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操作。(2)掌握在幻灯片中使用模板。能力目标(1)通过探索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2)通过参与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探索,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插入图片和幻灯片的美化。插入图片做为制作演示文稿必须掌握的操作,在原有的WORD中插入图片的基础上应有进一步的提高。幻灯片的美化作为一个新知识点,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将重点用到,所以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学情分析农村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课堂教学深浅难以把握,容易在教学中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感到压力比较大,但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并且对信息技术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只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学生还能够较好地完成任务的。四、教法和学法分析教法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体现“教为主,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分为“任务导入—分析任务—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综合练习—评价总结”六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并且适当增加较复杂任务供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择。学法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任务:1.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从中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控求问题的解决方法。2.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分组,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了新的理解。五、教学程序(一)德育导入利用主题班会这个题材和《奋斗的青春最壮美》这个演示文稿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找到奋斗的动力,激起斗志,然后再引入本节课。(二)分析任务、讲解示范及学生实践操作规程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分别向学生展示三个任务,并向学生演示讲解操作过程。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屏幕监视功能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并遥控辅导,学生如有疑问或已完成任务可利用电子举手功能向教师反馈,教师做出应答,然后,教师选出一名学生向全体学生做示范操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讲与总结。【任务一】幻灯片首页的制作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首页主要包括什么内容,通过观察学生马上会看到首页只是包含文字。接着引入新知识,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文字。教师演示:插入文本框及输入文字的过程,和删除文本对象的操作。(操作时提醒学生如何选定文本和如何选定文本对象)。学生练习:制作出演示文稿的首页。(学生利用电子举手功能进行反馈,教师选择一名学生做展示)。【任务二】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提出问题:观察教师课件上的内容的幻灯片,除文本外还有什么对象。通过观察学生马上会看到内容页除包含文字外,还包含图片。接着引入新知识,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学生自学:学生利用在WORD中已学的插入图片的知识,插入一幅图片,因为学生素材文件夹中所用的图片尺寸不统一,因而教师要提醒学生如何改变图片的大小。(教师利用电子教室的监视功能找到一个操作熟练的学生,给大家做演示,教师给出评价总结)学生练习:通过学生学到的插入图片的知识分别再新建几页幻灯片,分别插入不同的动卡通图片。(注意新建幻灯片时选择空白版式)【任务三】在幻灯片中使用模板要想使幻灯片风格统一,可以使用PPT提供的模板来制作,既省时又美观,非常方便。提出问题:观察教师课件上的幻灯片,与自己制作的幻灯片比较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学生马上会看到第一幅图幻灯片上运用模板。(教师利用电子教室给大家做演示)老师演示:单击“设计”菜单,选择自己需要的模板,单击即可。学生自学:学生利用素材,自已尝试制作。教师让学生观察演示动画,看自己的操作有哪些不对的地方。通过任务驱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综合任务练习学生操作:利用本节所学的知识,把演示文稿的所有幻灯片加以美化及处理。(此时提醒学生全部应用和应用的区别)(四)评价总结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选择几幅学生作品请学生们自己指出优缺点,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指出别人不足同时,发现自己的缺点,最后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