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学性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磁化现象与磁化强度磁化:物质在磁场中受磁场的作用呈现一定磁性的现象。物质在磁场中被磁化,它所占据的空间磁场强度是否变化(为什么?)第三章材料的磁学性能不同的物质所引起的磁场变化不同,如空气会使磁场略有增强,而铁会使磁场强烈增强(磁铁吸引铁块),铜则会使磁场减弱(微弱排斥)。第1节材料的磁化及有关参数磁介质(或磁质):能被磁场磁化的物质。实际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磁介质。磁化强度:磁介质内磁矩矢量和与ΔV之比。物质磁化理论有两种观点:分子电流观点和等效磁荷观点。●分子电流观点:物质中的每个分子中都存在环形电流(分子中原子、离子核外电子循规、自旋运动,核子自旋运动),每个环形电流都将产生磁场。无外磁场时,各分子环流取向杂乱无章,作用抵消,不显磁性;施加外磁场后,分子电流的磁矩在磁场场作用下趋于定向排列,而呈现出宏观磁性。磁化强度(M):磁介质磁化单位体积产生的总磁矩(单位体积内环电流磁矩矢量和∑Pm/V)。衡量物质的磁化强弱和状态(强度和方向)。●等效磁荷观点:把材料的磁分子看成磁偶极子,末磁化时各磁偶极子取向呈无序状态,其偶极矩的矢量和为0,不显磁性;当施加外磁场后,偶极子受外磁场作用而转向外场方向,使材料呈现宏观磁性。磁极化强度(J):单位体积的磁偶极矩的矢量和(∑jm/V)。材料内一个磁矩为Pm的电流环可看成是一个偶极矩为jm=μ0Pm的磁偶极子,故有:J=μ0Mμ0-真空磁导率()。研究材料磁性的最基本的任务是确定材料的磁化强度M与外磁场强度H和温度T的关系,在一定温度下,定义:M=χHχ称为物质的磁化率,即单位外磁场强度下材料的磁化强度。它的大小反映了物质磁化的难易程度,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的磁参数。同时,它也是物质磁性分类的主要依据。基本磁化曲线:不同磁介质其磁化曲线不同,曲线上任意一点都对应着材料的某种磁化状态,它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即表示材料在该磁场下的磁化率。磁化率三种表示形式:χV表示单位体积的磁化率,χA表示每摩尔的磁化率,χg表示单位质量(每克)的磁化率。根据磁化率符号和大小,可把磁介质分为五类。2.磁化率与物质磁性的分类M铁磁性材料亚铁磁性材料顺磁性材料反铁磁性材料抗磁性材料H02.磁化率与物质磁性的分类1)抗磁体χ为甚小负常数,约在10-6数量级,即M与H方向相反,在磁场中使磁场稍减弱,受微弱斥力,约有一半的简单金属是抗磁体。分为:(1)“经典”抗磁体,χ不随T变化,如铜、银、金、汞、锌等。(2)反常抗磁体,χ随T变化,为前者10~100倍,如铋、镓、锑、锡等。2)顺磁体χ为正常数,约为10-3~10-6数量级,即M与H方向相同,在磁场中使磁场稍增强,受微弱引力,分为:(l)正常顺磁体,χ随T变化,且符合与T反比关系,如铂、钯、奥氏体不锈钢、稀土金属等。(2)χ与T无关的顺磁体,如锂、钠、钾、铷等。3)反铁磁体χ是甚小的正常数,当T高于某个温度时(尼尔温度TN),转换为顺磁体,T-χ曲线?如α-Mn、铬、氧化镍、氧化锰等。4)铁磁体χ为很大的正变数,约在10~106数量级,且不大的H就能产生很大的M,在磁场中被强烈磁化,受强大的吸力,如铁、钴、镍等。其M-H、χ-H曲线?5)亚铁磁体类似铁磁体,但χ值没有铁磁体大,如磁铁矿(Fe3O4)等。3.磁导率磁感应强度(B):通过磁场中某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单位面积的磁力线数。单位:特斯拉。在真空中:-真空磁导率。磁场中有磁介质时(非真空):磁介质被磁化,使该处的磁场发生变化,则,总磁感应强度:称为附加磁场强度,其值等于磁化强度M。令称为相对磁导率,无纲量。称为介质的磁导率(绝对磁导率),反应磁感应强度随外磁场的变化速率,单位与相同,为亨/米。其大小与磁介质和外加磁场强度有关。1)磁化曲线对原先不存在宏观磁性的材料,施加一由0逐渐增大的磁场,所得到的M-H曲线,即材料磁化强度随外磁场变化的曲线。铁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M、B、μ随H变化曲线。微弱H阶段:B、M随H的增大缓慢增加,M与H近似呈直线关系,磁化可逆。H继续增大:B、M随H急剧增加,μ增加很快并出现极大值,即达到最大磁导率μmax,过程不可逆(去掉H后,仍保持部分磁化)。H再进一步增大:B、M随H增加变缓,磁化进行越来越困难,当H达到Hs时,μ逐渐趋近于μ0,M达到饱和值Ms。Ms称为饱和磁化强度,对应的磁感应强度称为饱和磁感应强度Bs。H>Hs时,M不变,B继续缓慢增大。所有铁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都有以上规律,只是各阶段区间、Ms大小及上升的陡度不同。铁磁性材料从完全退磁状态到饱和之前的磁化过程称为技术磁化。起始磁导率μi:H=0时的磁导率。4.铁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4.铁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2)铁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铁磁性材料从饱和磁化状态逐渐降低H时,M不再沿原来的基本磁化曲线降低,而是降低的慢得多,当H降至0时,M≠0,而保留一定的值Mr,Mr称为剩余磁化强度,这种现象称为剩磁现象。要使M降至0,必须施加一反向磁场-Hc,Hc称为磁矫顽力。继续增加反向磁场至-Hs,磁化强度达到-Ms。从-Ms改为正向磁场,随H的增加,M沿另一曲线逐渐增大至Ms。可见,整个过程中M的变化总是落后于H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磁滞效应。由于磁滞效应的存在,磁化一周,得到一关于原点对称的闭合曲线,称为磁滞回线。是铁磁性材料的重要特征之一。磁滞现象表明,铁磁性材料的磁化过程存在着不可逆过程,磁化过程要消耗能量。磁滞回线包围的面积相当于磁化一周所产生的损耗,称为磁滞损耗。3)铁磁性材料的退磁:磁滞回线的起点不是饱和点,而在饱和点以下时,H减小时,Mr和Hc减小,即磁滞回线变得短而窄,若施加的交变磁场幅值H趋于0时,则回线将成为趋于坐标原点的螺线,直至交变磁场的H=0,铁磁体将完全退磁。4)铁磁性参数、软磁材料与硬磁材料铁磁性参数主要包括μ、Mr、Hc、Ms,它们的大小决定了其磁滞回线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化学组成与相组成,同时与材料的组织结构有关,即与制备工艺有关。不同铁磁性材料,磁滞回线的形状不同,据此将铁磁性材料分为软磁材料和硬磁(永磁)材料。软磁材料:磁滞回线瘦长,μ高、Ms高、Hc小、Mr低,如变压器铁芯,常用材料如工业纯铁、硅铁、铁镍合金、铁钴合金等。硬磁(永磁)材料:磁滞回线短粗,μ低、Hc与Mr高,常用材料如铁氧体、铝镍、稀土钴、稀土镍合金等,80年代发展的Nd-Fe-B系合金。Mr/Ms接近于1的矩形回线材料即矩磁材料是理想的磁记录材料。4.铁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1.原子的磁性1)材料磁性产生的本源任何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又有带正电的原子核(核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核子和电子本身都在做自旋运动,电子又沿一定轨道绕核子做循规运动。它们的这些运动形成闭合电流,从而产生磁矩。材料磁性的本源是:材料内部电子的循轨运动和自旋运动。核子自旋运动哪?(约为电子磁矩的1/2000)2)电子磁矩轨道磁矩:电子循规运动(绕核子在s、p、d、f等轨道运动)产生的磁矩。大小:I与闭合环面积S的乘积。方向:垂直于电子运动的轨迹平面,符合右手定则。自旋磁矩:电子自旋运动产生的磁矩,方向平行于自旋轴。电子磁矩: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矢量和。原子核自旋产生的磁矩很小(重,速度很低),约为电子磁矩的1/2000,一般可忽略。第2节物质的磁性及其物理本质1.原子的磁性3)原子、分子磁矩理论证明,原子中电子层被排满的壳层中总磁矩为0,只有原子中存在未被排满的电子层时,未排满的电子层中总磁矩不为0,原子才有磁矩,叫固有磁矩。原因:因排满时,在每一亚轨道上都有一对电子,它们自旋和循规运动的方向相反,成对电子的磁矩抵消;电子层未被填满时,根据洪特法则,电子尽量占据不同的亚轨道,且单电子间自旋、循规方向相同,电子磁矩不被抵消。如Fe:在3d轨道上未排满,只有6个电子(),3d的5个亚轨道上,有4个只有一个电子,故Fe原子的固有磁矩是这4个电子磁矩的总和。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外层电子磁矩发生变化,故分子磁矩不等于单个原子磁矩之和。2.物质的抗磁性如前所述,电子壳层已填满的原子总磁矩为0,但这只是在无外H的情况下,在外H作用下,即使对于总磁矩为0的原子,也会产生磁矩。这是由于电子的循规运动在外H作用下都会产生抗磁矩(不管循规运动的方向是绕H轴向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即产生的附加磁矩总是与外H方向相反。为什么?取两个轨道平面与H方向垂直而循规方向相反的电子为例:电子循规运动所产生的轨道磁矩:,同时必然受一向心力,在磁场中运动,磁场还要对其产生一附加力△K(方向符合左手定则)。设H方向由下向上:电流方向顺时针(电子逆时针)时:K与△K方向相同,等于向心力增加,根据,m和r不变,故ω增大,使Pl增大,即产生的附加磁矩△P的方向与外H方向相反。电流方向顺时针(电子逆时针)时:K与△K方向相反,等于向心力减小,根据,m和r不变,故ω减小,使Pl减小,也等于产生的附加磁矩△P的方向与外H方向相反。★即不管电子循轨运动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在外H中产生的附加磁矩方向总是与H方向相反,这就是物质产生抗磁性的原因。显然,物质的抗磁性不是电子循轨、自旋本身产生的,而是在外H中电子循规运动产生的附加磁矩产生的,所以抗磁磁化是可逆的,且△P与H成正比。但抗磁体的磁化率很小。对于一个原子,有多个电子,具有不同的轨道半径,且轨道平面不一定与H方向垂直。产生的抗磁磁矩:思考:为什么说所有的物质都是磁介质?物质中为什么会产生抗磁性?为什么说任何物质在磁场中都要产生抗磁性?(不是说任何物质都是抗磁体,电子壳层未被填满的物质不是抗磁体)。2.物质的抗磁性3.物质的顺磁性来源:原子(离子)的固有磁矩。无外H时:由于热运动的影响,固有磁矩取向无序,宏观上无磁性。外H作用下:固有磁矩与H作用,有较高的静磁能,为降低静磁能,固有磁矩改变与H的夹角,趋于排向外H方向,表现为正向磁化。在常温和H不是很高的情况下,M与H成正比,磁化要克服热运动的干扰,磁矩难以有序排列,故顺磁化进行十分困难,磁化率较小。常温下顺磁体达到饱和磁化所需的H非常大,技术上难以达到,但温度降至接近0K时,就容易了。根据顺磁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可把顺磁体分为三类:正常顺磁体:磁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顺磁体。符合居里定律:或居里-外斯定律:磁化率与温度无关的顺磁体:如碱金属,其顺磁性是由价电子产生的。存在反铁磁体转变的顺磁体:在居里点或称尼尔点TN以上,与正常顺磁体一样符合居里-外斯定律;在TN以下呈反铁磁性,随温度降低,磁化率降低,T→0时,磁化率趋近于一常数,在TN温度磁化率最大。4.金属的抗磁性与顺磁性金属由点阵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其磁性取决于:正离子的抗磁性:源于其电子的循规运动正离子的顺磁性:源于原子的固有磁矩自由电子的抗磁性:源于自由电子的运动自由电子的顺磁性:源于电子的自旋磁矩自由电子的顺磁性大于其抗磁性,所以表现为顺磁性。金属的磁性是离子磁性和自由电子磁性的综合结果。5.抗磁性、顺磁性的影响因素1)原子结构(会解释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磁性的原因。)材料内部既存在产生抗磁性的因素,也存在产生顺磁性的因素,属哪种磁性的材料取决于哪种因素占主导地位。●惰性气体:固有磁矩为0,只有电子循规运动产生抗磁性的本源,所以是典型的抗磁性物质。●非金属:虽有固有磁矩,但由于它们形成分子时,基本上以共价键结合,共价电子对的磁矩相互抵消,所以它们是抗磁性物质;只有氧和石墨是顺磁性物质。●金属:只有内层电子未被填满时,才产生较强的顺磁性(自由电子对顺磁性的贡献较小)。a.Cu、Ag、Au、Zn、Cd、Hg等,离子产生的抗磁性大于自由电子产生的顺磁性,属抗磁体。b.碱金属、碱土金属(除Be外):自由电子产生的顺磁性强,占主导地位,表现为顺磁性。c.稀土金属:表现为较强的顺磁性(磁化率较大),且遵从居里-外斯定律。因它们4f、5d电子壳层未被填满,存在固有磁矩。d.过渡族元素:具有强烈的顺磁性,因它们存在未填满电子的d、f层,形成了晶体离子的固有磁矩。且其中有些存在铁磁转变(如Fe、Co、Ni),有些存在反铁磁转变(如Cr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