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程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管理和管理学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定义1.不同的出发点得出不同的定义2.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活动来集合和协调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的过程。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约束四层含义五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职能作用对象五大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二、管理的性质1.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一、计划二、组织计划工作计划方案两层含义组织形态组织工作两层含义三、领导四、控制五、创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过程。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或全局的调整。关于管理职能的四点补充:第一,不同业务领域在管理职能的内容上是有差别的。第二,不同的管理层次在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上也是有差别的。第三,人们对管理职能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第四,协调在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第三节管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一、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与专门的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二、学习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研究和学习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系统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边学习边实践。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管理理论的萌芽一、发展背景第一,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一)工厂制度的诞生第二,自然力代替了人力。第三,现代雇佣制度的确立。第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界限分明。(二)工厂制度对管理提出的要求当大量的工人、机器、材料被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时,为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得利润,如何对这些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就成为企业主必须面对的问题。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一)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776年,发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系统阐述了分工理论。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而日渐熟练;第二,分工可以免除从一种工作转换为另一种工作通常必须损失的时间;第三,发明了许多简化劳动的机器。萨伊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对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二)萨伊的管理思想萨伊认为,制约分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产品的消费量2.资本的实力3.行业本身的性质罗伯特·欧文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对管理思想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实践家。他创造性地提出在工业管理中要关注人的因素。(三)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思想1.工人是活的机器2.环境能塑造人性3.采用柔性管理方法他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三、管理理论萌芽阶段的主要特点首先,尽管有不少真知灼见,但总的来说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其次,萌芽阶段的管理理论是工业管理理论的源头;第三,萌芽阶段的管理理论与以泰罗为创始人的科学管理理论之间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1856—1915),美国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罗22岁时进入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学徒,后被提升为工头、中层管理人员、总技师、总工程师。1901年后,泰罗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科学管理理论。其代表作为1910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后人尊称他为“科学管理理论之父”。(2)挑选并培训“第一流”的工人。(3)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4)在工资制度上实施差别计件制。(5)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1)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法国一个采矿冶金公司的总经理职务,积累了管理大企业的经验。其代表作为1925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后人称他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2)经营职能,即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职能,即确定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4)安全职能,即员工安全和设备使用安全;(5)会计职能,即进行成本统计;(1)技术职能,即设计制造;法约尔认为,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任何企业都有以下6种基本职能:(6)管理职能,包括五项基本职能。(2)组织,确定执行工作任务的机构;(3)指挥,即对下属的活动进行指导;(4)协调,协调企业各部门和各员工的活动;(5)控制,即确保实际工作与规定的计划、标准相符合。(1)计划,即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完成步骤;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只是企业的6项基本活动之一,管理活动又包括以下5种职能:法约尔还总结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即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8)集中化(或集中程度)。(9)等级系列。(10)组织的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7)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四、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人,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等,在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上都有相当的造诣。他在管理方面的贡献是在《社会和经济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理论。这一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由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的主要特征有:第一,是一个按规则行使正式职能的持续性组织;第二,有明确的职权分化方式;第三,等级制原则,每一较低机构受较高机构的控制和监督;第五,管理分局的成员必须同生产资料或管理资料的所有权相分离;第六,任职者完全不能滥用其正式的权力;第七,以书面形式记载和规定行为、决定和规则等;第八,合法权力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行使。第四,指导一个机关的规则,可能是技术规则,也可能是一些制度规则;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等管理思想是相通的,都强调要集中权力,明确劳动分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现垂直领导和职能的相互配合,认为严格管理才能提高效率。他们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基本上仅限于正式组织的结构和管理过程。因此,人们把他们的思想归入一类,称为“古典组织理论”。第三节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一、梅奥及霍桑实验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后移民至美国。他曾获逻辑和哲学硕士学位,后又学习医学,进行精神病理学研究。1924年至1932年,他主持实施了霍桑实验。有关霍桑实验的总结主要集中在其代表作《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中。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之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一)霍桑实验的实施过程1.车间照明实验(1924—1927)实验从变换工作现场的照明强度着手,其目的是为了弄清照明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但实验结果表明,照明度的一般改变,不是影响生产率的决定因素。2.继电器装配室实验(1927—1932)实验以改变工人的各种福利为主要内容,结果发现,不论工作条件如何变化,生产量都是增加的。研究小组通过论证发现,对监督和指导方式的改善能够促使工人改变工作态度,从而促进产量的提高。3.大规模的访谈计划(1928—1930)研究小组同工人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以了解工人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监工、公司和使他们烦恼的任何问题的看法以及持有这些看法对生产效率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在访谈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工资待遇及工作环境。4.继电器装配组的工作室实验(1931—1932)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感到在工人中似乎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W4W5W6S2I1W1W2W3S1W7W8W9S3I2AB继电器装配组工作室关系示意图(二)梅奥主持实施的霍桑实验的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二、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分为五个层次: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社会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级的需要是互相作用的,是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的。(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又称做“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在该理论中,赫茨伯格把企业中的有关因素分为两类,满意因素(激励因素)和不满意因素(保健因素)。(三)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2)人生而不求上进,宁愿听命于人;(3)人生而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需要;(4)人习惯保守,反对改革;(5)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像力和创造力。(1)人是生而好逸恶劳的;X理论的主要观点有:(2)逃避责任并非人的天性;(3)外力的控制和处罚,并不是使人朝着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方法;(4)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是人们对组织目标的承诺;(5)人都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像力。(1)人并非生性懒惰;Y理论是和X理论相反的。其主要观点有:(四)有关人性的四种假设2.社会人假设3.自我实现人假设4.复杂人假设1.经济人假设在本章节中,有关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仅做简单介绍。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对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的叙述。第四节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管理思想也随之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其中主要的代表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文化学派等。这些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带着各自学科的特点阐述现代管理的相关问题,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在本书中,我们将简单介绍以下八个主要学派。一、管理过程学派(2)管理过程有五个基本职能;(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1)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有:二、管理科学学派(2)应用多种学科交叉配合的方法;(3)应用模型化和定量化来解决问题;(4)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修改模型。(1)从系统各点出发研究各种功能关系;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三、社会协作系统学派(2)正式组织的存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3)经理人员应负担一定的责任。(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理论要点有:四、决策理论学派(2)以有限理性的人代替有绝对理性的人,强调决策的“满意原则”;(3)可将决策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4)对组织决策的划分,为确定不同管理者的决策权提供了依据。(1)强调决策职能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决策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有:五、系统管理理论学派(2)企业又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性大系统;(3)经理是一个把管理过程应用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系统的发展和联系的机制。(1)企业是一个系统,该系统就是由人、机器、物资、资金等要素组成的;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有:六、经验管理学派(2)应根据组织的特点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3)对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应正确评价;(4)提倡实行目标管理。(1)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应有重点做好的工作;经验管理学派的理论要点有:七、权变理论学派(2)认为环境是影响管理选择的重要因素。(1)认为以往的管理学理论可以分为四大学派:一是管理过程学说,二是计量管理学说,三是行为科学,四是系统科学。权变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八、管理文化学派管理文化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管理学家认为,美国企业在管理实践中过多地注意了数字、文件,而不强调人的作用;相反,日本企业却十分重视人。威廉·大内发现,日本企业中存在着一种可称为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套价值观念体系中,企业的职工能成为一体,主动地、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五节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一、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2.决定供方力量的因素3.决定替代威胁的因素4.竞争的决定因素5.决定买方力量的因素1.决定新入侵者的因素(一)行业

1 / 29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