠玉词》•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天仙子】(代表作)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柳永柳永是北宋第一个致力于写词的杰出作家,他的活动主要在真宗、仁宗时期。柳词的创作,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人和文人词的优良传统,以其朴素自然的词风,给婉约派词带来了新的面貌。为词的发展和解放奠定了基础。著有《乐章集》。柳永对词的贡献1、创作态度及社会影响上的贡献自从词从民间转入文人手中后,柳词又将词从士大夫圈中解放出来,使它走向市民和世俗。2、内容上的贡献(1)把词的感情从“春女善怀”转变成了“秋士易感”的感情,使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开阔的境界。(2)“尤工于羁旅行役”。这类作品是柳词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如《八声甘州》、《雨霖铃》都是柳永写羁旅情怀的代表作。(3)描写都市繁华风光及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如《望海潮》(4)写景词和咏怀词。如《鹤冲天》3、艺术手法上的贡献(1)发展了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2)雅俗结合,丰富了词的语言表达手段。(3)音调优美,格律考究。•俞文豹《吹剑续录》: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yóng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nèn凝愁。•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鹤冲天.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二、北宋中期(变革期)宋词之所以能蔚为大国。成为一代之文学,决定于此期。•苏轼他从根本上改造了词的体制,提高了词的地位,开拓了词的思想内容,并在风格上冲破了婉约的一统天下,开旷达与豪放之风,给词注入了新的生命。苏东坡唯一存世画稿《枯木竹石图》苏轼黄州寒食贴苏轼前赤壁赋局部(一)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文学主张•1、(1036-1069年)王安石变法前。名震京师,初入仕途初陈政见时期•2、(1069-1085年)熙丰变法时期。出离中央,出任四州刺史,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时期。3、(1085-1093年)元祐更化时重回中央,历任要职,但又不苟合司马光,连放外任。4、(1093-1101年)哲宗亲政,新党复起后,贬至岭南、海南时期苏轼的思想个性:儒、道、禅的融合,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A、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B、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C、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苏轼世界观的三个特点:1、自然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2、这一切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3、这种变化多“多切人事”苏轼性格两重性:一方面耿介正直,坦率直爽,绝不“缄口随众”,极认真极执着;另一方面随缘自适,处逆如顺,极随便,极通脱,极放达。苏轼人生态度:尽人事知天命苏轼的文学主张:1、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提出先文后道。2、在文与意的关系上,提出文以达意。3、在语言形式方面,讲究“辞达”,重视文采。4、在文章风格方面,推崇平淡自然。(二)苏轼的散文宋·李塗《文章精义》: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明·宋濂《文原》:(古文)自秦以下莫盛于宋,宋之文莫盛于苏氏(轼)。议论文在苏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以政论和史论为主。代表作《教战守策》《留侯论》等。记叙文在苏文中成就最高,最富有艺术独创性。代表作品《石钟山记》《喜雨亭记》《方山子传》等。小品文艺术成就也很高,代表作《记承天寺夜游》《答秦太虚书》等。文赋在苏轼手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是宋代文赋的绝调。赋•赋即押韵的散文。赋不能唱只能朗诵;句中有连接词;多叙述描写少抒情;押韵。序(散文,作赋的缘由)+赋(韵文)+乱或讯(散文,总结全文大意)骚体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文赋特点不讲求对偶、音律、藻采、典故;章法开放流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等,都是其代表作。•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思想内容《前赤壁赋》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作品,它反映了作者在这个政治失意时期的复杂的世界观。文章中主客二人由乐到悲、又由悲到喜的感情变化过程,就是苏轼在这一时期思想演变过程的缩影。层次结构第一段:因泛舟江上而生乐。(乐)第二段:因箫声呜咽而兴悲。(悲)第三段:得到解脱而复喜。(喜)明线:时间;暗线:情感;艺术特色•1、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因景生情,借物喻理。情:乐、悲、喜景:水、月、风理:佛(随缘自适),道(万物齐一)2、形式上继承了辞赋常用的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形式,并作了很大改造。3、句式和用韵方面是一篇典型的文赋骈散互见,辞采华美,声韵铿锵。宋初三体:白体:白居易体简称白体。白体的主要作家有李昉、徐铉等,稍后王禹偁成为盟主。白体诗人主张师法杜甫、白居易,用诗反映现实,关心民瘼,艺术上则要求浅近平易,通俗易懂。其中,王禹偁成就比较突出。晚唐体:与白体同时存在,因师法晚唐诗人贾岛、姚合而得名。这派诗人多为山林隐士和僧人,主要作家有林逋、魏野及九位僧人。他们长于五言近体,多就眼前景物抒写山林之趣,题材狭窄,但风格清新秀雅。代表作家是林逋。西昆派:是真宗朝出现的一个影响颇大的诗派。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得名,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他们宗法李商隐,善于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词妙语,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谐美、辞采华丽,有一定艺术价值,部分咏史诗也有一定社会意义。但他们只是一味模拟,缺乏真情实感,特别是后来文人群起仿效,把西昆体的缺点发展为一种不良的创作倾向。(三)苏轼的诗苏轼诗歌的分类:1、社会政治诗。如《吴中田妇叹》、《荔枝叹》等。2、写景咏物诗。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等。3、理趣诗。如《题西林壁》。4、题画诗。如《惠崇春江晚景》《梅花二首》等。关于“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