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与人生境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孔子思想与人生境界杨朝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子研究院院长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孔子研究》执行编委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孔子思想与人生境界一、我们距离孔子有多远二、礼:“人之所以为人者”三、仁:“修己”与“推己”四、中:鲜能久持的“至德”五、孔子儒家的人生境界一、我们距离孔子有多远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大概还找不出第二个人,像中国的孔子这样,在差不多两千五百多年的日子里,受到无数亿万人的关注,从尊崇、膜拜,到评论、指责,乃至谩骂、揶揄,竟从未中断过。“中国文化史的一大景观”柳诒徵先生——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钱穆先生——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2500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梁漱溟先生——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从孔子那里出来。考古发现与中国古代文明重估例如:1987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了一批8000多年前的骨笛,测音结果表明,当时不仅有了完整的七声音阶,而且音孔的精度令人目瞪口呆!七次考古发掘,舞阳贾湖遗址共出土骨笛近30枝。孔子的历史地位英国作家贡布里希(ErnstH.Gombrich,1909~2001):《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一个伟大民族的伟大导师》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伟大的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孔子提出的方法是简单的。也许你不会马上就喜欢它,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比人们第一眼所看到的更多的智慧。孔子的历史地位联合国教科文卫生组织干事泰勒博士: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两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者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和超越时代的,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并照耀着今天和未来。时下代表性的看法所谓“国学”,菁芜并存,好坏杂糅。即使“儒学”,里面也有大量糟粕,那些君君臣臣的纲常,授受不亲的礼教,父为子隐的回护,女子小人难养的轻慢,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爱有等差,凡此种种,就其本质而言,是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的,也是反现代性的,因此,是需要细加辨析、严加取舍的。——《国学里的糟粕也应该“热”起来吗?》孔子“主张等级制度”?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孔子“主张等级制度”?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其命矣。——《孔子家语·入官》所谓“君子”与“小人”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小人:古代指地位低的人,后代也用作为自己的谦称。后来指人格卑下的人。孔子“主张愚民政策”?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儒家“主张贵族特权”?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记·曲礼上》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本意是说:对于被统治阶层,应该以刑法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对于统治阶层则应依靠礼来使他们自律,这里的礼不仅是指礼貌,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儒家“主张贵族特权”?冉有问于孔子曰:“先王制法,使刑不上大夫,礼不下于庶人。然则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于礼乎?”孔子曰:“不然,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以廉耻之节也。……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闻而谴发……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杀,……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孔子家语·五刑解》孔子“轻视妇女”?《论语·阳货》: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养”字的:“供养也,从食羊声。”可见,“难养”可引申为“难于共处”之意。因为,对于女性,太亲近,她们就会无礼;太疏远,就会怨恨。在这里,孔子充其量只是说了一个事情而已。春秋末期,“学在四夷”,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气,致力于教育事业,并主张“有教无类”。然而,由于妇女和下层庶人长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素质低,所以,站在教育者角度来说,自然就困难一些。“小人”很难相处,但这种人无处不在,尽管难处,但我们还是要与他们相处。因此,能与“小人”融洽的相处,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小人”之所以很难相处,不仅因他们道德品质有问题,而且根本无法预料他们的行为。说他不理性,他比谁都现实,你说他理性,他却时有“惊人之举”。女人很难相处,是指女人天性感情细腻,心理很难揣摩。远在孔夫子时代的女人如此,今天的女子亦如此。二、礼:“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人应遵循的法则。礼,符合天理、人情。《礼记·仲尼燕居》: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孔子家语·论礼》:夫礼者,理也;乐者,节也。无礼不动,无节不作。孔子:“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孔子希望人人“守礼”《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礼记·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仪: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礼义: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礼之所尊,尊其义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礼的内容分类礼的内容繁多,范围广泛,涉及人类各种行为和国家各种活动。修五礼。——《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修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礼记·王制》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大戴礼记·本命》人生礼仪人生礼仪又称生命礼仪,用以展现生命的意义。个人以不同的身份、角色进入社会,应通过各种礼仪来实现。人生礼仪,国际上称作“通过礼仪”。人生历程所经历的最重要的礼仪:诞生礼、成人礼、婚嫁礼、丧祭礼。梁漱溟《人心与人生》:礼的要义,礼的真意,就是在社会人生各种节目上要沉着、郑重、认真其事,而莫轻浮随便苟且出之。人生礼仪—“成人”之学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颜回问于孔子曰:“成人之行若何?”子曰:“达于情性之理,通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原。若此可谓成人矣。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若乃穷神知礼,德之盛也。”(《孔子家语·颜回》)冠礼与“成人”《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国语·晋语六》:“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三、仁:“修己”与“推己”从身从心,上下结构。“忎,古文仁从千心。……”—《说文解字》《中庸》说:“成己,仁也。”《论语》:“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郭店楚简《穷达以时》:“君子敦于反己”仁爱:从“亲亲”开始仁的本义:“反求诸身”,即反省自身《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的推延: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孔子家语》、《礼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2、泛爱众。(《论语》)3、仁爱及于鸟兽。(《孔子家语》)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修己——孝亲——仁民——爱物忠恕:推己及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尽已——恕:推己《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家庭伦理到政治伦理《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家语·哀公问政》:孔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之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而民贵用命。民既孝于亲,又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可。”五、孔子儒家的人生境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鳏(guan)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同。——《孔子家语·礼运》曾点之乐曾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生活的意义是“为什么”胡适曾告诫人们说,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义。因为人与畜生的分别就在这个“为什么”上。畜生的生活只是糊涂,只是胡混,只是不晓得为什么如此做。人生的价值与意义1950年12月,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收到拉特格斯大学一位19岁的大学生写来的长信,学生在信中说:“先生,我的问题是人活在世界上到底为什么?”他排除了诸如挣钱发财、博取功名或助人为乐之类的答案,认为人活着“什么目的也没有”。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这就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不容否认,在这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里,开明的古代希腊人和古代东方贤哲们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学校和大学。孔子的人生境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道术之总称;“学”,名辞也。“士志于道”—“士志于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仰望,认真聆听!齐景公谓子贡曰:“先生何师?”对曰:“鲁仲尼。”曰:“仲尼贤乎?”曰:“圣人也,岂直贤哉!”景公嘻而笑曰:“其圣何如?”子贡曰:“不知也。”景公勃然作色。曰:“始言圣人,今言不知,何也?”子贡曰:“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犹渴操壶杓,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景公曰:“先生之誉,得无太甚乎?”子贡曰:“臣赐何敢甚言,尚虑不足耳。臣誉仲尼,譬犹两手捧土而附泰山,其无益亦明矣。使臣不誉仲尼,譬犹两手把泰山,无损亦明矣。”景公曰:“善!岂其然?善!岂其然?”——《韩诗外传》卷八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