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课后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B.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D.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2.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D.一维性3.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5.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是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C.夸大运动的绝对性D.夸大静止的绝对性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27.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C.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9.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后,才开始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0.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11.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12.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13.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A.古代原子论、近代原子论、现代原子论3B.庸俗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D.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15.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这种看法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科学主义的观点16.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17.实践最本质的特征是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18.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19.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20.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像是被折断了一样。对这一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的反映B.没有理性,眼睛并不是最好的证人C.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D.这是一种用歪曲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21.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和”与“不同”理解正4确的是A.和是指主要矛盾,不同是指次要矛盾B.和是指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是指矛盾的次要方面C.和是指矛盾的统一性,不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D.和是指矛盾的对立统一,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22.马克思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旦人们自己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在人与动物区别的层次上,人的社会性本质表现为A.思维能力B.社会劳动C.肉体组织D.拥有生活资料23.2002年,中国空军从俄罗斯进口了5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米格31战斗机,在试飞的过程中中国飞行员发现了这种战斗机有许多不适合中国人特点的设计。于是有些专家提出停止使用这些战斗机;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种飞机先进,坚持要使用原机型;后来中央军委决定将两者的理由进行总结,对战斗机进行了必要的改装,最终被我国飞行员完全接受。中央军委这个决定反映的哲学原理的本质含义是A.将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B.对事物的纯粹否定C.对事物的纯粹肯定D.对事物既克服又保留24.“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2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2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科学标准是A.是否追求物质利益B.是否承认精神的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27.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可知论D.二元论28.哲学上的两个最基本派别是指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5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9.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30.“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3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B.时间和空间是否可分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统一问题3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3.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因为A.旧唯物主义坚持了不可知论B.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C.旧唯物主义坚持了形而上学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3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35.唯心主义者也承认运动,但它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运动是相对的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认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36.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A.实物B.具有体积和重量C.运动D.客观实在性63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也是绝对的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3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9.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是A.投身社会实践B.认识客观规律C.加强主观努力D.制订周密计划40.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4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42.在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上,下列论断正确的有A.时空具有主观性B.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C.时空都是无限的D.时空不可变43.实践是A.人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B.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C.具有主观性、不自觉性、非能动性的活动7D.人类具有的一切活动44.人脑和意识的关系是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人脑中的精细物质C.意识是人脑自生的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E.人脑的生理活动就是意识活动45.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意识B.生命都具有意识C.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D.意识是人脑分泌出来的46.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A.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47.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B.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需要和可能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4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A.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B.意识是主观精神的主观映象C.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9.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5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8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51.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5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53.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5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A.不可知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5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是A.辩证法的观点B.不可知论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95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和变化的观点B.事物矛盾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否定之否定的观点57.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量的变化B.一切变化和过程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范围的扩大58.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特殊性59.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C.否定之否定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60.辩证法认为,否定是A.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B.新事物和旧事物一刀两断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D.只克服不保留6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A.矛盾规律、政治规律、经济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C.经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