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第一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的关键和基本原则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键:价值观的本土化•联合国(1971):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王思斌:本土化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它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沙克伟:本土化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产生最大的功效,而只有来自本土实务工作经验在经过概括提升后,形成的为本土大多数社会工作者所接受和遵循的专业价值观,才能真正起到指导社会工作专业发挥功能极大化作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键在于价值观的本土化。二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基本原则•(一)“内生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国社会结构则是一种“个人—家庭—社会”三级模式形成原因•中国社会明显呈现出“个人—家庭—社会”的三维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我们从儒家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语中可见一斑。很多学者都认识到“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基与支配作用。中国的“家”是社会的核心,它是一“紧紧结合的团体”,并且是建构化了的,整个社会价值系统都经由家的“育化”与“社化”作用以传递给个人。中国社会“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一位女售票员问一个只有一只腿的残疾人要残疾证,要不就不让买半票,只能买全票。残疾人面红耳赤说:“我就一只腿了,这么明显,还要残疾证吗?”售票员说:“不行,没有残疾证,就要买全票。”旁边一个老头忍不住了,说:“小姐你是人吗?请出示人证。”换个角度思考•没有残疾证,我们凭肉眼观察就能够决定半票全票,那么残疾证(制度)的作用何在?当售票员的自由裁量权(自主决定是否给予乘客半票的权力)在手,他的亲戚是不是也能买到半票?(二)“外生因素”:社会工作的制度利他主义1.社会工作者的利他主义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2.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制度化。3.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客观上存在这一种“制度性”的相互依赖。形成原因•西方社会是一种“个人—社会”两级模式的社会结构,这种思维模式直接造成了西方社会“家”文化的缺失。•两极思维模式下西方“家文化”的缺失,使得基督教对西方家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信仰基督教的人,都树立了一种广义的大家庭——即“人类大家庭”的信念,并形成一种集体意识,以此来制约各种人际关系。•因此,这也是西方国家社会工作利他主义制度化的根源。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文化基础一、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一)西方价值观的基础1.基督教哲学2.人文主义思想3.民主思想4.社会主义费边社会主义(渐进主义)个人服务社会,社会回报个人。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福利事业5.福利主义福利的社会性,是多数人或者社会所有成员均享有的平等福利。(二)中国价值观基础1.儒家文化(1)大同社会(2)礼(3)孝道观(4)入世观2.道家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3.佛教文化(1)解脱主义(2)众生平等二、中国传统价值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异质性分析(一)社会福利观念、宗教慈善思想方面的差异1.社会福利观念西方对此强调的是福利的社会性,即多数成员享有平等的福利,而不是少数特权者东方对此注重的是由此巩固政权统治。2.宗教慈善思想西方:无区别的博爱东方:区别对待的仁爱(二)个人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三)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特征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情理观念与理性观念的碰撞三、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一)“人本”思想的融合中国的人本思想是:如何做人;如何尊重人东西方“人本”思想都强调对人的重视。(二)博爱与慈善思想(三)寄情娱心、修身养性的生的精神对于生的乐观精神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肯定了个人生命的价值第三节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核心观念1.尊重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有大小之分,但无贵贱之别。2.满足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